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娜 作品数:32 被引量:167 H指数:8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慢性肾脏病患者二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发生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研究。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且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CK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1日,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KD患者发生MR的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KD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55例CKD患者,有262例发生MR,其中轻度212例(80.9%)、中度44例(16.8%)、重度6例(2.3%)。CKD 1~5期患者MR的患病率分别为21.9%、33.0%、45.9%、51.9%和64.6%,中重度MR的患病率分别为0、5.6%、7.4%、10.1%和1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579,95%CI 1.008~2.476,P=0.046)、合并慢性心脏疾病(OR=2.263,95%CI 1.398~3.662,P=0.001)、CKD 4~5期(以CKD 1~3期为参照,OR=1.744,95%CI 1.007~3.019,P=0.047)、血红蛋白降低(OR=0.985,95%CI 0.975~0.996,P=0.006)是CKD患者发生MR的相关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R组全因死亡率高于非MR组(Log⁃rank,χ^(2)=8.094,P=0.0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HR=1.072,95%CI 1.042~1.104,P<0.001)、血磷升高(HR=2.782,95%CI 1.122~6.895,P=0.027)、MR(HR=1.962,95%CI 1.002~3.839,P=0.049)和血清白蛋白降低(HR=0.927,95%CI 0.886~0.970,P=0.001)是CK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MR的总体患病率及中重度MR的患病率随着CKD的进展呈增加趋势。男性、合并慢性心脏疾病、CKD 4~5期、血红蛋白降低为CKD患者发生MR的危险因素。MR是CK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安然 李文 姚峥 吴雷云 付文静 林娜 张爱华关键词:二尖瓣闭锁不全 预后 二尖瓣反流 强化超滤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通过强化超滤以进一步降低干体质量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影响。方法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34名分为对照组和超滤组。对照组维持常规血液透析及常规超滤。超滤组维持常规血液透析,并持续缓慢增加超滤量,降低干体质量。观察持续28周,比较2组患者干体质量和血压的变化。结果基点处2组患者干体质量基本相同[(64.81±13.26)Kg和(64.49±13.83)Kg,t=0.508,P=0.618],透析前收缩压[(155.12±13.77)mmHg和(155.47±9.92)mmHg,t=0.086,P=0.932](1mmHg=0.133Kpa)及舒张压[(78.59±11.41)mmHg和(78.71±10.96)mmHg,t=0.031,P=0.976]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第28周时,2组患者干体重体质量分别为(65.56±13.75)Kg和(62.22±13.34)Kg,较前下降(0.36±1.12)Kg和(2.27±1.03)Kg,超滤组干体质量低于对照组(t=3.785,P=0.002)。透析前收缩压为(155.29±12.73)mmHg和(139.82±4.14)mmHg,分别和较前下降(0.53±4.57)mmHg和(14.29±10.55)mmHg,超滤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t=4.767,P=0.000)。透析前舒张压分别为(79.12±9.84)mmHg和(68.24±3.57)mmHg,分别较前下降(0.53±4.57)mmHg和(9.00±9.46)mmHg,超滤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t=4.298,P=0.000)。结论通过强化超滤降低干体质量,有利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 邓英辉 王君梅 林娜 贾强关键词:血液透析 超滤 血压 Seminar教学法在血液净化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观察Seminar教学法运用于血液净化学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年至2018年7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62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理论考试得分分别为(79.33±10.55)、(86.78±8.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1,P=0.004);对照组与观察组病例分析得分为(75.93±10.93)、(83.44±7.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8,P=0.003)。对问卷调查的各项目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Seminar教学法进可以明显提高血液净化学的临床教学效果。 邓英辉 林娜 李银平 吴雷云 刘华关键词:SEMINAR教学法 血液净化 临床教学 慢性肾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住院的CKD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分析PAH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2021年11月1日,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CKD患者PAH的危险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KD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 570例CKD患者中发生PAH的患者52例,PAH发生率为9.12%。在52例PAH患者中轻度22例(42.31%),中度25例(48.08%),重度5例(9.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6,95%CI:1.008~1.063,P=0.010)、合并慢性心脏基础疾病(OR=4.373,95%CI:2.271~8.423,P<0.001)、血红蛋白低于110g/L(OR=2.218,95%CI:1.024~4.801,P=0.043)为CKD患者出现PAH的危险因素。对570例患者进行平均27.3个月的随访,死亡67例(11.7%),失访113例(19.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合并PAH的CKD组生存率比非PAH组降低(Log-rank,χ^(2)=7.089,P=0.009),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高龄(HR=2.502,95%CI:1.354~4.621,P=0.003)和贫血(HR=2.486,95%CI:1.397~4.423,P=0.002)为CK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KD 1~5期患者PAH发生率为9.12%,年龄、合并慢性心脏基础疾病、低血红蛋白为CKD患者出现PAH的危险因素,PAH组生存率比非PAH组低,高龄和贫血为CK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文 贾林沛 董星彤 付文静 林娜 张爱华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慢性肾脏病 具有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史的健康子女胰岛素抵抗及早期肾损害与遗传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观察具有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史的健康子女合并胰岛素抵抗及微量白蛋白尿的情况,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因素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 方法 随机选择有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史的健康子女69例作为研究组,无遗传史的健康子女37例作为对照组,留取12 h过夜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及进行生化检查. 结果 有高血压遗传史的健康子女血三酰甘油、血胆固醇、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分别为(1.07±0.65) mmol/L、(4.83±0.78) mmol/L、(5.27±0.73)mmol/L、(10.63±3.21) mIU/L、(45.6±29.5) μg/min,均分别高于对照组(0.79±0.52) mmol/L、(4.48±0.63) mmol/L、(4.94±0.85) mmol/L、(7.72±3.35) mIU/L、(18.6±11.7) μ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9、2.348、2.093、4.381、5.337,均P<0.05). 结论 因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史的健康子女在血压升高之前,已出现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易出现早期肾损害,提示遗传因素本身就是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 刘华 林娜关键词:高血压 疾病遗传易感性 胰岛素抗药性 年龄对2~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估2~4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年龄和肾脏结局的相关性及不同病因的肾脏疾病中年龄对CKD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470例2~4期CKD患者。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不同年龄组间CKD结局的差异。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CK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调整两个年龄组CKD结局危险因素的基线差异。结果470例患者中,观察到39例终末期肾病(ESRD)事件(均开始透析)和51例死亡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P=0.039)及Cox回归单因素生存分析(P=0.043)均显示,<60岁是CKD患者进展为ESRD的危险因素。在多因素Cox回归中,年龄仍然是CKD患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比0.386,95%CI:0.163~0.916;P=0.031)。对于不同病因的肾脏疾病,高血压肾损害(P=0.024)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0.047)患者中,<60岁患者的ESRD累积发病率高于≥60岁患者。<60岁和≥60岁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结论2~4期CKD的老年患者的ESRD风险低于年轻患者。这一发现有助于肾科医生和决策者优化老年CKD患者的管理。 董星彤 庞琦 林娜 李文 付文静 张爱华关键词:慢性肾疾病 年龄因素 免疫指标阳性的不典型膜性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比较免疫指标阳性的不典型膜性肾病(AMN)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以助于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9月肾内科住院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其中肾穿刺病理诊断为AMN伴抗核抗体(ANA)等免疫指标阳性的患者28例(AMN组),肾穿刺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的IMN患者123例(IMN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肾脏病理学结果。结果免疫指标阳性的AMN组患者和IMN患者比较,AMN组发病年龄轻,女性比例高,镜下血尿明显,补体C3、C4降低,伴有白细胞计数降低等血液系统异常,免疫荧光包含C1q的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比例升高,IMN患者PLA2R阳性比例高。结论免疫指标阳性的不典型膜性肾病,病理类型类似于Ⅴ型狼疮,临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等免疫指标阳性率高,病理免疫荧光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特别伴有“满堂亮”,高度提示狼疮性肾炎,应早期给予积极治疗。 刘华 贾强 董星彤 李文 李银平 林娜 付文静 张爱华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 免疫指标 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动态变化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动态变化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132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7天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6水平,采用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检测血清PCT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估。随访28d,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39例和存活组93例,比较2组第1、3、7天血清IL-6和PCT水平,分析血清IL-6和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第1、3天血清IL-6[(92.37±10.53)、(87.12±11.05)ng/L]和PCT[(10.35±5.93)、(9.28±5.62)μg/L]水平与存活组[(89.52±11.28)、(83.16±10.57)ng/L,(10.21±4.62)、(7.52±4.83)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血清IL-6[(87.01±12.63)ng/L]和PCT[(9.19±4.56)μg/L]水平高于存活组[(67.34±11.07)ng/L、(2.36±1.28)μg/L](P<0.01);存活组第7天血清IL-6和PCT水平明显低于第1天(P<0.05),死亡组第7天血清IL-6和PCT水平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血清IL-6和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31,P=0.031;r=0.526,P=0.025)。结论 PCT和IL-6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评估意义,IL-6和PCT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李银平 贾强 付文静 林娜 范振兴 李静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老年 服用利伐沙班是冠心病或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急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观察本院首次服用利伐沙班的冠心病或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出现急性肾脏病(acute kidney disease and disorders,AKD)的风险。方法:应用医院数据库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筛选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因冠心病和非瓣膜性房颤首次服用利伐沙班超过3个月并且在3个月内复查了血肌酐的患者279例,为利伐沙班组;同时筛选出同期就诊于本院的冠心病或非瓣膜性房颤未服用利伐沙班的患者31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AKD的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AK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利伐沙班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肌酐及尿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伐沙班组AKD的发生率为4.30%(12/279),同期对照组AKD发生率为1.26%(4/317),两组患者的相对危险度(RR)为3.40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服用利伐沙班为冠心病和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AKD的危险因素(OR=3.500,95%CI 1.115~10.988,P=0.032),高龄(≥75岁,OR=1.166,95%CI 1.012~1.343,P=0.033)和合并有糖尿病(OR=34.261,95%CI 1.639~716.326,P=0.023)为服用利伐沙班患者发生AKD的危险因素。结论:因冠心病和非瓣膜性房颤首次服用利伐沙班患者AKD的发生率为4.30%。服用利伐沙班是冠心病和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AKD的危险因素,高龄和合并有糖尿病则为服用利伐沙班患者出现AKD的危险因素。 李文 董星彤 贾强 付文静 林娜 刘华 张爱华关键词:冠心病 利伐沙班 医学留学生肾科见习带教探讨 被引量:6 2016年 首都医科大学于2006年成立国际学院,致力于海外留学生的国际化教育,以适应教育日益国际化的需求。国际留学生由于来自不同国家,英语口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中文口语交流均存在较大障碍,且带教教师英语口语交流普遍不够流畅,在留学生的肾内科全英文见习带教过程中,以PBL教学方法为主,根据留学生的语言、文化特点及学习思维方式制定见习计划,选择中文口语好的1-2个学生进行主问诊,并作为患者与其他学生之间交流的翻译,带教教师负责提示、补充并纠正查体手法,最后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及总结。主要教学目的为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带教教师不断加强自身英语口语水平,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临床医学人才。但由于留学生与带教教师及患者之间交流存在一定障碍,且个别学生临床学习缺乏主动性,均不利于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付文静 邓英辉 林娜 刘华 吴雷云 贾强关键词:留学生 临床见习 肾脏病 P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