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青
- 作品数:57 被引量:166H指数:7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具备更多的优点,如3D立体视野、精准、灵活、减少震颤等。近些年随着机器人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其用于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各方面研究也更为深入。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更加精准及个体化治疗的思考。
- 余璐杨林青
-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机器人手术系统
- 巨大卵巢甲状腺肿、胸腹腔积液伴糖抗原125显著升高一例被引量:2
- 2021年
- 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ii,SO)发病率较低,占卵巢畸胎瘤的5%~15%,巨大SO、胸腹腔积液伴糖抗原125升高者罕见,其诊断和治疗尚无完善的临床治疗指南。SO患者的MRI呈"黑珍珠"样表现,手术方式可选择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可确诊,预后大多良好。
- 丁梦楠杨林青张玉英徐静
- 关键词:卵巢甲状腺肿
- 晚期子宫颈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 2023年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是近年来针对实体肿瘤的一种新兴的免疫疗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靶向性。子宫颈癌本身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是一种适合免疫治疗的实体肿瘤,目前研究认为TIL疗法可以使晚期子宫颈癌的治疗出现新的突破。文章就晚期子宫颈癌TIL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高妮杨林青徐静
- 关键词:宫颈肿瘤免疫疗法淋巴细胞肿瘤浸润预后
- 染色体正常性腺母细胞瘤1例
- 2022年
-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32岁,因“卵巢无性细胞瘤术后3年,发现盆腔包块1月余”于2020年6月22日收入院。患者7年前出现月经稀发,量少,外院诊断为卵巢早衰,3年前因“右卵巢无性细胞瘤”于外院行保留生育功能分期手术,病理结果回报:符合卵巢无性细胞瘤。术后患者无月经来潮,未行放化疗,定期复查彩超和肿瘤标志物,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18天前行彩超提示:子宫小,约3.3 cm×2.8 cm×2.2 cm,左卵巢低回声包块大小约3.3 cm×2.0 cm×1.7 cm,边界清楚,内回声不均,可及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55。
- 陈亚楠杨林青李泽武郭加丽杨爱军
- 关键词:病例摘要月经来潮月经稀发定期复查盆腔包块
- uPA、VEGF和微血管密度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ovarian germ cell tumor,MOGCT)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3例MOGCT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uPA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标记CD34肿瘤新生血管,计算MVD。结果:uPA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及MVD值在MOGCT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病理类型、不同腹腔积液程度、有无网膜转移、有无肝转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PA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表达强度及MVD值在不同FIGO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uPA蛋白阳性表达者的生存期较阴性表达者明显缩短,uPA与MOGCT的总生存期有关(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提示,uPA蛋白表达越强、MVD值越高患者预后越差,二者可影响患者的生存期。结论:uPA,VEGF的表达及MVD值与MOGCT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uPA和MVD可作为判断MOGCT的预后指标。
- 王靖雯刘涛王伟杨林青程建新
- 关键词:卵巢肿瘤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微血管密度
- 针刺合谷穴用于第二产程催产、镇痛被引量:18
- 2002年
- 18 1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针刺组 88例 ,宫口开全后针刺合谷穴位 ,对照组 93例 ,宫口开全后 ,等待自然分娩。观察两组第二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及产后出血量。结果发现针刺组第二产程时间短 ,疼痛较轻 ,产后出血量少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 王丽霞杨林青张利平
- 关键词:催产镇痛合谷穴第二产程出血量针刺治疗
- 巨大胎儿预测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巨大胎儿的预测方法。方法 测量408例足月孕妇的宫高,计算以不同的宫高作为截断值筛选巨大胎儿的灵敏度、特异度,选取最优截断值。宫高≥最优截断值者176例,行B超检查,测量胎儿腹围(AC)、小脑横径(CD)、双顶径(BPD),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相关分析,经二元线性回归推导出以AC、CD预测胎儿体重(FW)的方程式。应用560例进行临床验证。结果 宫高37cm为筛选巨大胎儿的最优截断值,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9%、66.7%。宫高≥37cm者,AC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最好,CD次之,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84 54(P<0.001)、0.221 52(P<0.05);以AC、CD预测(FW=269.6×AC+438.4×CD-7642.8).r=0.67(P<0.001)。经560例临床验证,预测巨大胎儿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92.2%。预测体重与实际体重的符合率为82.7%。结论 以宫高初步筛选、再以B超测量胎儿AC、CD预测巨大胎儿,方法简便,且较准确,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高永花王廷涛杨林青孟皓
- 关键词:巨大胎儿出生体重产前检查超声波
-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的诊断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的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9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1例ISM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其诊断学特征。结果患者女性,34岁,经期延长半年余,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于外院行宫颈癌筛查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33阳性,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示非典型腺细胞,不能明确意义。妇科检查见宫颈膨大,质硬,直径约3 cm×4 cm;全腹部CT平扫提示宫颈占位性病变;宫颈活检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癌;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ISMC,大小2 cm×2 cm×1 cm,癌侵及宫颈管壁近全层,并累及神经,脉管内查见癌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P16(+),P63(+),细胞角蛋白5/6(CK5/6)(+),CK7(+),细胞核增殖相关指数(Ki-67)(+,>75%)),最终确诊为ISMC。结论ISMC易误诊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可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别。
- 刘迎尹嫚杨林青王云飞
- 关键词:宫颈肿瘤
- 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00年
-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无保护性交 3d内就诊、要求采用补救措施以防意外妊娠的健康妇女 35 2例 ,空腹口服米非司酮 10mg ,每日 1次 ,连服 3次。结果 实际妊娠 2例 ,显著低于预期妊娠的2 9.81%例 (P <0 .0 0 1) ,避孕有效率为 93.3%。副反应发生率为 2 0 .5 % ,均能耐受 ,少许阴道流血发生率为 8.0 % ,月经延迟发生率 2 4.7%。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 ,安全、有效、经济、简便。
- 高永花李秀萍杨林青
- 关键词:紧急避孕米非司酮临床效果观察
- 银纳米线与BSA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主要研究了粒径为60nm的银纳米线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对反应体系进行了光谱学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银纳米线溶液浓度的增加,反应体系的紫外吸收峰强度增大.但是,荧光强度却明显猝灭.由荧光结果可以得知银纳米线和BSA的相互作用过程是静态猝灭;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银纳米线对蛋白质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影响.由变温荧光实验结果还可获得银纳米线与B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以及吉布斯自由能变.由热力学数据可知银纳米与牛血清白蛋白可以自发结合发生反应,且主要结合力为范德华力和氢键.
- 刘雯高硕朱帅杜中玉毛旭艳姜靓杨林青徐香玉
- 关键词:银纳米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荧光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