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勤科

作品数:371 被引量:5,165H指数:44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9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8篇农业科学
  • 84篇天文地球
  • 4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4篇经济管理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水利工程
  • 7篇生物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11篇土壤
  • 79篇水土
  • 74篇黄土高原
  • 70篇土壤侵蚀
  • 51篇土地利用
  • 46篇水土保持
  • 42篇水土流失
  • 35篇黄土丘陵
  • 34篇遥感
  • 29篇流域
  • 28篇地形
  • 28篇数字高程
  • 28篇坡度
  • 28篇GIS
  • 27篇生态
  • 27篇数字高程模型
  • 27篇小流域
  • 27篇高程模型
  • 27篇DEM
  • 23篇信息系统

机构

  • 204篇中国科学院
  • 16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35篇西北大学
  • 24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长江科学院
  • 7篇湖南农业大学
  • 6篇河南农业大学
  • 5篇澳大利亚联邦...
  • 4篇国家林业局
  • 3篇华北水利水电...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 3篇浙江大学
  • 3篇菏泽学院
  • 3篇西安科技大学
  • 3篇国家测绘地理...
  • 3篇黄河上中游管...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联邦科学与工...
  • 2篇南加州大学

作者

  • 370篇杨勤科
  • 103篇李锐
  • 44篇王春梅
  • 37篇张晓萍
  • 29篇庞国伟
  • 27篇张宏鸣
  • 25篇刘国彬
  • 24篇温仲明
  • 21篇梁伟
  • 19篇郑粉莉
  • 19篇刘咏梅
  • 19篇王飞
  • 16篇焦峰
  • 16篇王雷
  • 13篇龙永清
  • 13篇郭伟玲
  • 12篇姚志宏
  • 10篇孟庆香
  • 9篇刘宝元
  • 9篇李俊

传媒

  • 62篇水土保持通报
  • 56篇水土保持研究
  • 3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6篇水土保持学报
  • 1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干旱地区农业...
  • 8篇山地学报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水利学报
  • 6篇农业机械学报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西北林学院学...
  • 5篇中国水土保持
  • 5篇测绘科学
  • 5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长江科学院院...
  • 3篇中国水利
  • 3篇人民黄河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12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17篇2012
  • 11篇2011
  • 19篇2010
  • 26篇2009
  • 24篇2008
  • 17篇2007
  • 36篇2006
  • 26篇2005
3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被引量:51
2010年
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多种插值方法对黄土高原降雨量和年均温等气象要素进行空间插值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降水量和年均温来说,地统计学方法优于传统的反距离加权插值、多项式插值和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降水量插值以普通克里金方法最优,对于年均温来说,考虑高程影响的简单协克里金方法优于一般的克里金方法和普通协克里金方法。通过空间插值分别得到黄土高原降水量和年均温分布图,黄土高原年均温和降水量均总体分布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态势,界限明显;降水量117~721mm,年均温7.0~14.0℃,黄土高原气候以半湿润-半干旱气候为主,适宜农牧业发展。
孟庆香刘国彬杨勤科
关键词:黄土高原气候要素插值克里金方法
影像分辨率对植被覆盖度提取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研究植被指数以及植被覆盖度演算结果与影像分辨率的关系可以为遥感影像在大、中尺度下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陕西省安塞县的县南沟以及纸坊沟的部分区域作为研究区,对SPOT、MODIS、TM、ALOS、IKONOS五种基本分辨率的影像进行了NDVI的计算并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出植被覆盖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空间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30m分辨率的TM影像无论是在统计结果还是在精度分析中均适用于小流域范围,而500m分辨率的MODIS以及1 000m分辨率的SPOT数据可以在研究区扩大至10 000km2条件下使用。
张婧刘咏梅徐健杨勤科
关键词:NDVI植被覆盖度
等高线曲率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等高线曲率是数字地形分析中重要的地形属性指标之一,基于矢量等高线直接计算等高线曲率,对于量化分析等高线复杂程度,确定合理的DEM分辨率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曲率的数学意义,提出了用圆拟合方法计算单条等高线曲率的算法,并在黄土丘陵区、黄土塬区和东北漫岗丘陵区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等高线比较弯曲或地形比较复杂的地方等高线曲率值较大,而在等高线比较平直或地形比较简单的地方等高线曲率值较小,三个样区取值范围在0.000~1.564rad/m之间;在研究的三个样区,从东北样区、黄土塬区到黄土丘陵区,等高线曲率均值从东北较缓坡丘陵区的0.025rad/m逐渐增大到黄土丘陵沟壑区的0.086rad/m;从等高线曲率图形特征看,其空间分布与地形特征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计算结果合理可信。文章还提出了有待研究解决的若干问题,包括曲率对地形凸凹变化的表达问题和等高线曲率与坡度等地形指标的关系等。
张亮杨勤科兰敏
关键词:数字地形分析等高线曲率
基于分数进制小波变换的分辨率可指定的DEM综合方法被引量:4
2012年
DEM的尺度效应研究需要分辨率连续变化的,空间定位基础一致的DEM数据作为数据源.针对这种需求,本文基于采样定理与分数进制小波变换,探讨了一种由较高分辨率DEM生成较低分辨率DEM的有效综合方法.首先基于采样定理分析了DEM分辨率与最高频率的关系,提出了通过降低DEM有效最高频率获得分辨率指定的DEM的新思路;然后基于该思路,探讨了分数进制小波变换自由精细的时频分解性能,以及对各分解部分的基于能量的阈值处理过程,进而实现了一种分辨率可指定的DEM综合方法;最后,对所指定的分辨率的合理性、空间定位的一致性、所生成DEM的综合效果进行了实验论证,并将所得DEM与由地形图派生的DEM以及由常规方法所得的DEM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王海江杨勤科王春梅郭伟玲
关键词:分辨率频谱
延安示范区土地利用与退耕还林的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以航片等资料为基础,借助遥感影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延安生态建设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特征,并且首次引入退耕指数、退耕弹性系数等指标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评价。揭示了该区各类用地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区域差异以及退耕还林的强度和规模。阐明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退耕还林的关系特点,为区域水土保持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陈国建张晓萍李锐杨勤科
关键词:示范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类型退耕还林工作土地利用变化
国内坡面土壤侵蚀预报模型述评被引量:13
2004年
坡面侵蚀预报模型的研究可加深对土壤侵蚀过程及其机理的认识,为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提供科学支持。我国坡面侵蚀预报模型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利用主要水蚀区径流小区观测资料,基于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SoilLossEquation)建立坡面侵蚀预报统计模型研究;(2)结合黄土高原侵蚀特点,考虑陡坡地浅沟侵蚀,建立坡面侵蚀预报经验模型研究;(3)基于物理成因的坡面侵蚀预报模型研究。根据我国坡面侵蚀产沙的特殊性及地形的复杂性,提出建立我国坡面侵蚀预报模型应加强的研究领域,即浅沟侵蚀过程及机理、坡面薄层水流、细沟水流以及浅沟水流的水流剥离方程、坡面水沙汇集传递关系和陡坡地侵蚀过程模拟等研究。
贾媛媛郑粉莉杨勤科王占礼
关键词:坡面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被引量:44
2012年
生态环境的层次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的难度。确立构建一套合理、科学,在解决同一类问题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众多学者长久以来关注的关键问题。该文以延安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区为实证对象,选取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法和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多方案综合决策支持系统(driving force pressure state impact response framework-multipl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DPSIR-mDSS)对研究区域1999-2009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恢复环境效应进行了评家,结果表明:DPSIR-mDSS模型在构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恢复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时将人类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与环境系统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简化为一对一因果链,评价过程得以分解、简化,且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域生态恢复环境效应实际变化情况一致,能较好的解释研究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恢复环境效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生态恢复环境效应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思路和方法。总体而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但一些新的问题诸如耕地压力、生态需水亏缺等接踵而至,应在今后予以重视。
王兵张光辉刘国彬杨勤科杨艳芬
关键词:生态退耕还林(草)黄土丘陵区
浅论区域水土流失模型设计及参数采集方法被引量:1
2008年
在已有区域试验研究和观测数据、水土流失因子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坡面土壤侵蚀机理对区域水土流失过程进行分析,基于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了区域尺度上水土流失模型设计的初步尝试,并提出了模型所需参数的提取方法及精度要求,本模型在延河流域试运算结果反映了接近现实的土壤侵蚀时空分布趋势和分异。
崔琰李锐杨勤科
关键词:区域水土流失
黄土丘陵区中尺度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环境效应评估被引量:15
2012年
基于DPSIR概念模型,构建中尺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对退耕还林(草)实施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恢复环境效应综合值在退耕还林(草)试验、实施和恢复阶段分别较评价初期增加了30%、43%和56%;环境分项值则减小了6%、20%和22%,社会分项值增加了43%、114%和143%;经济分项值增加了29%、129%和129%。退耕还林(草)、耕地压力、输沙模数和侵蚀性降水量等驱动和压力因子是生态恢复环境响应的敏感指标,退耕还林(草)对生态环境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时期才能被生态环境所响应。
王兵刘国彬张光辉杨勤科杨艳芬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DPSIR模型
小流域土壤水蚀强度生态预测模型及实验模拟——以神木六道沟流域为例被引量:11
2007年
本文以黄土高原陕北神木六道沟流域为例,综合考虑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下垫面因素和土地利用类型,在GIS平台上,进行制图综合生成284个不同的生态单元个体,这些单元体可以划分成83类,而较为重要的有16类,分析、计算了各主要生态单元类型的侵蚀模数;再通过全流域各类生态单元侵蚀模数的组合,模拟了全流域在雨强为2mm/min和1.5mm/min的场降雨土壤水蚀模数。模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预测不同雨强的流域土壤水蚀模数,能体现出流域土壤水蚀强度的空间差异,推得六道沟流域土壤水蚀的严重地段集中在坡度为15°~25°的荒草地、坡地和稀疏灌木草地,而并非是整个流域,这为我们有目的地规划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了依据。
张丽萍张登荣张锐波杨勤科
关键词:土壤水蚀制图综合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