王亚馥
- 作品数:112 被引量:1,604H指数:26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利用中子束将外源基因导入枸杞的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以枸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 ,选用含 NPT-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 )基因的 PBI1 2 1质粒 ,运用剂量为 2 .2× 1 0 9n/s的快中子束 ,首次研究了快中子束在植物转基因方面的应用 ,并得到了抗卡那霉素的小苗 。
- 孔英珍姚春娜王根轩王亚馥
- 关键词:枸杞胚性愈伤组织转基因中子束外源基因
- 山黧豆胚胎发育过程中ODAP和一些大分子物质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
- 1990年
- 应用微量分析方法检测了山黧豆胚胎发育过程中ODAP毒素含量和核酸、蛋白质、糖类等大分子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每粒种子的ODAP含量随着胚的发育而增加。每粒种子DNA量随着细胞的迅速分裂而增加,R、蛋白质、淀粉含量随着胚的发育而成倍地增加,当进入心形胚时这些物质的增加更为迅速。如以每克干重中的含量来表示,那么ODAP、DNA及可溶性糖含量则随胚的发育而下降,其它大分子物质含量在胚发育前期升高,进入心形胚时,这些物质达到最高峰;到鱼雷胚时,这些物质含量开始下降,直到胚基本分化完全时,降到最低点;只有酸性蛋白质含量一直保持增长。
- 王亚馥徐庆陆卫王仑山李志孝张立
- 关键词:山黧豆胚胎发育大分子物质ODAP
- 石刁柏组织培养中体细胞胚发生的组织细胞学观察被引量:17
- 1993年
- 以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无菌苗的嫩茎切段为外植体,在含有1 mg/LNAA+0.5 mg/L BA的MS培养基上可100%地被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在此条件下可长期继代,将继代的愈伤组织转入含有2 mg/L 2,4-D 0.5mg/L NAA的MS培养基上后,约有70%的愈伤组织块转变为胚性愈伤组织,这些胚性愈伤组织在3,4-D浓度进一步降低为0.5mg/L的条件下发育形成体细胞胚。切片观察表明:这些胚性愈伤组织是从愈伤组织的表层或近表层产生的。这些细胞核大,多核仁,细胞质浓、染色深的胚性细胞中的一些单个细胞处于与邻近细胞隔离状态,细胞壁也明显加厚。这些单细胞开始分裂,第一次分裂多为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基细胞和一个小的顶细胞,进一步分裂形成三细胞、四细胞、五细胞和具胚柄的多细胞原胚。原胚发育形成球形胚、梨形胚、香蕉形胚,由于在胚的一侧细胞分裂旺盛形成单子叶突起,最后形成子叶胚。其发育过程类似于单子叶植物合子胚的发育过程。
- 崔凯荣刘志学陈克明王亚馥
- 关键词:石刁柏体细胞胚发生组织细胞学
- 枸杞体细胞胚发生中对痕量金属离子吸收的动态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以药用植物宁夏枸杞 (LyciumbarbarumL .)愈伤组织为材料 ,离体培养诱导体细胞胚发生。采用多重示踪技术和γ射线能谱分析法研究枸杞体细胞胚发生中对多种痕量金属离子的吸收动态。结果表明 :( 1)体胚发生中对多种痕量金属离子的吸收呈选择性。对多重示踪剂溶液中的 2 3种核素 ,只吸收了其中的 16种 (Mn_5 2、Zn_65、Co_5 6、Co_60、As_74、Se_75、mTc_95、Rh_99、V_4 8、Rb_83、Rb_84、Sr_85、Y_87、Y_88、Zr_88和Zr_89) ,而对另 7种未吸收 (Be_7、Tc_96、Ru_97、mRh_10 1、Sc_4 6、Ga_67和Cr_5 1)。 ( 2 )吸收呈动态变化 ,在同一发育期对不同的金属离子吸收率不同 ,如第 10天 ,大部分金属离子的吸收率在 5 % /g左右 ,而Se_75、Rb_83、Sr_85和Zr_89的则是 10 %~ 3 0 % /g ;在不同发育期对同一种金属离子的吸收率不同 ,如对Se_75的吸收总体呈上升趋势。第 5天达第 1峰值 14 % /g。随后缓慢下降 ,基本稳定 ,第 15天后急剧上升 ,至第 2 0天达第 2个峰值 2 0 % /g ;随着胚性细胞的分化与分裂 ,吸收既存在一致性 ,也存在非一致性。Se_75、Rb_83、Sr_85、Co_5 6和V_4 8等核素的吸收趋势相似 ,基本上呈上升曲线。而Mn_5 2的吸收趋势则类似正态分布曲线。
- 李杉邢更妹秦芝沈正虎王亚馥
- 关键词:枸杞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痕量金属离子
- 春小麦幼苗在水胁迫下内源 ABA含量与自由基清除酶活力的变化被引量:12
- 2000年
- 3个基因型的春小麦幼苗分别用 PEG作轻度胁迫 (- 0 .6MPa)或中度胁迫 (- 1 .56MPa)的 2个处理 ,不胁迫为对照 ,2 d后分开观察成熟叶和新生叶中内源 ABA和 3个自由基清除酶活力对水胁迫的反应。 3个基因型新生叶 SOD、CAT平均活力极显著的高于成熟叶中的平均活力 (P<0 .0 1 ) ,POD却是成熟的高。中度胁迫与对照相比 ,各基因型各叶龄的酶活力除成熟叶中 CAT的活力显著下降 (P<0 .0 1 )外 ,其它都显著升高 (P<0 .0 5)。 3个基因型内源 ABA在新生叶中的含量分别是其对照组的 1 2 .92~ 1 7.2 5倍。说明 PEG胁迫下内源 ABA量的增高不引起自由基清除酶活力下降。
- 鄢珣李凤民王亚馥
- 关键词:PEG胁迫小麦幼苗内源ABA
- 枸杞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内源多胺代谢动态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2年
- 完全脱分化的枸杞继代愈伤组织在转入分化培养后第 1天就开始启动分化 ,接着体细胞转变为胚性细胞 ,继而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和成熟胚等。与此同时 ,Put含量迅速上升形成第 1个峰值 ,随后有所下降 ,但到多细胞原胚期 Put含量又上升 ,并达到最高峰 ,为对照的 6倍。 Spd只在胚性细胞分化早期出现 ,Spm仅在体细胞胚发育晚期存在。外源 Put不仅可提高体细胞胚发生频率 ,而且使 3种内源多胺含量均有所提高。加入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 DFMA后 ,多胺水平下降 ,体细胞胚发生几乎完全被抑制。补充外源 Put后 ,多胺的生物合成得到部分恢复 ,DFMA对体细胞胚发生的抑制效应也被部分解除。结果表明 。
- 邢更妹黄惠英王亚馥
- 关键词:枸杞体细胞胚发生内源多胺
- 枸杞体细胞胚发生中蛋白质和DNA代谢动态的立体计量被引量:4
- 1999年
- 本文以宁夏构杞无菌苗叶片为材料,离体培养,并诱导体细胞胚发生。根据细胞形态计量学原理,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计量由光学底片经A/D转换成的数字图像中的蛋白质和DNA大分子,对于构杞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蛋白质和DNA分子的代谢动态进行了量化处理,并对量化结果分析了蛋白质和DNA代谢动态与体细胞胚发生、发育的关系。
- 戴若兰张玮邢更生崔凯荣王亚馥
- 关键词:枸杞体细胞胚蛋白DNA代谢
- 低能重离子注入小麦胚内的作用范围被引量:18
- 1993年
- 根据LSS理论计算和采用Rutherford背散射实验方法(RBS),测定和分析了低能重离子(110keV Fe^+)注入小麦种子后离子达到的深度。测定结果和计算结果相符合,平均射程约为115nm。还从核物理学和辐射化学考虑了离子的热穗效应(thermal spike effect)、亚激发电子的位移以及次级电子的热化尾巴(thermalization tail)等可能造成作用范围的扩大,并对它们进行了初步的理论估算。
- 卫增泉刘玉岩王桂玲马受武杨汉民高清祥韩榕王亚馥
- 关键词:重离子小麦离子注入生物效应
- 外源DNA导入小麦后的变异系生物学特性及胚乳蛋白的研究被引量:48
- 1995年
- 应用受粉后的花粉管通道将C_4作物高粱DNA和抗逆性强的长穗偃麦草DNA导入小麦,结果在不同组合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广泛变异,在三个组合中已选育出几个稳定遗传的优良变异系,其生物学性状大多是介于原受体和供体之间.主要特性是叶功能期延长,籽粒千粒重和单株粒重增加,增产显著,抗锈病能力增强等;其胚乳蛋白电泳图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变异系中产生了新的蛋白质组分,而且A区和B区增加的是蛋白质群,相反原受体68-73-20-3中W_2和D蛋白质组分在变异系89108-10中消失,还有蛋白质组分迁移率发生改变等.进一步分析表明.蛋白质组分变异除少量是来自供体外,大量是小麦系谱中原有蛋白质组分的增减变化.由此推测,外源DNA导入后受体后代发生广泛变异的机理可能是供体基因转移和外源DNA片段“重组插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 王亚馥陈克明焦成瑾周文麟倪建福
- 关键词:外源DNA生物学特性胚乳蛋白
- 小麦幼胚培养中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被引量:18
- 1992年
- 小麦组织培养中的植株再生,早期认为主要是通过器官发生途径,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量植株再生是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我们以小麦幼胚作为外植体,在附加6mg/12,4-D,0.5mg/1 KT,300mg/1 LH 和3%蔗糖的 MS 培养基上可形成大量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经过5个月继代培养仍保持较高的分化频率。将2,4-D 浓度从6mg/1降至2mg/1继续培养后,继代中以60%的频率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如再进一步降低2,4-D 浓度至0.5mg/1时,
- 王亚馥崔凯荣陈克民刘志学
- 关键词:小麦幼胚胚性细胞团胚胎发生脱分化再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