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作品数:7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人工泪液联合性激素治疗绝经后妇女干眼的临床观察 钟凌 于莎 杨敏 余海江新鲜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加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术后角膜上皮愈合、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有2眼复发,复发率为5.26%。结论:新鲜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降低了复发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杨敏 钟凌 余海江 于莎关键词:复发性翼状胬肉 羊膜 丝裂霉素 人工泪液联合性激素治疗绝经后妇女干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绝经后妇女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137例绝经后干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1例给予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66例给予人工泪液联合性激素(含雌孕激素、雄激素之复合制剂)治疗,两组均定期随访6~12个月。结果自觉症状的缓解时间(半数患者),对照组31d,观察组44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后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显示有效(增加≥1mm):对照组58例(87.88%),观察组54例(76.06%);显效(增加≥3mm):对照组45例(68.18%),观察组39例(54.9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后泪膜破裂时间检查显示有效(延长≥1s):对照组64例(96.97%),观察组60例(84.51%);显效(延长≥3s):对照组51例(77.27%),观察组41例(57.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后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显示有效(分值减少≥3分):对照组62例(93.94%),观察组57例(80.28%),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人工泪液联合性激素(含雌、孕激素、雄激素之复合制剂)治疗绝经后干眼,其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用人工泪液治疗。 钟凌 于莎 杨敏 余海江关键词:绝经后妇女 干眼 人工泪液 性激素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96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凡房角开放1/4象限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52只眼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0个月。结果术后两组早期视力差异无显著性,6个月后因眼压较高引起视力下降者,观察组5只眼,对照组8只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20mmHg(1kPa=7.5mmHg),观察组38只眼,对照组46只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前房角粘连个象限以下者,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和联合小梁切除术手术效果相当。 钟凌 李桦 杨敏 余海江 徐万柏 于莎关键词:白内障 小梁切除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 前房冲洗联合尿激酶治疗严重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前房冲洗术联合尿激酶治疗严重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3年来我科收治的严重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57例(56眼),随机分为A组29例(29)眼)、B组28例(28眼),A组采用先前房注入尿激酶再行前房冲洗的方法,B组行单纯前房冲洗术。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眼压情况。结果:A组术中干净清除血凝块29眼(100%),术中出血5眼(17.24%),无虹膜损伤,术后第一天矫正视力≥0.5有24眼,眼压≥21 mmHg者4眼(13.79%);B组术中仍有少量血凝块4眼(14.29%),术中出血4眼(14.29%),虹膜损伤1眼(3.57%),术后第一天矫正视力≥0.5有16眼,眼压≥21 mm Hg者8眼(28.57%)。B组术后仍有少量血凝块者加用药物治疗后吸收,两组病例中高眼压均加用药物控制正常,一周时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房冲洗术前先使用尿激酶治疗严重外伤性前房积血是一种操作更安全,更有效的手术方法。 杨敏关键词:前房积血 手术 尿激酶 外路显微镜直视下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显微镜直视下经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8例(38眼),术前在三面镜下检查裂孔位置、大小及脱离范围;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裂孔及变性区定位,放出视网膜下液,在裂孔及周围行视网膜冷凝,作硅胶垫压及环扎带。最后顶起硅胶垫压块,证实裂孔位于巩膜脊前坡上,视裂孔位置及眼压情况,玻璃体腔内注入C3F8。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葡萄膜反应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视网膜裂孔封闭36眼(94.74%),视网膜完全复位34眼(89.47%),视网膜下积液2眼(5.26%),于7~10d吸收。有2眼术后发现垫压嵴偏离视网膜裂孔,经再次手术调整后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提高28眼(73.68%)。结论:显微镜直视下经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手术效果良好。 杨敏 钟凌 余海江 于莎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显微镜手术 手术源性干眼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2010年 作为干眼的特殊类型,手术源性干眼可发生于各种眼科手术甚至全身手术后。发病原因通常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损伤了维持泪膜生理功能的正常结构,术后炎症反应引起角膜上皮微绒毛损伤从而影响泪膜涂布。此外,围手术期不恰当使用具有角结膜上皮细胞毒性的药物也是引起手术源性干眼重要原因之一。手术源性干眼与传统的干眼相比,具有自身特点,术后出现时间早,严重者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临床医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刘盛春 钟凌 杨敏关键词:干眼 泪膜 手术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