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
- 作品数:18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医学检验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6
- 2004年
- 为了配合医学检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对原有课程进行了改革的研究,并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倒"T"字型"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结构模式.通过实践证明,该课程模式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已初见成效.
- 陈芳梅林忠文李进
-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
-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 2014年
-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特点,耍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针对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进行探讨。
- 付晶晶程一波陈芳梅李进程雅芳唐昭
- 关键词:食品工学结合高职
- 一种伊氏锥虫低温冷冻保种新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低温冷冻保种新方法。方法:感染伊氏锥虫小鼠的肝和脾组织分别冻存于-20℃和-80℃低温冰箱7、10、60d,观察复苏后伊氏锥虫的形态、活力及对小鼠的感染力。结果:伊氏锥虫在-20℃和-80℃温度下冻存7、10、60d后,光镜下形态与新鲜组织内虫体一致。随着冻存时间延长虫体活力稍有下降。肝、脾组织-20℃或-80℃冻存60d后虫体活力分别为74.47%,74.43%和74.62%,74.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0℃和-80℃冷藏保存7、10d后接种,小鼠虫血症出现时间均为5d,保存60d者为7d。两种温度,不同时间保存虫体复苏后对小鼠感染成功率和致死率均为100%。结论:不加保护剂直接冷冻受染小鼠肝或脾组织保存伊氏锥虫,不失为一种经济、便捷的保种方法。
- 李进黄亚铭韦海艳张鸿满卢作超
- 关键词:伊氏锥虫低温冷冻感染力
- 广西仙湖实验动物养殖场猕猴病毒感染的监控
- 1995年
- 本文报道广西仙湖实验动物养殖场三代猕猴病毒感染八年来的监控结果,猴B病毒、巨细胞病毒由亲代100%的感染率到子一代和子二代变为阴性。猴痘病毒、麻疹病毒、爱滋病责、反转录D型病毒、T淋巴细胞趋向病毒Ⅰ型、Ⅴ型、甲、乙肝病毒感染保持阴性。对养殖管理系统的工作作了探讨。
- 李进张唯嘉邓品娟曾维铭杨文光
- 关键词:猕猴病毒感染实验动物
- 医学检验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与建设实践的初步探索被引量:3
- 2004年
-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医学技术类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培养医学检验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应用性人才的医学检验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作为全国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我们在一年多来的工作中始终本着“以教学改革促专业建设”的原则,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 陈芳梅李进李继绸熊灏陈芳梅
-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 高职检验专业学生就业流向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笔者对我校2009—2011届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对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今后的工作思路。
- 李进
- 关键词:高职检验专业就业流向
- 从医学检验高职学生专业实习情况调研结果反思课程体系的适应性被引量:3
- 2010年
- 通过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实施试点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情况的调研,了解"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在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能否适应医学检验发展的需要,真正达到"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实现毕业就业岗位零距离"的目标。以此重新审视和反思本课程体系的适应性,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
- 陈芳梅黄艳李进熊灏
- 关键词:课程体系适应性就业导向
- 人体寄生虫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5年
- 科学家早在19世纪已开始掌握了冷冻技术,但直到20世纪液氮(-196℃)的发现和使用才开创了低温生物学的研究历史[1],人体寄生虫的低温保存技术也随即发展起来.人体寄生虫低温保存技术有别于细菌和病毒的低温保存,它既可以保存单细胞也可以保存多细胞,最后达到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生物低温保存过程.保存的样本既有单细胞的原虫也有多细胞的蠕虫,既有从终宿主体内采取的样本,也有从中间宿主采取的样本.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低温保存技术不仅为生物保存带来各种实验研究的方便,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保持生物基因的原始性及对药物研究的影响[2].在整个低温保存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国内外的科学家对各种寄生虫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探讨,并探索了不同的冰冻保护剂和各种低温保存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更为简单而有效并适合于不同条件下使用的保存方法供科学研究使用.为此,有必要对人体寄生虫低温保存技术这一发展过程进行回顾和展望.
- 李进黄亚铭
-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
- 广西野生熊猴肠道致病菌的调查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对42只广西野生熊猴、恒河猴肠道致病菌进行了调查,发现熊猴感染沙门氏菌。经鉴定为O_11(F)群沙门氏菌Ⅲb[1]型。沙门氏菌系人畜共患疾病传染源之一。提示科技工作者在实验中注意自然感染。
- 李进杨萍邓洁卿
- 关键词:肠道致病菌沙门氏菌
- 疟原虫实验课教学的体会
- 2002年
-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共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原虫,均属细胞内寄生(或寄生于人体肝细胞和红细胞内),体积小.
- 李进温坚
- 关键词:疟原虫实验课教学寄生虫教学内容标本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