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绍雄
- 作品数:40 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海口市中小学生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 1995年
- 对海口市城区随机技群抽取5间中小学校3个年级7个班620名学生用4种粪检方法进行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寄生虫感染率为53.3%.共查见10种寄生虫,其中线虫有蛔虫、因虫、美洲约虫、十二指肠钩虫、烧虫和毛国旧线虫等6种,原虫有兰氏灵乡虫、布氏喀碘阿米巴、微小内蜒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等4种。主要为线虫感染,尤以相虫(40.7-47.l%)和控虫(60.9%)的感染率最高。对流行情况作了分析,防治对策上建议选用针对技虫和烧虫为主的广谱驱虫药。
- 童重锦吴让庄徐风翙陈绩彰邢贻忠林绍雄李善文曾文
- 关键词:肠寄生虫寄生虫病流行病学
- 海南岛三亚市黎族回族居民钩虫感染情况调查
- 1995年
- 对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黎族回族两个居民点进行钩虫感染情况调查。共粪检1110人,感染率为67.92%。感染度以轻、中度为主占91.98%。黎族居民的感染率和感染度比回族居民的高和重。流行虫种为以美洲钩虫占绝对优势的两种钩虫混合流行区。
- 李善文徐凤翙吴让庄陈绩彰林绍雄黄捷敏郭仁能黄定良邢贻忠刘姚若
- 关键词:钩虫感染率虫种钩虫病
- 海南省人体肠道原虫感染情况调查
- 1993年
- 海南省地处热带,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超过90%,居全国首位。为了摸清我省肠道原虫的感染现状,以及为制订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989年我们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抽样调查琼海、昌江、三亚、临高、琼中等5个县、15个调查点的常住居民,采用碘液直接涂片法,加盖玻片镜检,共检查7958人,结果如下:1 人体肠道原虫感染查见肠道原虫感染者921人,感染率为11.57%(921/7958)。
- 陈绩彰徐凤翙吴让庄邢贻忠黄定良李善文林绍雄黄捷敏何贻基刘姚若陈冬燕郭仁能
- 关键词:肠道原虫直接涂片法人体寄生虫原虫感染人体肠道常住居民
- 热带地区消除丝虫病策略和措施的研究
- 王善青胡锡敏黄捷敏林绍雄李善文童重锦吴让庄徐凤翙陈绩彰刘之友曾文夏立红王雄郑惠曾
- 丝虫病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海南位于热带地区,丝虫病流行非常严重,给海南人民带来极大危害。该成果针对热带地区丝虫病传播与流行的重要环节和特点,以丝虫病的病原与媒介生物学、流行病学特点与传播规律的研究为基础,提出在...
- 关键词:
- 关键词:丝虫病流行病学监测系统
- 2011年定安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为及时掌握安定县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方法和要求进行,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监测1 013人,总感染率为32.48%,其中钩虫、蛔虫、鞭虫、3~12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30.80%、0.20%、2.47%、39.10%。人群分布以农民、文盲的感染最高,女性感染高于男性;总感染率及钩虫感染率是年龄越大感染越高;鞭虫和蛔虫感染分别以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较多;感染度以轻度感染为主。结论近年定安县人群蛔虫和鞭虫感染率下降较大,但年长的农民钩虫、妇女钩虫、儿童蛲虫等感染仍很严重,必须作为优先防治的重点,并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达到控制土源性线虫病目标。
- 陈学发林绍雄何祥孙定炜陈冬燕卓开仁
-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感染率
- 新药三苯双脒肠溶片治疗钩虫感染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评价三苯双脒肠溶片治疗钩虫感染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涂片法(Kato-Katz)进行基线调查确诊为钩虫感染,部分钩虫感染者中用钩蚴培养法鉴定虫种。4~14岁儿童钩虫感染者顿服三苯双脒200mg,15岁以上人群钩虫感染者顿服三苯双脒400mg,病例服药前后经实验室检查,治疗后2~4周用1送3检方法粪检,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4~14岁儿童钩虫感染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78.15%(236/301)和97.34%(293/301);15岁以上人群钩虫感染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5.59%(341/395)和99.24%(392/395)。三苯双脒的不良反应轻微且短暂,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无明显影响,儿童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三苯双脒治疗钩虫感染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林绍雄王善青胡锡敏童重锦陈冬燕柳坚李必耀
- 关键词:三苯双脒钩虫感染治愈率
- 五指山市2011年国家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及时掌握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方法和要求进行;应用Excel和Spss10.0软件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监测1037人,总感染率为19.0%,其中钩虫、蛔虫、鞭虫及3~12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7.26%、0.39%、1.64%、42.82%(39/89)。流行特征:人群分布以农民、文盲的感染率最高,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总感染率及钩虫感染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鞭虫和蛔虫感染率分别以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较高。结论五指山地区人群蛔虫和鞭虫感染率下降较明显,但年长的农民钩虫和儿童蛲虫感染仍很严重,必须作为优先防治的重点,并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达到控制土源性线虫病的目标。
- 蔡强林绍雄关士鹏陈冬燕连映花朱健王国锦
-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感染率
- 海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监测被引量:5
- 1997年
- 吴让庄李善文林绍雄刘姚若
- 关键词:丝虫病流行病学
- 三苯双脒肠溶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三苯双脒肠溶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在海南省屯昌县进行开放临床试验,受治者用改良加藤法(Kato-Katz)粪检确诊为钩虫、蛔虫感染,钩虫与蛔虫混合感染或合并鞭虫感染等,共收治785例。4~14岁儿童感染者顿服三苯双脒200mg;〉14岁蛔虫感染者顿服三苯双脒300mg,钩虫和蛔虫混合感染及钩虫或蛔虫合并其他肠道蠕虫感染顿服三苯双脒400mg,观察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后3~4周用相同方法粪检,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总体钩虫感染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6.57%(606/700)和98.86%(692/700);蛔虫感染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2.84%(111/134)和98.51%(132/134);儿童钩虫感染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6.16%(249/289)和98.62%(285/289);儿童蛔虫感染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1.75%(103/126)和99.21%(125/126)。三苯双脒的不良反应轻微且短暂,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42%(19/785),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和呕吐,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无明显影响,儿童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三苯双脒治疗钩虫、蛔虫感染者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
- 胡锡敏林绍雄童重锦柳坚陈冬燕王善青王翀张剑辉
- 关键词:三苯双脒肠道线虫疗效安全性
- 海南省临高和琼海县两种钩虫虫种比例的调查
- 1991年
- 1988年11月—1989年7月分别在海南省临高和琼海两县收集当地城镇居民和农民、渔民新鲜粪便,取粪样用试管滤纸法培养钩虫幼虫,经5—7d分离钩虫幼虫,鉴定虫种。共调查2137例,其中钩虫感染者1041例,其感染率为48.7%。
- 吴让庄徐凤翙陈绩彰邢贻忠何贻基刘姚若李善义林绍雄
- 关键词:美洲钩虫钩虫感染十二指肠钩虫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