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头
  • 3篇血管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股骨
  • 3篇股骨头
  • 2篇术后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微血管
  • 2篇墨汁灌注
  • 2篇坏死
  • 2篇灌注
  • 1篇刀刺伤
  • 1篇动脉
  • 1篇血性
  • 1篇愈合
  • 1篇诊治
  • 1篇诊治进展
  • 1篇正常膝关节
  • 1篇韧带

机构

  • 8篇解放军白求恩...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通辽市奈曼旗...

作者

  • 10篇杨云龙
  • 5篇张卫平
  • 2篇刘长安
  • 2篇步建立
  • 1篇王洪彬
  • 1篇王学民
  • 1篇张壮岱
  • 1篇冯志军
  • 1篇孙成
  • 1篇尹豫
  • 1篇野战涛
  • 1篇王宇清
  • 1篇常广
  • 1篇欧飞
  • 1篇张虎
  • 1篇刘长安
  • 1篇张卫平

传媒

  • 5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白求恩军医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二级医院外科工作特点被引量:2
2008年
杨云龙步建立
关键词:军队卫生外科外科疾病
处置刀刺伤须防范深部组织损伤的漏诊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刀刺伤后深部组织损伤漏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3例典型刀刺伤导致深部组织损伤漏诊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例均漏诊刀刺伤伤口的深部组织损伤。损伤的器官分别为胫后动脉、横结肠、肋间动脉。漏诊原因是刀刺伤早期症状轻微,隐蔽性强;刺伤后由于患者的活动,掩盖深部组织的损伤;接诊医师经验不足,没有常规进行扩创探查,亦未进一步行医技检查或后送至上一级医院,更没有常规留院观察。结论刀刺伤造成的深部组织损伤容易漏诊,高度重视其危害性、严格遵循诊疗常规进行扩创探查、及时转到上级医院、充分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常规留院观察、加强对首诊医生的技术培训,可以有效减少漏诊的发生。
杨云龙张卫平
关键词:刺伤漏诊肋间动脉
骨水泥对兔股骨头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股骨头内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注入对正常股骨头微循环影响。方法:选用纯种中国大白兔30只,左侧股骨头内注入骨水泥为实验组,右侧为穿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各取10只动物进行墨汁灌注及股骨头标本采集。显微镜下观察骨水泥注射后股骨头内骨水泥一骨组织学形态;每个标本切片取10个低倍视野,对微血管数计数。采用SPSS12.0软件做统计分析。结果:大体观察两组股骨头外形圆而光滑,关节软骨无剥脱及变性;实验组股骨颈断面可见骨水泥嵌入骨小梁之间。骨水泥注入后沿骨小梁间隙浸润,挤占骨小梁间隙内空间,骨水泥与正常骨小梁组织成为一种嵌合状态。实验组术后4周时位于骨小梁间隙内的微血管由于与骨水泥接触密切,数目明显减少,术后8周时开始逐渐恢复,术后12周时明显增多;对照组术后骨小梁间隙内微血管数目无明显变化。结论:骨水泥注入股骨头后由于化学及热烧伤作用,初期对股骨头内骨小梁表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微血管数减少,随着时间的延续,微血管数目恢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也得到了恢复。
杨云龙张卫平刘长安
关键词:骨水泥股骨头微血管墨汁灌注
解剖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术后MRI与正常膝关节MRI比较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解剖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术后的MRI与正常膝关节MRI比较,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能否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3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手术组),行解剖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按照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观察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术前及术后常规检查MRI(3.0TGE,4 mm层厚),前叉韧带信号评定及进行Blumensaat角、矢状位ACL角、PCL角、PCL指数测定、胫骨前移测定与30例正常膝关节(正常组)MRI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伸屈活动度正常,前抽屉试验均阴性。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3例,Ⅱ度阳性1例;轴移试验阳性3例。术后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前交叉韧带信号按Rak's方法评定:其中1级为27例(优),2级为3例(中)。ACL角手术组术前、术后与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与正常组Blumensaat角、PCL指数、胫骨前移均较术前降低(P<0.05),手术组术后与正常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正常组PCL夹角均较术前增大(P<0.05),手术组术后PCL夹角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通过解剖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术前、术后MRI与正常MRI比较,说明解剖型前交叉韧带重建能够很好恢复膝关节前后向及旋转稳定性。
张壮岱金社辉冯志军野战涛杨云龙张虎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PMMA局部注射对兔股骨头正常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动物实验研究分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注入股骨头后骨水泥-骨组织形态。了解股骨头穿刺术及股骨头内骨水泥注入对正常股骨头组织的组织学影响,从而探索在股骨头内注入骨水泥治疗Ficat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安全...
杨云龙
关键词:破骨细胞微血管墨汁灌注
文献传递
石骨症1例报告
2010年
1病例介绍患者,男,30岁。左侧下肢疼痛、麻木、发凉2个月,于2010年2月5日入院。查体:患者脊柱生理弯曲存在,上腰段压痛,无放射。腰椎活动度正常。直腿抬高试验双侧80°。加强试验阴性。双侧下肢肌力V级,肌力正常。皮肤感觉无迟钝。双侧搭腿试验阴性。胫骨结节上20cm处大腿周径相同。胫骨结节下10cm小腿周径相同。
王学民欧飞杨云龙张卫平刘长安
关键词:石骨症病例报告
降钙素原在诊断骨科内置物术后感染性发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ealeitonin,PCT)在诊断骨科内置物术后感染性发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骨科内置物术后发热患者56例,按诊断标准分为非感染发热组32例和感染发热组24例,均于术后发热当天及发热第3天采血查C反应蛋白(CRP)及PCT水平,并对CRP及PCT诊断术后感染性发热的真实性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发热当天和发热第3天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0.25 ng/L为临界值,发热当天及发热第3天血清PCT诊断术后感染性发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CRP高。结论 PCT在鉴别骨科内置物术后发热性质方面较CPR更具有临床价值。
步建立杨云龙孙成尹豫王宇清张卫平刘长安薛宏源
关键词:降钙素C反应蛋白发热外科手术
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治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由Freiberg在1914年首次报道,故又称Freiberg病,迄今命名仍沿用跖骨头骨软骨病、跖骨头无菌性坏死等[1-3]。本病好发于10~20岁青少年女性,多见于需久站工作的护士、酒店员工、纺织工人等[4]。常侵犯第2跖骨头远端,偶有第3、4跖骨头受侵犯。
杨云龙张卫平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手部骨折56例采用不同类型微型钢板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5~2.5个月,无骨不连、畸形愈合。手部功能恢复(TMP系统评定)情况:优42例(75.0%),良9例(16.1%),可5例(8.9%),优良率91.1%。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方法简单,复位准确,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手部功能恢复,有效地防止手部骨折的骨不连及畸形愈合。
王洪彬张卫平杨云龙常广
关键词:内固定器骨折伤口愈合手术后并发症
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内成形术的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杨云龙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