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敏敏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甲状腺
  • 5篇分化
  • 5篇分化型
  • 5篇分化型甲状腺
  • 4篇腺癌
  • 4篇甲状腺癌
  • 4篇放射性
  • 4篇分化型甲状腺...
  • 3篇显像
  • 3篇活度
  • 3篇发射型计算机
  • 3篇放射性活度
  • 2篇单光子
  • 2篇碘放射性同位...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光子
  • 2篇放射性同位素
  • 2篇^131I
  • 2篇^131I治...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
  • 4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9篇汤敏敏
  • 6篇武新宇
  • 6篇高永举
  • 4篇闫新慧
  • 3篇李晓飞
  • 3篇徐俊玲
  • 2篇陆克义
  • 2篇武志芳
  • 2篇刘建中
  • 2篇李思进
  • 2篇崔静
  • 1篇王鹏
  • 1篇李晓飞
  • 1篇龙叶

传媒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的评估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 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方法 本次前瞻性研究包括49例DTC患者,分为“清甲”(^131I摧毁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与“清灶”(^131I治疗甲状腺床残留甲状腺癌、甲状腺床复发灶和转移灶)组,于服131I后收集患者每次排泄尿液,测定患者每天每次通过尿液排泄的放射性活度及排泄的总放射性活度,进而估算患者体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分别于服^131I后2、6、24、48、72 h进行1 m处剂量当量率的测定,估算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达到400 MBq时1 m处剂量当量率.结果 服^131I后2、6、24、48、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占服131I初始活度的百分比,“清甲”组分别为99%、72%、25%、15%、7%,1 m处剂量当量率分别为157、120、35、11、9 μSv/h;“清灶”组对应百分比分别为99%、71%、18%、7%、3%,1 m处剂量当量率分别为232、182、48、11、2 μSv/h.体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与1 m处剂量当量率呈正相关(r=0.94,P <0.001).“清甲”与“清灶”组服^131I后48 ~ 72 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分别为548~ 259及451~248 MBq,对应的1 m处剂量当量率为8~ 10μSv/h.结论 DTC患者于服^131I后48 ~ 72 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400 MBq,即DTC患者1 m处剂量当量率达到8~ 10μSv/h方可出院.
汤敏敏刘建中武志芳陆克义李思进高永举武新宇徐俊玲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放射性活度剂量当量率
SPECT/CT断层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评价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转移灶定位、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后DTC患者431例,术后口服^131I 3.70-7.40GBq治疗5d后,行^131I全身平面显像(131I planar whole-body scan,^131I WBS)和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检查,分析2种方法在DTC转移灶定位、定性诊断上的差异,并与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随访证实431例患者转移灶共708处;^131I WBS诊断转移灶的灵敏度为86.0%(609/708),定位、定性准确性为81.8%(579/708);SPECT/CT诊断转移灶的诊断灵敏度为95.1%(673/708),定位、定性准确性为92.7%(656/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8例患者SPECT/CT融合显像发现异常病灶多于^131I WBS检查,59例因此改变治疗方案。结论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分辨率高,在提高DTC转移灶诊断准确性、减少假阳性、假阴性及调整治疗方案上有重要价值。
闫新慧高永举武新宇李晓飞李夏黎汤敏敏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激发态甲状腺球蛋白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甲治疗后转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确定TSH激发状态下Tg(sTg)诊断DTC转移的临界值,并探讨sTg/抑制态Tg比值对诊断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12月330例DTC术后行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的患者(男87例、女243例,年龄12—70岁),患者血清TgAb水平均正常。综合B超、CT、WBS等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转移组(147例)和转移组(183例)。分别监测2组的抑制态Tg和sTg值,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2组sTg差异,并利用ROC曲线分析sTg、sTg/抑制态Tg比值与DTC转移的关系,推算临界值。结果无转移组和转移组的sTg分别为1.0(0.1,2.0)μg/L和36.5(3.9,126.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642,P〈0.05)。发生转移时sTgROC的AUC为0.85,临界值为2.05μg/L(灵敏度为85.2%,特异性为67.3%,准确性为82.3%)。当sTg〈2.05Ixg/L时,sTg/抑制态酞比值ROC的AUC为0.941,临界值为4.3(灵敏度为93.3%,特异性为88.2%,准确性为92.3%)。结论sTg对DTC术后是否转移有一定诊断价值,临界值为2.05μg/L。利用sTg/抑制态Tg比值可对sTg值进行有效校正,提高sTg对DTC术后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李夏黎武新宇闫新慧王鹏汤敏敏崔静李晓飞徐俊玲高永举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碘放射性同位素甲状腺球蛋白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的评估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了35例DTC患者,分为“清甲”(20例)与“清灶”(15例)组,分别于服^13I后2、6、24、48、72 h进行^131I全身显像及1m处当量剂量率的测定,以2h时显像计数和活度作为总计数和总活度.根据各时间点显像计数与2h的显像计数比值间接估算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并估算患者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达到400 MBq时的1m处当量剂量率.统计学分析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 “清甲”组服^131I后2、6、24、48、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占服^131I总活度的百分比分别为99%±4%、86%±6%、35%±10%、12%±8%、7%±8%, “清灶”组分别为99%±1%、91%±7%、47%±17%、11%±9%、4%±6%. “清甲”组服^131I后2、6、24、48、72 h的1m处当量剂量率分别为(157±37)、(120±36)、(35±13)、(11±9)、(9±11)μSv/h,“清灶”组分别为(234±43)、(186±51)、(49±20)、(12±11)、(4±6)μSv/h.体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与1m处当量剂量率呈正相关(r=0.87,P<0.001).“清甲”与“清灶”组服^131I后48、72 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分别为(432±292)、(265±281) MBq及(731±701)、(277±470) MBq,对应的1m处当量剂量率为8~ 11 μSv/h.结论 DTC患者服^131I后48~72 h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400 MBq时,即DTC患者1m处当量剂量率达到8~11 μSv/h时方可出院.
汤敏敏刘建中武志芳陆克义李思进高永举武新宇徐俊玲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
心房"占位"^18F-FDG PET/CT显像鉴别诊断一例
2020年
患者男,23岁,主诉发现右心房增大1年余。患者1年多前因肺部感染入院,胸部增强CT提示右心房膨大,心肌变薄。心脏彩超提示右心房侧外缘囊性回声,心包囊肿?心脏结构及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后患者1年间多次复查心脏彩超,均未见明显进展。患者否认病程中有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不适。近期就诊于本院,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房室前侧壁旁心包占位,大小约87 mm×56 mm,液性可能性大,随心脏跳动摆动;右心房室壁有受压表现。心脏CT三维重建示:右心房增大,最大截面约6.2 cm×8.1 cm,似可见分隔,增强后强化不均匀,右心房内多发点状钙化灶(图1)。为鉴别病变性质,随后行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显像(图2),可见右心房增大,形态欠规则,最大截面范围约为8.5 cm×5.5 cm×10.4 cm,内见钙化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为2.9,同纵隔血池;右心室呈受压表现。
汤敏敏罗亚平
关键词:PET/CT显像右心房CT三维重建钙化灶室壁
异位嗜铬细胞瘤棕色脂肪摄取^(18)F-FDG1例
2015年
患者女,24岁,主因"血压升高1年,发现腹膜后占位7天"入院。查体:左侧肋下4cm处可触及约6cm×8cm包块,质韧,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血浆游离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ormetanephrine,NMN)为2547.62pg/ml,游离3甲氧基肾上腺素(metanephrine,MN)为16.97pg/ml。CT:左肾左后方可见一类圆形肿块,约6cm×8cm,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18 F-FDG SPECT/CT:腹膜后(脾下方肾左上方)不规则软组织肿块,FDG代谢不均匀活跃.
汤敏敏高永举闫新慧武新宇李晓飞李夏黎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棕色脂肪
分化型甲癌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的评估
目的: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  方法:3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清甲”与“清灶”组,分别采用尿排法、显像法和当量剂量率法三种方法评估患者服131I后不同时间体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尿排...
汤敏敏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同位素治疗放射性物质
文献传递
一种核医学诊断用医疗防护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医学诊断用医疗防护屏,包括:第一屏体,所述第一屏体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对安置台,两个所述安置台表面均垂直开设有通口,两个所述通口内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套接有两个滚轮;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垂...
汤敏敏杜彪
文献传递
^(18)F-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胸腔积液病因及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48例胸腔积液患者,经X线片、CT或MRI检查及胸腔积液常规生化检查等未明确病因而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的诊断效能。结果 48例中组织病理结果证实恶性肿瘤33例,良性疾病15例;3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恶性胸腔积液26例、良性胸腔积液7例,良性疾病患者胸腔积液均为良性;与组织病理结果对照,33例恶性肿瘤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准确诊断29例,2例肺腺癌及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卵巢癌胸膜转移误诊为良性;15例良性疾病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准确诊断12例,胸膜炎和胸膜结核各1例被误诊为胸膜间皮瘤,1例肺肉芽肿性炎伴胸膜炎误诊为肺癌并胸膜转移;26例恶性胸腔积液中,18 F-FDG符合线路准确诊断23例,2例肺腺癌及1例卵巢浆液性腺癌胸膜转移未被检出;22例良性胸腔积液中,2例胸膜炎及1例胸膜结核被误诊为恶性胸腔积液;^(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7.88%、特异性为80.00%、准确性为85.42%、阳性预测值为90.63%、阴性预测值为70.58%;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8.46%、特异性为86.36%、准确性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88.46%、阴性预测值为86.36%。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原发病的诊断、胸腔积液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龙叶高永举闫新慧武新宇崔静李晓飞李夏黎汤敏敏
关键词:胸腔积液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X线计算机脱氧葡萄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