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晓萍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隐球菌
  • 2篇隐球菌病
  • 2篇皮肤溃疡
  • 2篇球菌病
  • 2篇细胞
  • 2篇菌病
  • 2篇溃疡
  • 2篇骨髓炎
  • 2篇播散
  • 2篇播散性
  • 2篇播散性隐球菌...
  • 1篇大疱
  • 1篇大疱性
  • 1篇大疱性皮病
  • 1篇新型隐球菌
  • 1篇真菌
  • 1篇真菌孢子
  • 1篇脂溢性
  • 1篇脂溢性角化
  • 1篇脂溢性角化病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四川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6篇杜晓萍
  • 4篇王琳
  • 3篇周光平
  • 2篇彭雪梅
  • 2篇李薇
  • 2篇李薇
  • 2篇代亚林
  • 2篇路永红
  • 2篇郭生红
  • 2篇袁长婷
  • 2篇冉玉平
  • 2篇刘宏杰
  • 2篇廖万清
  • 2篇熊琳
  • 2篇李志瑜
  • 2篇郭在培
  • 2篇刘卫平
  • 2篇罗琼
  • 2篇李俸媛

传媒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15例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4年1月-2011年12月诊治的15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6例,女9例;儿童型5例,成人型10例;皮损初始部位:面部4例,口腔黏膜及双下肢各3例;累及躯干和四肢12例,14例临床表现为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水疱,6例水疱呈环形或半环形排列。皮损组织病理均见表皮及复层鳞状上皮下水疱或裂隙,直接免疫荧光均表现为基底膜带线状IgA沉积。13例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皮损均控制;2例予氨苯砜治疗,均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的皮损以口腔黏膜、面部及下肢首发居多,好发于躯干和四肢,临床表现为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水疱,呈孤立、环形和/或半环形排列;组织病理可见表皮或复层鳞状上皮下水疱或裂隙,直接免疫荧光示基底膜带线状IgA沉积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治疗上可选用氨苯砜、糖皮质激素和磺胺类药物等。
郭生红Sanjaya Shakya李薇王琳杜晓萍
关键词:线状IGA大疱性皮病
表现为皮肤溃疡和骨髓炎的播散性隐球菌病一例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报告一例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和治疗结果。方法和结果患者女,33岁。1年前上臂、肩、臀及大腿长结节,此间怀孕并早产。产后半个月新发结节泛发全身。3个月前诊断为“血源播散性肺结核”,但抗结核治疗无效。体检发现面部、牙龈、躯干、臀部及四肢共39个结节和溃疡,左胫、腓骨骨质破坏及窦道。脓涂片及病理活检见脓液和坏死组织内有大量真菌孢子,培养酵母样菌落生长,尿素酶及咖啡酸试验阳性。经API酵母菌反应条和血清学鉴定为新生隐球菌血清型A。将菌种接种于大小鼠后发现脑、肺、肝等易受累。临床分离株核糖体内转录间隔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为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停抗结核药,用抗真菌药治疗。强化段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维持段口服伊曲康唑。局部用两性霉素B。30d后结节消失,200d后溃疡和窦道全部愈合,277d时停抗真菌药,患者痊愈。
冉玉平熊琳罗琼李薇代亚林李志瑜杜晓萍路永红周光平彭雪梅袁长婷廖万清
关键词:播散性隐球菌病皮肤溃疡骨髓炎新型隐球菌抗真菌治疗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1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CFB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16例CFBP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及治疗。结果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37.8岁,平均病程10.56年,发病年龄3~52岁;7例有家族史。皮损好发于腹股沟、腋窝、肛周,泛发者1例;表现为在红斑/外观正常皮肤上出现水疱或丘疹伴糜烂渗液,呈扁平柔软、湿润增殖面;1例合并银屑病。组织病理学检查16例均见棘层松解如倒塌砖墙样,11例伴角化过度、松解上方灶性角化不全,13例见角化不良细胞,9例角质层/棘层上部见圆体,5例见谷粒,12例见棘层松解边缘棘层肥厚及表皮突延长;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均阴性。口服小剂量强的松等治疗约2周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但易反复。结论本病病程长,43.75%有阳性家族史,临床易误诊为湿疹或增殖型天疱疮,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倒塌砖墙样棘层松解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为阴性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但缺乏有效治疗。
郭生红李薇Sanjaya Shakya王琳杜晓萍
关键词: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Ber EP4与EMA染色在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观察BerEP4和EMA染色在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erEP4和EMA在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鳞状细胞癌、光线性角化病、Bowen病、脂溢性角化病、寻常疣和基底鳞状细胞癌皮损肿瘤成分及周围组织、皮肤附属腺体中的表达。结果所有基底细胞上皮瘤和基底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呈BerEP4阳性,而鳞状细胞癌、光线性角化病、Bowen病、脂溢性角化病和寻常疣呈BerEP4阴性;多数鳞状细胞癌、Bowen病和部分光线性角化病肿瘤细胞及病变区域呈EMA阳性,而基底细胞上皮瘤、基底鳞状细胞癌、脂溢性角化病和寻常疣呈EMA阴性。结论联合使用BerEP4和EMA能很好地协助诊断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基底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及一些良性增生性皮肤病。
刘宏杰郭在培刘卫平王琳周光平李俸媛杜晓萍
关键词:上皮皮肤基底细胞EMA脂溢性角化病
皮肤结节性血管炎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CD3+、CD4+和CD8+T细胞和IL-2、IL-4、IL-6及sIL-2R与结节性血管炎患者发病、疾病活跃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及ELISA法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血清IL-2、IL-6及sIL-2R水平,用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皮损组织局部CD3+、CD4+、CD8+T细胞亚群浸润及IL-2、IL-4表达水平。结果活动期结节性血管炎患者血清IL-2、IL-6及sIL-2R水平高于非活动期和正常人对照组;而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与消退期及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病变组织中CD3+、CD4+T细胞和IL-2染色阳性细胞高于正常人对照组;IL-4染色阳性细胞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2为代表的Th1细胞因子可能参与结节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血清及组织浸润IL-2水平与疾病活跃相关。
郭在培刘宏杰刘卫平王琳李俸媛杜晓萍
关键词:TH1/TH2型细胞因子IL-2IL-4IL-6SIL-2R流式细胞仪
表现为皮肤溃疡和骨髓炎的播散性隐球菌病一例研究
2003年
方法和结果 患者女,33岁。1年前上臂、肩、臀及大腿长结节,此间怀孕并早产。产后半个月新发结节泛发全身。3个月前诊断为血源播散性肺结核,但抗结核治疗无效。体检发现面部、牙龈、躯干、臀部及四肢共39个结节和溃疡,左胫、腓骨骨质破坏及窦道。脓涂片及病理活检见脓液和坏死组织内有大量真菌孢子,培养酵母样菌落生长,尿素酶及咖啡酸试验阳性。经API酵母菌反应条和血清学鉴定为新生隐球菌血清型A。将菌种接种于大小鼠后发现脑、肺、肝等易受累。用抗真菌药治疗。强化段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维持段用伊曲康唑。30天后结节消失,200天后溃疡和窦道全部愈合,277天时停抗真菌药、患者痊愈。
冉玉平熊琳罗琼李薇代亚林李志瑜袁长婷杜晓萍彭雪梅路永红廖万清周光平
关键词:皮肤溃疡骨髓炎播散性隐球菌病真菌孢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