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艳

作品数:4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政党
  • 10篇主义
  • 10篇民主
  • 10篇参政
  • 9篇社会主义
  • 9篇参政党
  • 8篇政党制度
  • 8篇政治
  • 7篇多党
  • 7篇多党合作
  • 5篇战线
  • 5篇统一战线
  • 4篇党派
  • 4篇民主党
  • 4篇民主党派
  • 3篇沿海经济
  • 3篇依法
  • 3篇依法治国
  • 3篇政治建设
  • 3篇政治文明

机构

  • 44篇辽宁省社会主...
  • 1篇辽宁省农村经...

作者

  • 44篇沈艳
  • 7篇曲宏明
  • 6篇王淑华
  • 4篇李永生
  • 3篇张海英
  • 3篇张鹏
  • 1篇王本奎
  • 1篇陈汉洲
  • 1篇王俊霞
  • 1篇周世翰
  • 1篇梅晓山
  • 1篇曹延涛
  • 1篇王扬
  • 1篇姜珊
  • 1篇许明
  • 1篇陈洪超

传媒

  • 26篇辽宁省社会主...
  • 6篇中央社会主义...
  • 3篇江苏省社会主...
  • 2篇黑龙江省社会...
  • 1篇辽宁经济
  • 1篇河北省社会主...
  • 1篇广州社会主义...
  • 1篇四川省社会主...
  • 1篇湖南省社会主...
  • 1篇辽宁省哲学社...
  • 1篇繁荣·和谐·...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优势被引量:3
2018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新中国的政治发展历史相伴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步发展完善,成为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式的新型政党制度类型。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制度,在结构及内部构成上,具有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内部构成的开放性相统一的特点;在价值功能上,具有保持政治的高效能与民主的实用理性相统一的特点;在运行机理上,具有协商合作的规范性与监督督促的有序性相统一的特点,它从根本上有别于世界其它国家的政党制度。
沈艳
科学发展的政绩观之内涵及要求
2015年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领导干部要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检验的政绩,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的政绩观之特性和要求。科学发展的政绩观有其高尚的目的性、民本性、务实性、科学性和延续性,它要求领导干部在行政工作中要公平正直,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创建政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树立政绩的根本目的定位为给人民群众谋利益;要按规律办事,体现行政行为的开拓性、创造性和客观规律性;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步实现既定的发展战略。同时,要求领导干部学习和掌握创造政绩的科学思维方式,并建立起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突出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
沈艳
关键词:政绩观
加强参政党建设 构建和谐党际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民主党派工作中需要关注组织发展、自身建设、参政议政方面的几个倾向。加强民主党派工作,要注重对民主党派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建立起民主党派主题教育的长效机制;始终坚持"给同盟者利益的原则",构建和谐党际关系;扩大民主党派知情出力的渠道,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职能;科学构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完善后备干部队伍培养机制。
沈艳
关键词:党际关系参政党建设
在互动中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谈和谐党际关系的构建被引量:5
2007年
当前,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和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面临着共同历史任务和挑战,需要执政党和参政党在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干部培养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构建和谐的党际关系,推进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而这样的互动局面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民主氛围和理论创新来推动,以及制度化建设和能力建设做保障。
沈艳
关键词:执政党参政党互动
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研究
2016年
一致性和多样性构成统一战线的存在基础,规定着统一战线的运行方式、工作原则、总体面貌和发展状态,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要坚持一致性包容引领多样性、一致性和多样性相互促进、用发展的观点认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原则。深刻了解掌握一致性和多样性的时代内涵是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基础,以和合精神来调适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引领多样性政治参与的制度格局,加强党的领导延伸统战工作半径。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陈洪超王淑华沈艳张鹏姜珊
关键词:统一战线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对策被引量:1
2006年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富的必然要求,是增强辽宁省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目前,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载体,推进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已经在全省上下达成共识,各地正结合各自的具体实际,按照省委和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县域经济的总体要求,认真做了规划,并积极投入行动中。但是在对我省的海城、辽阳、开原等7个县(市)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各地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为此,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快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这对我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曲宏明沈艳曹延涛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劳动力就业老工业基地
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的政党协商被引量:1
2016年
中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期,必须在民主与法治的互动中处理好领导与协商的关系。政党协商作为协商民主的首要形式,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视域下是平等法律主体间的民主协商,是命运共同体之间的政治协商。提高政党协商效能,要破除不正确的思维偏好,参政党要提高解决自身问题能力。
沈艳
关键词:协商民主参政党建设
参政党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角色定位及着力点
2014年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一个需要政党、社会及公民多方参与、共同发力的系统工程,参政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政治力量,助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国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参政党应站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高度,找准自身的功能定位和着力点,发挥优势,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中有所作为。
沈艳
关键词:参政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角色定位
政党——社会关系理论下参政党社会认同问题研究
2015年
参政党社会认同是指参政党成员及社会大众基于民主党派的历史、政党文化、价值观、政治目标和参政绩效而在心理、语言和行动上表现出对参政党的信任和支持。我国参政党社会认同程度不高,需要执政党和参政党双方找出有效的行动对策。
沈艳
关键词:政党参政党社会认同
制度化建设是完善我国政党制度的重要途径被引量:1
2007年
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一道不断探索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日益彰显出这一制度的优势和特点,但是在实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面向未来的发展,结合现实中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制度化建设的途径来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党制度。
沈艳
关键词:中国政党制度制度化建设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