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梁 作品数:33 被引量:201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枯草杆菌Bacillus sp F26产过氧化氢酶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3 2007年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盐碱湖中分离到的一株低度嗜盐嗜碱细菌Bacillus sp F26,能积累高水平过氧化氢酶(CAT)。对Bacillus sp F26发酵产过氧化氢酶的环境与营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积累高水平过氧化氢酶的适宜环境条件为:温度37℃,种龄20-22h,接种量5%,装液量50mL/(250mL的摇瓶)。适宜发酵培养基组成(g/L)为:葡萄糖15,牛肉膏10,玉米浆10,酵母膏5,磷酸二氢钾1,氯化镁0.2,氯化钠50,碳酸钠10。采用上述条件进行摇瓶分批发酵实验,发酵20h,过氧化氢酶酶活达到16.32U/mL,细胞干重为4.12g/L。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对数生长后期(16h)添加2mmol/L的H2O2可以明显刺激产酶,在5L的发酵罐上进一步以指数速率方式流加H2O2,由于该流加方式可降低H2O2对细胞的毒害作用,过氧化氢酶酶活达到29.89U/mL,与分批发酵相比提高了92.8%。 华兆哲 燕国梁 堵国成 陈坚关键词:BACILLUS SP 过氧化氢酶 发酵优化 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1) 通过优化发酵培养基使MTG产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淀粉15g/L,葡萄糖15g/L,蛋白胨25g/L,酵母膏3g/L,无水硫酸镁2g/L,磷酸氢二钾2g/L,无水磷酸二氢钾2g/L.重点确定了24-26h添加质量浓度为0... 燕国梁 堵国成 陈坚关键词: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 食品工业 发酵培养基 文献传递 二氧化硫保鲜剂预处理对葡萄酒香气和生物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研究酿酒葡萄适宜的储藏条件,以赤霞珠葡萄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二氧化硫(SO2)保鲜剂储藏1~4周后,测定酿造所得葡萄酒的香气物质及生物胺含量。结果表明,SO2处理可降低果实腐烂及落果率(3周之内)。储藏时间对葡萄酒香气品质影响最大,延长储藏时间会导致葡萄酒香气品质下降。高浓度SO2(4 g SO2/kg葡萄)处理会增加酯类和苯乙醇的含量,但也使乙酸乙酯含量过高,给葡萄酒带来不良气味。果实储藏后各试验组中生物胺的含量均有所升高(与对照相比),而低浓度SO2试验组中生物胺含量较低。综上所述,低温条件下添加SO2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证赤霞珠葡萄的酿造品质,但应尽量缩短储藏时间,最好控制在1周之内。 刘静芳 张博钦 朱本忠 段长青 燕国梁关键词:赤霞珠葡萄 二氧化硫 生物胺 嗜盐嗜碱细菌Bacillus F26产过氧化氢酶的发酵条件研究 <正> 过氧化氢酶(Catalase),简称CAT,存在于自然界中所有好氧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内。其生理功能是作为特殊的过氧化物酶调节机体内H2O2的水平。作为一种催化效率非常高的生化酶,过氧化氢酶在食品、医药、临床等行... 燕国梁 华兆哲 堵国成 陈坚文献传递 产地与品种对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2009年 选取同一产地(天水)3个葡萄品种:"西拉(Shiraz)"、"蛇龙珠(Carbernet Gernischet)"、"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所酿制的新鲜干红葡萄酒以及5个不同产地(天水、和硕、玛纳斯、延庆和怀来)赤霞珠葡萄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葡萄酒中11种酚酸、5种黄烷-3-醇、10种黄酮醇和2种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同一产地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产地间的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含量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赤霞珠葡萄酒是3个葡萄品种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的品种;在5个不同产地中,延庆赤霞珠葡萄酒中酚酸含量最高,黄烷-3-醇含量最高的为和硕赤霞珠葡萄酒,而怀来赤霞珠葡萄酒中所含黄酮醇含量最高。 王秀芹 张庆华 战吉成 燕国梁 黄卫东关键词:葡萄酒 HPLC 酚类物质 葡萄品种 挖掘与调控乙酸胁迫响应基因提高重组酿酒酵母合成番茄红素水平 被引量:1 2023年 【背景】乙酰辅酶A是酿酒酵母异源合成番茄红素的重要中间产物,胞质中乙酰辅酶A主要来自乙酰辅酶A合成酶催化乙酸合成。【目的】通过外源添加乙酸盐结合调控乙酸胁迫应答基因增加胞内乙酰辅酶A含量,改善细胞生长,促进番茄红素合成。【方法】在合成番茄红素的重组酵母菌中过表达乙酰辅酶A合成酶编码基因(acs2),在发酵过程中添加10g/L乙酸盐,结合转录组学分析挖掘乙酸胁迫响应基因,进行单一和组合调控。【结果】添加乙酸盐后,重组菌Y02中番茄红素含量增加了19.14%,但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转录组学结果表明adk2、fap7、hem13、elo3、pdc5、set5、pmt5、hst4、clb2和swe1表达水平增加,因此构建了单基因和双基因过表达菌株,其中Y02-set5-hst4菌在添加乙酸盐后细胞生长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胞内乙酰辅酶A浓度提高了78.21%,番茄红素含量和产量达到12.62 mg/g-DCW和108.67 mg/L,与对照菌Y02相比分别提高了42.76%和67.13%。同时该菌中甲羟戊酸途径中关键基因erg12、erg20和hmg1的表达量与对照菌相比分别上调了1.70、1.44和1.96倍。【结论】在过表达acs2的基础上,过表达set5和hst4能够增加酵母对乙酸胁迫的耐受能力,并提高乙酰辅酶A合成水平和甲羟戊酸途径代谢通量,促进番茄红素的合成,研究结果可为其他类异戊二烯产物的代谢工程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李佳蓉 林静远 李正宇 段长青 燕国梁关键词:酿酒酵母 番茄红素 乙酰辅酶A 响应基因 添加不饱和脂肪酸对酿酒酵母胞内脂肪酸成分和葡萄酒香气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葡萄汁中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s,UFAs,包括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同时变化对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胞内脂肪酸成分和酿酒香气的影响,为提高葡萄酒品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美乐’葡萄(Vitis vinifera L.)汁为培养基,试验设置对照组(不添加UFAs,CK)、低浓度UFAs添加组(LFG)和高浓度UFAs添加组(HFG),比较葡萄酒酒精发酵过程中3个处理组间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EC1118)生长(OD_(600))、细胞内脂肪酸成分以及酿酒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提高UFAs浓度能够促进酵母细胞生长以及对UFAs的吸收,使胞内UFAs含量迅速增加,但抑制饱和脂肪酸(C4:0—C24:0)的合成。分析UFAs对葡萄酒香气物质的影响发现,高浓度UFAs能够促进酵母高级醇和乙醇酯类(包括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和癸酸乙酯)香气的产生,但抑制了中短链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s,MCFAs,C4:0—C12:0)的产生,对来源于葡萄果实的醛类、单萜和降异戊二烯香气的影响较小。【结论】提高葡萄汁初始UFAs含量能够促进细胞生长,提高葡萄酒发酵速度,有利于乙醇酯类香气物质的合成,从而增强葡萄酒的果香、花香和甜香特征。因此,调控葡萄或葡萄汁中不饱和脂肪酸浓度可以作为调控葡萄酒香气品质的一种重要手段。 段亮亮 潘秋红 王亚钦 叶冬青 段长青 燕国梁关键词:葡萄酒 不饱和脂肪酸 香气化合物 外源长链脂肪酸对酿酒酵母脂肪酸代谢、生长繁殖、抗逆性及香气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发酵基质中长链脂肪酸物质(C_(14)-C_(18))是影响酿酒酵母生长代谢的重要营养成分。本文重点阐述外源长链脂肪酸对酿酒酵母脂肪酸代谢、生长繁殖,抗逆性和产生香气化合物的影响,以及在葡萄酿酒产业的应用,以期为葡萄酒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段亮亮 燕国梁 段长青关键词:脂肪酸 酿酒酵母 生长繁殖 抗逆性能 香气 三孢布拉霉菌发酵产β-胡萝卜素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2009年 对三孢布拉霉菌发酵产β-胡萝卜素的最优条件进行研究,比较不同种子培养基、碳源、氮源、植物油、装液量、培养时间等对菌体生物量和色素形成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摇瓶发酵条件组合。结果表明,三孢布拉霉菌的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玉米淀粉2.4%、棉籽油4%、黄豆粉2%、柠檬酸钠0.3%、Tween200.1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VB10.0025%,以1∶4的正、负菌比例和20%的接种量接种,并在28℃、170r/min的条件下培养6d所得的生物量和色素产量分别为2.03g/50mL和1.216g/L。使β-胡萝卜素的生物量和色素产量分别提高了16.67%和110%。 张婷婷 葛佳 牛天贵 燕国梁关键词:三孢布拉霉菌 Β-胡萝卜素 正交试验 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2003年 通过优化种子培养条件和发酵培养基组分使谷氨酰胺转胺酶产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确定种龄为 2 0~ 2 4h ,接种量 8%左右。发酵培养基含淀粉 15g L、葡萄糖 15g L、蛋白胨 2 5g L、酵母膏 3g L、无水硫酸镁 2g L、磷酸氢二钾 2g L、无水磷酸二氢钾 2g L ,2 4~ 2 8h添加质量浓度为 0 .5 %的硫酸铵。在 10L发酵罐实验中 ,验证了溶解氧对MTG合成至关重要 ,确定较适宜通气量 1∶1.2 5vvm ,搅拌转速 30 0r min ,最高产酶单位最终稳定在 3.2u mL ,放罐时间在 4 4~ 4 燕国梁 堵国成 陈坚关键词:发酵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