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剑锋
- 作品数:77 被引量:411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研发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婴儿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总结婴儿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2015年北京儿童医院肾脏科病房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婴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疗效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9例患儿,发病年龄为2-7个月,其中男孩7例,女孩2例。5例为白色念珠菌感染,2例为热带念珠菌感染,1例为克柔念珠菌感染,1例为光滑念珠菌感染。患儿中5例为小于32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4例伴有泌尿系统发育畸形。均使用过抗生素。8例有侵入性操作史。7例有发热症状,2例为体温不升。6例有喂养困难,2例有呼吸暂停,1例有感染性休克,1例合并肾损害,1例合并神经系统损害。8例接受足疗程抗真菌治疗,1例未完成足疗程治疗,经治疗8例痊愈,1例放弃后死亡。结论不恰当使用抗生素、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泌尿系统发育畸形和侵入性操作等常见于婴儿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医师应识别高危患儿,争取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 樊剑锋刘小荣孟群
- 关键词:婴儿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和耐药基因的检测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耐药情况变化。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了471株从北京地区收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水平(其中422株菌株从1993年至2000年门诊脓疱疮患儿分离获得,49株从2000年烧伤病房住院患者分离获得)。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上述菌株进行了mecA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引起社区感染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比率由1993年的12.2%上升至2000年的29.8%,对甲氧西林均表现为低度耐药。引起院内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为63.3%,表现为高度耐药。所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100%耐药,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约80%、70%、60%和50%。引起社区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庆大霉素和利福平耐药菌株,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由1993年的2.4%上升至2000年的21.3%;引起院内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63.3%、63.3%和57.1%。所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夫西地酸和万古霉素敏感。2000年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比例较1993年有所增加。PCR对mecA耐药基因的测定结果显示,所有对甲氧西林高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耐药基因均呈阳性;对甲氧西林低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耐药基因均呈阴性。结论在本实验所及范围内,北京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逐渐上升,mecA耐药基因测定是筛选耐药MRSA菌株的快速、简易手段。
- 樊剑锋杨永弘马琳佟月娟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聚合酶链反应
- 肾脏科患儿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分析肾脏科住院患儿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至2014年27例肾脏科住院患儿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为泌尿系念珠菌感染,8例为肺孢子菌病肺炎,4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和1例侵袭性泌尿系曲霉菌感染,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例为肺念珠菌病,1例为肺丝状真菌感染。均存在基础病变,其中10例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7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6例伴有泌尿系统发育畸形,4例为〈32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均使用过抗生素。17例患儿有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史。16例有侵入性操作史。27例均有发热症状,14例出现喘憋,7例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5例合并多脏器衰竭。8例肺孢子菌病患儿胸部CT示弥散磨玻璃影伴“马赛克”征;4例肺曲霉菌病患儿见肺多发结节影、易形成空洞。2例肺念珠菌病患儿病灶边缘模糊、浓淡不均,呈小斑片影,位于双肺中下野、不累及肺尖。23例接受足疗程抗真菌治疗,经治疗后16例痊愈,3例好转,4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结论 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不恰当使用抗生素、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泌尿系统发育畸形、侵入性操作等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不同的真菌感染影像学有不同特点,尽管不具备诊断特异性,但其相对特征性表现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线索。
- 樊剑锋段晓岷刘小荣周楠孟繁英孟群陈植
- 关键词:肾脏科侵袭性真菌感染儿童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 1999年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 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ues,MR-SA)是医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中常见的致病原 ,致病力强而治疗效果甚差。自 1 96 1年发现第一株 MRSA以来 ,其在世界各地临床分离金葡菌中的比例不断增加 ,耐药程度不断加重 ,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难题。本文介绍了 MRSA的流行情况、流行的相关因素、耐药机制、检测方法以及耐药菌的预防措施和临床治疗方案。
- 樊剑锋
- 关键词: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MRSA
- 中国儿童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被引量:6
- 2023年
-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aHUS)是罕见病和危重性疾病,由补体旁路调节蛋白异常所致。急性期病死率高,且病情反复,容易进展为终末期肾病。近年来,随着补体抑制剂依库珠单抗的应用,aHUS患者的预后有了较大改善。我国aHUS诊治水平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临床医师对aHUS认识不足,会导致疾病诊断及治疗延迟。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儿童aHUS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由中国罕见病联盟儿童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专业委员会牵头,结合我国病例特点及临床经验,组织国内专家制定本共识。
- 中国罕见病联盟儿童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专业委员会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倪鑫刘小荣陈植樊剑锋
- 关键词:儿童
- 腹腔镜经脐部切口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脐部切口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CI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无锡市儿童医院采取腹腔镜经脐部切口治疗新生儿CIA的22例临床资料。结果 22例中,19例在腹腔镜经脐部切口成功完成肠闭锁手术,术后瘢痕不明显或小;1例另选小切口,2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瘢痕明显。其中21例治愈,1例放弃。术后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脐部切口治疗新生儿CIA,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安全、切口美观、腹壁"无瘢痕"等临床优势,但部分患儿需中转开腹手术。
- 樊剑锋程明王达丰石英佐朱晓敏荆玉雷
- 关键词:腹腔镜先天性肠闭锁新生儿
- 长短可调万向头架固定拉钩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短可调万向头架固定拉钩,包括多孔带拉钩叶片、弧形挂钩臂、可调节臂及头架固定器。多孔带拉钩叶片下端设置弧形拉钩叶片,上端设置多孔拉钩软带;弧形挂钩臂一端上下侧设置挂钩,截面为圆柱形;可调节臂的头端设置弧形挂...
- 石英佐高宏樊剑锋
- 文献传递
- 儿童血液透析相关急性溶血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了解儿童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相关急性溶血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确诊HD相关急性溶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儿临床表现为HD中突发恶心、腹痛、急性高BP、Hb尿,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血钾、胆红素、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升高、Hb下降,诊断为HD相关急性溶血,考虑为患儿透析方式(在线血液透析滤过)与自身疾病所致。立即结束透析,对症降压,水化碱化尿液,住院密切监测和观察。6 h后患儿BP降至正常,次日电解质正常,Hb有所回升。随访1年,患儿无合并症或后遗症发生。以“acute hemolysis”“hemodialysis complication”“溶血”“血液透析并发症”为检索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相关文献41篇,提示HD相关急性溶血是罕见的透析相关并发症,常见原因多为透析液污染或者配置不当、管路打折等。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可避免高钾、急性高BP、坏死性胰腺炎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结论儿童HD患者在透析中突发腹痛、高BP、肉眼“血尿”等,应警惕HD相关急性溶血的发生。发生HD相关溶血后,应立即断开体外循环,避免回输血液,并给予降钾、降压、水化碱化等对症治疗。
- 刘雪王明旭樊剑锋孙嫱
- 关键词:血液透析急性溶血在线血液透析滤过儿童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 该实验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第一: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了471株从北京地区收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1种抗菌药的敏感水平(其中422株菌株从1993年至2000年门诊脓疱疮患儿分离得到,49株从2000年烧伤病房住院患...
- 樊剑锋
- 关键词:甲氧西林多聚酶链反应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生物学金黄色葡萄球菌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治疗肥厚性幽门狭窄25例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肥厚性幽门狭窄(HPS)的临床疗效及初学者在手术过程中需注意的技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院应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的HPS25例患者。环脐轮上缘开放式置入5mm Trocar,建立气腹,置入30°腹腔镜,在左、右上腹各戳出一3mm腹壁切口,直接置人操作器械,左侧置人无损伤抓钳夹近幽门处胃壁,右侧先后置入幽门肌切开刀和幽门肌分离钳,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术后每2周门诊随访1次,2个月后改为每个月1次,直至添加辅食为止。监测患儿术后完成奶量,呕吐情况,体重增长及大便情况。结果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5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5~56min,平均38min。术后第1天,开始喂奶。3~6d出院。术后随访1—6个月,生长发育均恢复正常。25例患儿中,1例(4%)患者脐部切口感染。术后3个月体重可接近同年龄正常儿童。结论腹腔镜治疗肥厚性幽门狭窄具有良好疗效。初学者学习和开展腹腔镜下幽门肌切开术,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 浦晓樊剑锋石英佐朱晓敏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