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华

作品数:9 被引量:9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5篇肾病
  • 5篇糖尿病肾病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细胞
  • 2篇血管细胞黏附...
  • 2篇预后
  • 2篇黏附分子
  • 2篇细胞黏附分子
  • 2篇病患
  • 1篇胆红素
  • 1篇心病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白蛋白
  • 1篇血清胆红素
  • 1篇血液

机构

  • 8篇南通大学附属...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9篇杨小华
  • 7篇严冲
  • 6篇韩晓骏
  • 4篇王德琴
  • 4篇苏如婷
  • 4篇周永华
  • 2篇王姝琴
  • 2篇李小飞
  • 1篇马林
  • 1篇席巍
  • 1篇丁宏胜
  • 1篇陈宇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7
2012年
目的:观察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生存率,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预后。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75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随访和分析,其中36例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39例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结果:在各组指标均衡可比的基础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通量血液透析组明显高于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均P<0.05),两组间1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5.16%vs91.31%,P>0.05),而3年生存率低通量血液透析组明显低于高通量血液透析组(33.62%vs65.25%,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减少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杨小华韩晓骏严冲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生存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及预后评估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变化,探讨与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5年10月DKA住院病人观察组入院次日分别检测TT3、TT4、FT3、FT4、TSH、rT3,并取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非甲状腺疾病的病人作对照组。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的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TT3、TT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T3反而升高(P<0.05)。观察组中,死亡组TT3、TT4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rT3反而高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中治疗前TT3、TT4显著低于治疗后(P<0.05),rT3反而高于治疗后(P<0.05)。结论:DKA患者体内TT3、TT4水平下降、rT3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
周永华韩晓骏严冲苏如婷李小飞杨小华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激素
D-二聚体、胱抑素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血清胱抑素C(Cys 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24小时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32例,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2例;另选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中血D-D、血清Cys C,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四组血清D-D、Cys C、UAE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EDN组和CDN组的血清D-D、Cys C、UAER均显著高于SDM组和对照组(P<0.01),CDN组的血清D-D、Cys C、UAER又显著高于EDN组(P<0.01)。采用直线回归分析D-D、Cys C与UAER的关系,结果D-D、Cys C与UAER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2和0.786。结论血浆D-D、血清Cys C水平随着DN的发展而逐渐升高,两者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王德琴严冲韩晓骏苏如婷杨小华
关键词:D-二聚体胱抑素C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血脂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初探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kidney disease,DKD)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913例T2DM患者,根据微量白蛋白尿的有无,分为非DKD组和DKD组,并以184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观察DKD的患病率,各组血清胆红素及血脂的差异,并对DKD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2DM患者DKD的患病率为35.71%(326/913)。DKD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明显低于非DKD组(P<0.01或P<0.05)。DKD组的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明显高于非DKD组(P<0.01),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cholesterol tota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DKD组与非DK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DKD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TG、LDL和糖尿病病程为T2DM患者D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P<0.05),而间接胆红素为DKD的保护性因子(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LDL与间接胆红素呈负相关(r=-0.146,P<0.01)。结论:糖尿病早期采取积极的抗氧化与调脂治疗对防止DK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且抗氧化与调脂治疗互为有利。
陈宇韩晓骏周永华苏如婷严冲李小飞杨小华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胆红素血脂氧化应激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脑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临床短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脑病的疗效,初步探讨糖尿病脑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80例糖尿病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口服降糖药组和胰岛素治疗组,两组均予以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作为基础治疗,胰岛素治疗组皮下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组口服阿卡波糖和或二甲双胍,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口服降糖药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胰岛素治疗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短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提示胰岛素对改善患者神经细胞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杨小华韩晓骏严冲
关键词:糖尿病脑病胰岛素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B型脑钠肽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事件危险分层中的价值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在T2DM合并冠心病(CHD)危险分层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2DM合并CHD患者(T2DM+CHD组)64例和T2DM未合并CHD患者(T2DM组)64例,进一步将T2DM+CHD组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检测各组BNP、sVCAM-1等指标水平。结果与T2DM组相比,T2DM+CHD组血清BNP、sVCAM-1水平升高,且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sVCAM-1与HbA1c呈正相关,且BNP与sVCAM-1呈正相关(r=0.376,P<0.05;r=0.652,P<0.05;r=0.309,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bA1c、TC、LDL-C、BNP和sVCAM-1是T2DM合并CH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联合检测血清BNP、sVCAM-1水平对T2DM合并CHD危险分层有重要的判断意义,BNP可作为预测T2DM患者心血管病变的标记物。
王德琴周永华丁宏胜韩晓骏严冲苏如婷杨小华王姝琴席巍
关键词:B型脑钠肽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糖尿病冠心病
老年人2型糖尿病肾病多重危险因素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DN)的多重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医师尽早干预。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1Ac)、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SUA)以及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B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分别进行检测和计算,依据微量白蛋白尿的量分为非糖尿病肾病组(NDN)和糖尿病肾病组(DN),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DN组FPG、Hb1Ac、TG、SUA、FINS、病程、MBP、BMI、HOMA-IR均显著高于NDN组(P<0.05)。结论:DM病人尽早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血糖、血脂、血压早期干预,缩短病程,防止DN发生、发展。
周永华杨小华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25-羟维生素D对肥胖孕妇相关慢性炎症抗炎和促炎标记物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对肥胖孕妇相关慢性炎症抗炎和促炎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海安人民医院自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26例孕前肥胖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63例。A组孕16周补充低剂量维生素D(400 IU/d),B组孕16周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1600 IU/d)。两组孕妇均补充3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孕妇25(OH)D水平、维生素D分布情况、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脂联素]、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孕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治疗后,B组25(OH)D水平与维生素D正常比例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WBC、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PLT、CRP、IL-6均降低,脂联素均升高,且B组WBC、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PLT、CRP、IL-6均低于A组,脂联素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比例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A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预防性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能够减轻肥胖孕妇相关慢性炎症反应,改善糖脂代谢功能,减少孕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胡阳王德琴杨小华马林王希培褚敏捷
关键词:孕妇25-羟维生素D炎性因子
小剂量螺内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因子-1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该院肾脏内分泌门诊及住院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32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2例。另选择3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糖尿病组(SDM组、EDN组、CDN组)给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采集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静脉血和24 h尿。检测各组血清中sVCAM-1水平、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等。结果治疗前,血清sVCAM-1水平在SDM组、EDN组及CDN组中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内酯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及UAE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能显著降低DN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及UAER,延缓DN的进展。
王德琴严冲杨小华王姝琴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螺内酯血清白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