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子
- 作品数:20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性生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而治疗不仅是延缓疾病进展,更应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性活动是生活质量的主要方面之一,性活动的满意度与冠心病事件的风险降低相关。文献表明,24%~89%的患者在冠脉事件后性活动存在异常。本文通过对PCI术后患者性活动状况的调查,为医生提供更好的干预策略,改善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 韩硕金元哲尹玉张晓红段志英林英子柳兢周东晖王琦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性生活
-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组患者分为他汀治疗组(辛伐他汀40mg,每晚1次服用8周,A组,n=60)和非他汀治疗组(B组,n=66),采用无创超声技术检测FMD、IMT的变化。结果治疗前高血压各组的颈动脉IMT、IMT/D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FMD明显下降。治疗后A组的TC、TG、LDL-C、颈动脉IMT、IMT/D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B组治疗前后各血脂水平、颈动脉IMT、IMT/D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A、B两组FMD均升高,A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延缓颈动脉IMT的进程,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 李建微金元哲孙小强姚凤臣周东晖林英子
- 关键词:他汀类降脂药高血压内皮功能
- 大鼠延髓腹外侧注射食欲刺激素对动脉压和心率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在大鼠延髓腹外侧注射食欲刺激素是否影响动脉压和心率。方法成熟雄性大鼠(n=19)腹腔内麻醉,微量注射食欲刺激素于延髓腹外侧头端(RVLM)及延髓腹外侧尾端(CVLM)内,记录动脉压和心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RVLM、CVLM 内生长激素促分泌素(GHS)受体蛋白的表达,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孤束核、RVLM、CVLM 区切片,记数阳性细胞数进行对比。结果微量注射食欲刺激素(0.4、0.8 mmol/L)于 RVLM内,可增加动脉压(+3.0±1.1)mmHg 和心率(+8.1±4.1)次/min,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样微量注射食欲刺激素0.8 mmol/L 于 CVLM 内对动脉压[(-0.3±1.3)mmHg]及心率[(-5.0±3.3)次/min]的影响,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显示孤束核[(38.7±3.6)%]、RVLM[(20.0±2.7)%]、CVLM[(24.7±1.6)%]内均有GHS 受体的分布。但是,孤束核的 GHS 受体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 RVLM、CVLM(P<0.05)。结论食欲刺激素在大鼠延髓腹外侧内对动脉压和心率影响不大。
- 林英子金元哲Matsumura Kiyoshi
- 关键词:动脉压免疫组化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
- 冠心病病人外周血sCD14、TLR4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46例(冠心病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3例;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46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LR4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sCD14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CD14、TLR4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AMI组、UAP组sCD14、TLR4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SAP组比较,AMI组、UAP组Gensini评分、外周血sCD14、TLR4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UAP组比较,AMI组Gensini评分升高(P<0.05)。与硬斑块组比较,软斑块组、混合型斑块组sCD14、TLR4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混合型斑块组比较,软斑块组sCD14、TLR4表达水平升高(P<0.05)。sCD14、TLR4表达水平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TLR4、高水平sCD14、高Gensini评分是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外周血TLR4表达水平及血清sCD14水平明显升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有密切关系,且TLR4和sCD14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 李海龙林英子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GENSINI评分
- 沈阳市35-64岁社区居民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特点被引量:4
- 2014年
- 据估计我国心血管病(冠心病、脑卒中、心衰、高血压)现患人数2.3亿,每5个成年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中国人总死亡中,每死亡3个人中就有1人是心血管病[1]。我国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持续增长密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和肥胖仍是中国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2]。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我国人群中的聚集现象普遍存在[3],这些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常可使心血管病的危险成倍增加。因此,心血管病防治实践中控制单个危险因素是不够的,应综合控制心血管病的总体危险,即一段时间内(通常为10年)某人发生某类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4]。本研究对沈阳市35-64岁未患心血管病社区居民进行了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抽样调查分析,以此来指导社区心血管疾病的综合预防工作。
- 张学颖王勇林英子郑东晗韩硕段志英金元哲
- 关键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独立危险因素抽样调查分析心血管事件
- 中年人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通过研究中年人群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探讨静息心率在心血管病预测中的作用。方法调查2011年4月-2012年6月于本院体检的35~64岁无心血管疾病史的社区居民2 051名,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清生化对其进行10年发病风险预测,分析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10年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1)不论性别,血压值、空腹血糖值及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在高心率组均明显高于低心率组。2)男性高心率组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吸烟、高血压家族史及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比例均明显高于低心率组(P均〈0.05),而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女性高心率组中心型肥胖比例明显升高(P=0.018),且心率与年龄呈负相关(P=0.005)。3)心率增快的独立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包括吸烟、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与糖尿病;女性包括年龄、腰臀比、高血压与糖尿病。4)男性心率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评分呈正相关(P=0.003),而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结论在35~64岁男性人群,心率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呈正相关,上述人群监测静息心率对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张学颖周霞郑东晗韩硕林英子段志英金元哲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静息心率
- QT间期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研究QT、QTc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参与沈阳市城区动脉硬化及其相关疾病研究的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依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将其分为MS组及非代谢综合征(NMS)组。QT间期由12导联心电图测得,QTc按照Bazett和Fridericia公式计算,分析QT及QTc与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739名35~64周岁居民,MS组与NMS组比较,QTcB及QTc F明显延长[(415.8±31.9)ms vs.(410.1±32.1)ms,(407.2±29.1)ms vs.(402.6±28.8)ms,P<0.05]。随着MS组成因素增多,QT、QTcB及QTc F呈延长趋势。回归分析显示QT间期与血钾、吸烟、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相关,QTc B及QTc F与患高血压病、腰围、血钾相关。结论 MS者QTc易出现延长,可能使MS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风险增加,需重视对其进行心电图的检测,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防治。
- 韩硕金元哲张晓红段志英林英子柳兢周东晖王琦王婧如王国锋郑东晗
- 关键词:QT间期QTC代谢综合征
- 奥美沙坦通过延髓腹外侧区AT1受体减弱自发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引发的中枢性升压反应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引发的中枢性升压反应的影响以及与延髓腹外侧头端区(RVLM)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的关系。方法实验大鼠分为SHR对照组(n=20,正常饮水)、奥美沙坦组(n=20,给予奥美沙坦30mg.kg-1.d-1)和WKY组(n=20,WKY大鼠,正常饮水)。4w后,三组大鼠腹腔麻醉,开颅定位RVLM后,股动静脉插管,观察注射AngⅡ前后血压和心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RVLM内AT1受体mRNA和蛋白的水平,并进行光密度测定。结果饲养中奥美沙坦组鼠尾血压能够达标。RVLM微量注射AngⅡ后三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不同程度升高,奥美沙坦组MAP升高幅度明显低于SHR组〔(26.3±0.75)vs(47.2±1.41)mmHg,P<0.01〕,但仍高于WKY组〔(21.5±0.72)mmHg,P<0.05〕。三组大鼠心率(HR)均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奥美沙坦组RVLM内AT1受体mRNA平均光密度明显低于SHR组〔(0.94±0.41)vs(2.41±0.37),P<0.01〕,但高于WKY组(0.81±0.22,P<0.05)。奥美沙坦组RVLM内AT1受体蛋白平均光密度明显低于SHR组〔(0.51±0.09)vs(0.93±0.07),P<0.01)〕,但高于WKY组(0.43±0.03,P<0.05)。结论长期口服奥美沙坦能够通过降低RVLM组织中AT1受体水平,显著减弱SHRRVLM区微量注射AngⅡ引起的升压反应。
- 张占帅林英子任冬月朱杰
-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奥美沙坦
- 奥美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腹外侧区AT1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求奥美沙坦(olmesarta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延髓腹外侧头端区(RVLM)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作SHR对照组(正常饮水)、SHR-olme组[奥美沙坦,30mg(/kg·d)]和WKY组(正常饮水)。4周后,断头取材,采用RT-PCR方法检测RVLM内AT1受体mRNA的水平,并进行光密度测定。结果给药1周后奥美沙坦组血压均能够达标。SHR-olme组RVLM内AT1受体mRNA平均光密度(MOD)明显低于SHR组[(0.94±0.41)vs(2.41±0.37),P<0.01],但高于WKY组(0.81±0.22,P<0.05)。结论奥美沙坦能够显著减少SHR的RVLM组织中AT1受体mRNA表达。
- 张占帅王绍久王一丁林英子朱杰
-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奥美沙坦
- 社区人群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社区35~64周岁居民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与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在沈阳市城区1884名居民(男548例,女1336例)中进行了心血管病及其相关疾病的基线情况调查。根据是否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入选者被分为健康对照组(675例)和危险因素组(1209例);根据具有的危险因素数量,危险因素组被进一步分为1个危险因素组(491例)、2个危险因素组(263例)和≥3个危险因素组(455例)。所有对象留取清晨血样、尿样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等,比较分析各组的N/L比值。结果:在只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中任一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N/L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55(1.15,1.95),1.60(1.21,2.07)比1.45(1.09,1.91)],P均〈0.05,其余危险因素亚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在危险因素亚组间,≥3个危险因素组的N/L水平显著高于2个危险因素组[1.57(1.16,2.04)比1.41(1.07,1.89),P〈0.051,其余各组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高血压和糖尿病显著有关,且≥3个危险因素组的N/L水平显著高于2个危险因素组,N/L比值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 郑东晗金元哲段志英林英子张学颖王婧如韩硕王国锋张一径
- 关键词:淋巴细胞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