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
- 作品数:32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谈词类活用的修辞特征
- 2012年
- 词类活用与其他语法现象相比较,所不同的是它具有鲜明的修辞特征。为了追求用最简明的语言准确地表达思想的基本要求,古人在语言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突破语法常规,用甲类词临时代替乙类词。文章列举专有名词动化、动词及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等词类活用现象,说明词类活用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
- 林海燕
- 关键词:词类活用修辞名词动化
- 盲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效度与题型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测试,其测试的对象包括一个特殊的群体,盲人被测者。盲人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普通人测试有诸多不同,这些不同之处将直接影响到测试的信度与效度等。文章通过对盲人普通话测试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现行盲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影响信度及效度的因素,以及盲文试卷用于测试影响测试效度的弊端,同时提出了通过调整题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
- 林海燕赵寰宇
- 关键词:盲人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型
- 论李逊梅在《满洲报》上的社会言情小说
- 2016年
- 李逊梅是清末民初东北重要的通俗小说家,其小说创作丰富,立意正大,文笔活泼。然李逊梅及其小说为学界鲜有提及,对其进行挖掘、整理、研究本身就有填补空白的意义。1927—1928年李逊梅在《满洲报》先后发表了《劫鸾恨史》《磨难姻缘》《桃花窟》《桃花梦》《毁人炉》《炉灰》等社会言情小说,李逊梅以东北社会文化为背景,用活泼连贯的笔法描述了旧社会藏污纳垢,道德沦亡的照影,表达了"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的担忧,自比金钟玉铎,表明了"欲用之教正社会、感化人心"的创作目的,更因小说《欲海》获得了"别开小说界之蹊径,聊作新青年之木铎"的极高评价。
- 赵寰宇林海燕
- 关键词:社会言情小说
- 谈吉林方言区普通话培训中的声母教学
- 2012年
- 吉林方言属于东北方言,在音系上和普通话比较接近,但在声韵调等方面均不够标准。本文选取吉林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较大的声母作为切入点,对声母的偏误类型做以举例并提出培训意见。
- 林海燕
- 关键词:吉林方言普通话培训声母
-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难点探析
- 2012年
-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从不被重视到现在的广泛重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而对外汉语教师即使在认识上理解其中的重要性,但是也缺少办法来处理语音教学的诸多问题。文章就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难点提出教学建议,分声韵调三部分对汉语语音教学的难点进行了解析。
- 林海燕
- 关键词:声母韵母声调
- 谈《阿房宫赋》的修辞艺术被引量:2
- 2012年
- 晚唐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因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而具有了悠久的生命力。《阿房宫赋》在句式上骈散交错,婀娜多姿;在辞格的运用上精英荟萃,交相辉映,文章将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解读《阿房宫赋》的修辞艺术。
- 林海燕
- 关键词:《阿房宫赋》修辞句式
- 《淮阴侯列传》误训辨正
- 2012年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下"一句中,"能"一词当代很多注本都训作"不怕"。本文从不及物动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带宾语、不及物动词在使动句中宾语可以省略、省略宾语可以指代第一人称、"能"可以用在省略宾语的使动词前等几个方面举例证明,这里的"能"解释为"不怕"是误训,并提出正确的解释,应是其常用义"能够"的意思。而"能死"的"死"并不是普通的不及物动词,而是灵活用为及物动词,其后省略了宾语"之"。
- 林海燕赵寰宇
- 关键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使动省略
- 儒家的用世品格及隐逸观探微——以孔子“吾与点”为例
- 2012年
- 儒家强调个体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积极用世是他们的高尚品格。《论语》中贯穿着这种入世的思想。然而,在《论语.先进》"侍坐"章中,曾皙提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孔子听后感慨说"吾与点也"。当代绝大部分《论语》注本都把"吾与点也"解释为孔子对曾皙的赞许之词。本文从孔子的入世及隐逸观角度,结合"侍坐"章文本创设的情境,对"吾与点"的深层含义作进一步的挖掘。
- 赵寰宇林海燕
- 关键词:曾皙隐逸
- 盲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效度与题型问题研究
-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测试,其测试的对象包括一个特殊的群体,盲人被测者。盲人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普通测试有诸多不同,如试卷采用盲文等。这些不同之处影响到测试的信度与效度等。文章通过对盲人普通话测试现状的研究,采取测试...
- 林海燕
- 关键词:盲人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型
- 《满洲报》的文艺专刊及通俗小说研究
- 2016年
- 《满洲报》是日本人经营的一份中文报纸,创刊于1922年7月24日,至1937年8月3日停刊,总计5244期,历时十五年,保存十分完整。该报保留下来许多珍贵的文史资料,对当时我国内政、外交、军事、文化、教育、社会风情等均有详略不等的报道,是研究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东北历史、东北文学的极为珍贵的资料,其中刊载的百余部通俗小说是研究东北通俗文学的鲜活资料,也是研究东北文学不可或缺的素材。然而至今学界少有人开展相关研究,研究成果更是鲜见。
- 赵寰宇林海燕
- 关键词:社会风情小说史中文报纸小说作品白话小说社会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