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 作品数:50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吴阶平医学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10%水合氯醛溶液儿童用药风险防范策略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10%水合氯醛溶液的用药风险防范策略,提高儿童使用该药物的用药安全。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用药错误数据库、问卷调查(医师、护士、药师和患者)及实地考察收集整理10%水合氯醛溶液的失效模式或风险点,按照"HIS、医师处方、药师调配、护士给药及患者用药"不同环节进行分类,并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进行风险优先级数评分,筛选得到各环节优先防范的风险点,分别制定防范策略且加以执行。结果HIS系统无法拦截多科室重复开药;医生处方时因计算错误,导致处方药量错误;药师调配环节发错药(特别是多发);护士不知道水合氯醛是高警示药品;患者用药时因理解或操作错误,服用过量的水合氯醛,为各环节风险优先级数评分最高的风险点。在实施一系列防范措施后,我院未再发生严重水合氯醛用药错误事件。结论对10%水合氯醛溶液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策略,可实现高警示药品全程规范化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 李英史强王晓玲葛文彤
- 关键词:水合氯醛用药错误
- 药师干预儿科重点监控药品磷酸肌酸钠效果评价
- 2023年
- 目的:制定并实施针对儿科重点监控药品磷酸肌酸钠的干预方案,促进其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使用磷酸肌酸钠患儿的病历,抽取300份进行专项点评。针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培训与宣教、加强医嘱审核与用药监护、建立药品领用审批流程进行干预。之后以同样方法抽取2021年5-10月病历300份,对比分析干预前后磷酸肌酸钠的用药情况。结果:药师干预后,全院磷酸肌酸钠的使用率由15.96%下降至4.84%,用药金额从351.65万元下降至134.44万元。35个住院科室中有33个部门的用药金额出现下降,其中16个科室未再使用该药品。磷酸肌酸钠用药合理率由62.33%提高至93.67%(P<0.05)。结论:培训与宣教、加强医嘱审核与用药监护、建立药品领用审批流程等举措能够促进磷酸肌酸钠的合理使用。
- 关玮伟李英史强杜朝阳魏京海
-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儿科合理用药
- 含右美沙芬成分药品说明书的成瘾性提示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我国上市含有右美沙芬成分的药品说明书关于成瘾性提示、国内外关于右美沙芬成瘾性病例文献报道,为右美沙芬临床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含有右美沙芬成分的说明书,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 ubMed数据库中右美沙芬引起成瘾性的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年12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国家药监局”)将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由非处方药转换为处方药管理,同时对11个品名为右美沙芬药品进行了说明书修订,删除“长期服用无成瘾性和耐受性”相关表述。2024年4月30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调整右美沙芬单方制剂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但部分含右美沙芬复方制剂说明书药理作用项下仍标注右美沙芬长期使用无成瘾性。右美沙芬长期服用成瘾性报告共检索到21篇文献,其中国内文献11篇、国外文献10篇,均包含未成年人,多为同伴怂恿诱导,包括明显的戒断症状、欣快感甚至自杀的情况。结论含右美沙芬成分的说明书需要进一步规范,同时需要加强右美沙芬的培训,提高大众对右美沙芬的认知,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
- 刘小会刘小会赵一鸣赵一鸣李英王晓玲吴喜蓉
- 关键词:右美沙芬成瘾滥用未成年
- 联用别嘌醇改善儿童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维持期巯嘌呤相关肝损害的病例系列报告
- 2024年
- 背景巯嘌呤(6-MP)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维持治疗期间的核心药物。作为6-MP中间代谢产物的6-甲基巯基嘌呤(6-MMPN)被认为与6-MP肝毒性密切相关。国外研究表明,联用别嘌醇可能减轻其肝毒性。目的评估别嘌醇与减低剂量的6-MP联用在LBL患儿维持治疗期间能否减轻6-MP肝毒性。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回顾性总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维持治疗期间合并肝功能损害的LBL患儿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肝功能、6-MP相关药物基因等指标,分析联用别嘌醇后肝功能变化、疾病状态及除肝损害外的其他不良反应。主要结局指标肝功能、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达标周数。结果联合别嘌醇前,17例LBL患儿均存在肝功能异常,起始ALT波动在281.5(200.6~618.0)U·L^(-1),AST 118.8(88.2~185.8)U·L^(-1),联用别嘌醇后ALT 32.8(27.7~36.75)U·L^(-1),AST 31.8(23.7~36.8)U·L^(-1)。联用别嘌醇后ALT和AST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6(1,18)周和7(3,11)周。比较联用别嘌醇前后ALT、AS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用别嘌醇前后ANC达标周数占总维持治疗期的比例分别为21.4%和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患儿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结论接受6-MP治疗的LBL患儿维持治疗期间联用别嘌醇可有效减轻其肝毒性,保证了6-MP的连续应用,其不良反应可控,安全有效。
- 张楠楠李英孙豪段彦龙黄爽张梦李楠王晓玲金玲
- 关键词:巯嘌呤别嘌醇肝毒性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性
- 10%水合氯醛溶液儿童用药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 目的:探讨10%水合氯醛溶液的用药风险防范策略,提高儿童使用该药物的用药安全.
方法: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通过文献调研、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用药错误数据库、问卷调查(医师、护士、药师和患者)及实...
- 李英史强王晓玲
- 关键词:儿童用药失效模式
- 儿童应用地高辛用药错误风险点的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调查儿童应用地高辛过程中可能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点。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为考察单位,对地高辛使用流程涉及的医师、护士、药师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涉及的场所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文献检索结果,采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方法分析应用地高辛过程中可能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点,计算风险优先级数(RPN)并由高至低排序。将RPN分值居前的风险点作为儿童应用地高辛过程中可能发生用药错误的高频风险点。结果在医师处方、药品调剂、护士给药及患者用药4个环节中共获得33个风险点。RPN分值的排序结果显示,在医师处方环节,PRN最高的风险点为医院信息系统(HIS)均未对地高辛做特别提示(67.5分);在药品调剂环节,PRN最高的风险点为地高辛小剂量分装均不准确(74.7分);在护士给药环节,PRN最高的风险点为病房药柜均未对地高辛进行避光保存(15.2分);在患者用药环节,PRN最高的风险点为患儿监护人不了解过量服用地高辛的临床表现(47.5分)。结论HIS系统未对地高辛做特别提示、地高辛片剂小剂量分装不准确、地高辛储藏不当、不了解过量服用地高辛的临床表现是儿童使用地高辛过程中可能出现用药错误的高频风险点。
- 蒋妮张旭侍晓萍王晓玲李英季兴
- 关键词:地高辛给药错误
- 照顾者对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注射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后发生局部不良反应的知信行调查
- 2024年
- 目的 调查照顾者对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注射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后发生局部不良反应的知信行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注射室的468例使用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的患儿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共459份,照顾者对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了解情况、态度及护理应对总得分为(116.92±20.84)分。了解情况得分为(53.93±14.31)分,态度得分为(20.58±4.04)分,护理应对得分为(42.40±8.26)分。不同职业类型、患儿就诊类型、患儿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次数对照顾者的了解情况得分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患儿用药时间、患儿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次数对照顾者的态度得分、护理应对得分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职业类型、患儿出现皮肤不良反应次数是照顾者对患儿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了解情况得分的影响因素(P=0.047,P<0.001);患儿用药时间、出现皮肤不良反应次数是照顾者对患儿注射部位产生不良反应的态度得分(P<0.001,P=0.001)、护理应对得分(P=0.003,P=0.003)的影响因素。结论 照顾者对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注射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后发生局部不良反应有一定护理应对能力,但照顾者对相关知识了解有限,护理人员应积极通过口头宣教、科普视频等方式,提高照顾者对患儿用药期间相关护理知识的了解情况与重视程度。
- 周彤邵苗苗李英赵雪丽刘洋陈军梅张英
- 关键词:中枢性性早熟
- 儿童用药错误国内外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了解儿童用药错误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制定我国儿童用药错误指导原则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儿童用药错误国内外最新研究,按照用药错误发生场所统计儿童用药错误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并列举各国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各治疗场所均可发生用药错误,且有各自特点,可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电子医嘱系统、药物标准化、扩大药师的监管作用和加强患儿监护人的用药教育均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结论儿童用药错误现象普遍,各场所均以给药剂量错误较常见,提示应在处方、调剂、给药,及随访监测等方面加强监护。
- 李英刘莹王晓玲
- 关键词:用药错误儿童患者
- 10%水合氯醛溶液儿童用药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 李英史强王晓玲
- 13种儿科常用抗菌药物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13种儿科常用抗菌药物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考察13种儿科常用抗菌药物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的外观、性状、pH和主要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钠、头孢美唑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拉氧头孢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罗培南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0~4 h内其外观、性状、pH和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万古霉素、阿奇霉素、阿米卡星、伏立康唑、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0~8 h内其外观、性状、pH和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钠、头孢美唑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拉氧头孢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罗培南、万古霉素、阿奇霉素、阿米卡星、伏立康唑、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良好。
- 魏霞李英程青卢庆红王晓玲
- 关键词:抗菌药物配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