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志刚

杨志刚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癌
  • 3篇结肠癌细胞
  • 3篇癌细胞
  • 3篇肠癌
  • 3篇肠癌细胞
  • 2篇药物
  • 2篇药物化学
  • 2篇体外
  • 2篇体外细胞
  • 2篇外治
  • 2篇萎缩性
  • 2篇萎缩性胃炎
  • 2篇胃炎
  • 2篇抗癌
  • 2篇抗癌作用
  • 2篇苦参
  • 1篇液质联用
  • 1篇液质联用技术

机构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银川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杨志刚
  • 3篇雷小宁
  • 3篇马学琴
  • 2篇党毓起
  • 2篇尤敏
  • 2篇贾孟辉
  • 2篇和晓春
  • 2篇冯彩琴
  • 2篇贺晓慧
  • 2篇牛卫东
  • 1篇马晓东
  • 1篇李涛
  • 1篇祁忠俊
  • 1篇祁志俊

传媒

  • 2篇四川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11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O-苦参酮在制备治疗结肠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2'‑O‑苦参酮在制备治疗结肠癌药物中的用途。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在体外细胞给予1μM/mL~256μM/mL的浓度范围内,2'‑O‑苦参酮可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证实2'‑O‑苦参酮具有抗癌作用,能够用...
马学琴杨志刚王玫马金贵
苦参醇I用于制备治疗结肠癌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苦参醇I在制备治疗结肠癌药物中的用途。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在体外细胞给予1μM/mL~256μM/mL的浓度范围内,苦参醇I可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证实苦参醇I具有抗癌作用,能够用于结肠癌的治疗。
马学琴何新敏王玫杨志刚
中药穴位发泡疗法外治萎缩性胃炎60例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发泡疗法外治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对两组临床症状、胃镜、病检和Hp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胃镜、病检和Hp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发泡疗法能够缓解症状、并能积极有效地干预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进程。
贾孟辉马晓东冯彩琴贺晓慧党毓起雷小宁牛卫东尤敏和晓春杨志刚祁志俊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对60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配合中药汤剂及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传统疗法对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有重要作用。
雷小宁杨志刚李涛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一种基于外泌体亲和色谱技术筛选中药抗结肠癌活性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外泌体亲和色谱技术筛选中药抗结肠癌活性成分的方法,属于药物筛选技术领域。该方法第一步,使用戊二醛在氨基二氧化硅上加入醛基,再与来源于癌细胞的外泌体共孵育,再以赖氨酸封闭多余醛基,形成外泌体亲和色谱载体...
马学琴杨志刚陈国宁王玫马金贵
中药穴位发泡疗法外治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发泡疗法外治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对照,对两组临床症状、胃镜、病检和Hp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胃镜、病检和Hp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发泡疗法能够缓解症状、并能积极有效地干预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进程。
王艳梅冯彩琴贾孟辉贺晓慧党毓起雷小宁牛卫东尤敏和晓春杨志刚祁忠俊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