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琴
- 作品数:48 被引量:57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苦荞SSR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分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构建苦荞遗传连锁图谱,为今后有关苦荞基因组结构、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克隆等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以栽培苦荞‘滇宁一号’和苦荞野生近缘种杂交产生的119份F4代分离材料为作图群体,利用SSR分子标记来构建苦荞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本研究构建的连锁图谱包含15个连锁群,由89个标记组成,其中偏分离的标记有22个,占24.7%,每条连锁群上的标记在2~16之间。连锁群长度在6.9~165.8cM的范围,覆盖基因组860.2cM,总平均长度9.7cM。本研究构建了首张苦荞SSR遗传连锁图谱,为苦荞QTL定位、基因克隆、遗传选育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 杜晓磊张宗文吴斌李艳琴王安虎
- 关键词:SSR分子遗传图谱
- 荞麦mate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多药物和有毒化合物外排家族(multidrug and toxic compound extrusion family,MATE)是生物中5类解毒输出转运蛋白家族之一。作为植物中最大的转运蛋白家族之一,其主要功能为次生代谢物的积累、重金属转运和激素信号转导。通过分析荞麦mate的克隆与表达为MATE型转运蛋白成员在荞麦中的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3′和5′RACE克隆获得荞麦mate全长c DNA序列;利用在线网上工具预测MATE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二级结构及跨膜结构域;选取MEGA软件中的NJ法构建荞麦MATE蛋白的系统发育树以初步推测MATE蛋白在荞麦中的作用方式及功能;荧光定量试验测定mate在荞麦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种子中的相对表达量,并与原花青素含量测定结合进一步验证MATE转运蛋白在荞麦中的功能。【结果】通过RACE克隆获得2条荞麦mate全长c DNA,分别命名为Fett12(Gen Bank Accession No.MG515589)和Femate3(Gen Bank Accession No.MG515590)。通过Ex PASy中的protparam在线分析得到Fett12编码一个含有49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其分子量为53.81 k D,等电点为6.75;Femate3编码一个含有51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分子量为56.12 k D,等电点为6.52。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Fe TT12属于原花青素MATE转运蛋白;Fe MATE3属于柠檬酸盐MATE转运蛋白。将Fe MATE3与其他物种中转运柠檬酸盐的MATE型蛋白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及同源分析,发现其与Al离子胁迫相关的荞麦MATE蛋白Fe MATE2的一致性达到96.33%;同时将Fe TT12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TT1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和同源分析,得到荞麦Fe TT12与其他物种的TT1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极高的同源性,其中与Mn TT12蛋白同源性最高,为77.3%;与拟南芥TT12蛋白同源性最低,为41.5%。进一步研究Fett12的表达特异性与原花青素累积之间的相关性,得到Fett12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异性,且在荞麦叶中的表达量最�
- 常雪玲张宗文李艳琴高佳
- 关键词:MATE荞麦原花青素RACE
- 水杨酸铬(Ⅲ)配合物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水杨酸铬(Ⅲ)配合物{[Cr(Ⅲ)(5-Cl-SA)(en)2]Cl·2H2O·2CH3OH}对肥胖小鼠的减肥效果和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定期称重并收集其粪便;给药9周后,解剖小鼠并测定多项生理生化指标;提取粪便微生物总DNA,PCR扩增16S rDNA V3可变区,并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研究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结果水杨酸铬(Ⅲ)配合物可显著控制小鼠体重增长,且有减肥功效;给药9周后,小鼠各项生理指标均趋于正常。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高脂饲料和受试药物对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影响不大,但对菌群结构影响显著。结论本研究为开发新型减肥药物提供了依据。
- 姚瑛瑛张峰李艳琴李彬春刘斌
- 关键词:肠道菌群营养性肥胖
- 多形拟杆菌α-L-鼠李糖苷酶序列分析与酶学性质被引量:4
- 2017年
- α-L-鼠李糖苷酶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很好的生物催化应用前景。目前,仅16个细菌源GH78家族α-L-鼠李糖苷酶基因被报道,对α-L-鼠李糖苷酶的序列特征与分子催化机制了解尚不完善。人体肠道细菌多形拟杆菌可利用多种多糖与糖苷,其基因组包括6个预测的α-L-鼠李糖苷酶基因,本文集中于连续定位于一个基因座的2个α-L-鼠李糖苷酶基因BtRha78D和BtRha78E,通过研究二者的序列特征和酶学特性旨在确定此基因座的生物学意义。序列分析显示,BtRha78D和BtRha78E的序列组成与长度差异性大,与已发现的α-L-鼠李糖苷酶序列一致性较低,分子进化关系也较远;酶学性质研究表明,BtRha78D和BtRha78E可高效水解底物p NPR,最适p H分别为p H6.0与p H 7.0。BtRha78E在p H 7.5~8.0范围内,仍能保持52%以上的活性。BtRha78D和BtRha78E最适温度为50℃,对pNPR的kcat分别为14.78 s-1和5.48 s-1,Km分别为0.14 mmol/L和0.44 mmol/L,kcat/Km分别为105 600 s-1L/mol和12 500 s-1L/mol。BtRha78D和BtRha78E耐受低浓度(1%)有机溶剂,10%浓度显著降低酶活性,对二甲亚砜具有很好的耐受性,10%浓度下仍能分别保持42%和53%的活性。本研究揭示,α-L-鼠李糖苷酶BtRha78D和BtRha78E间的序列组成与长度差异性很大,具有相同的催化活性而酶学性质却不同,一个包含2个α-L-鼠李糖苷酶基因的基因座可能参与多形拟杆菌降解利用含α-L-鼠李糖基的多糖与糖苷化合物。
- 李彬春吉亚茹李艳琴丁国斌
- 关键词:基因座
- 产过敏素harpin的固氮工程菌的某些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研究了产过敏素harpin的固氮工程菌(Enterobacter cloacae E4)在番茄、烟草叶片上的致过敏能力及该菌所携的双质粒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E4与DH5(pCPP430)致过敏能力的速度和强度基本相同。E4与308R(pCPP430)相比,烟草上它们致过敏能力的速度基本一致,但308R(pCPP430)致过敏能力的强度更强,在番茄叶片上,E4和308R(pCPP430)致过敏能力的速度和强度基本一样。E4所携的双质粒pCPP430和pMC73A在宿主细菌中是不稳定的,在宿主细菌连续繁殖过程中,质粒pCPP430和pMC73A随宿主细菌的繁殖而发生缺失,当连续传代48代时,双质粒的丢失率达100%,而且各含一种质粒的细胞产生的机率基本相同。
- 朱红惠李艳琴赵立平邱晓颖丘明祺
- 关键词:NIFA基因质粒稳定性诱导抗病性
- 可用于基因检测的啤酒发酵液DNA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用玻璃珠法、溶菌酶法、冻融法、氯化苄(phCH2Cl)法提取啤酒发酵液、生产用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K氏酵母、啤酒生产污染细菌(T)、G-细菌(E.coli.DH5α)和G+细菌(BacillusYK-1R)的基因组DNA。溶菌酶法和冻融法对细菌的裂解率为99%~100%,对酵母的裂解率只有15%~28%;玻璃珠法对酵母的裂解率为92%~94%;phCH2Cl法对细菌和酵母的裂解率均为100%。对提取的啤酒发酵液基因组DNA浓度进行测定,结果为:玻璃珠法15.4g/ml、溶菌酶法18.0g/ml、冻融法13.8g/ml、phCH2Cl法40.7g/ml。电泳检测结果表明,除冻融法外,其余3种方法得到的混合菌DNA片段均大于23kb,无拖尾、无蛋白污染。phCH2Cl法图谱更清晰,DNA得率108μg/g湿菌体,RAPD-PCR图谱重复性好。为用基因诊断技术在线检测啤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提供了一种可靠的DNA提取方法。
- 李艳琴孙永艳
- 关键词:啤酒发酵液DNA提取方法PCR扩增
- 苦荞中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的克隆被引量:3
- 2011年
- 获得完整的苦荞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信息并评价其进化地位,对分子辅助选育高黄酮含量的苦荞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用RACE法克隆苦荞CHS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预测苦荞CHS基本理化性质和同源性,用临接法构建了该酶的系统发生树。获得1250bp的CHScDNA全长,含241bp的3’UTR和185bp的5’UTR;等电点(pI)和分子量(Mr)分别为5.33和35340.75Da;克隆获得975bp的开放性阅读框(ORF)。预测该基因编码含32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氨基酸同源比对结果表明,苦荞CHS与蓼科的虎杖相似性很高;临接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苦荞CHS与其他双子叶植物有共同的起源,与蓼科的金荞麦、甜荞、虎杖及石竹科的满天星亲缘关系较近。成功获得苦荞CHS基因的cDNA全长,克隆出完整的ORF,并确定了苦荞中该酶的进化地位和方向。
- 高帆张宗文李艳琴吴斌宋韡
- 关键词:苦荞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克隆
- 基于氨基酸特征的荞麦Fisher判别被引量:4
- 2015年
- 根据甜荞和苦荞氨基酸的特点,筛选有效判别指标,建立判别准则。分别以氨基酸质量分数和相对含量为指标,采用逐步法构建Fisher判别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采用质量分数法建立的判别模型,以组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为变量,回判正确率为94.71%,交互验证正确率为93.27%;采用相对含量法建立的判别模型,以组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丙氨酸的相对含量为变量,回判和交互验证正确率均为95.19%;采用12份荞麦材料对模型进行试验验证正确率为100%。组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的质量分数和相对含量在荞麦判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氨基酸指标与判别分析技术相结合,可作为荞麦种类鉴别和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 张强李艳琴
- 关键词:甜荞苦荞氨基酸FISHER判别数据挖掘
- 丁香和桂皮提取物对果蔬抑菌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3
- 2003年
- 通过对6种中药提取和抑菌实验研究,选定丁香和桂皮提取液作为抑菌材料,对霉菌和酵母菌进行生长抑制调查,并对丁香的抑菌有效期进行了60天的观察。结果表明,丁香较其它中药对霉菌和酵母菌抑菌效果显著,桂皮较其它中药对酵母菌抑菌效果显著;丁香提取液对供试菌株具有长期的抑菌效果。
- 周柏玲杨丽莉李蕾李艳琴
- 关键词:抑菌效果水果蔬菜食品保鲜剂
- 荞麦黄酮和荞麦糖醇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了解荞麦麸皮中活性成分抑制胰脂肪酶的活性。方法:以苦荞麸皮醇提物(主要成分为芦丁)、醇提残渣水解物(主要成分为芦丁、槲皮素和异槲皮素的混合物)和甜荞麸皮水提物(主要成分为荞麦糖醇)为实验材料,测定3个样品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以市售胰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为参照;通过研究底物、抑制剂和酶的加入顺序对抑制率的影响,初步确定醇提水解物的抑制机理。结果:实验材料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依次为奥利司他>醇提水解物>醇提物>水提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7、1.94、2.53、17.6 mg/m L;醇提水解物的抑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苦荞黄酮与底物相互作用,从而阻碍了底物与酶的作用,属于竞争性抑制。结论:荞麦黄酮(即醇提物和醇提水解物)对胰脂肪酶有抑制活性;醇提残渣经高压水解后更有利于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荞麦糖醇(即水提物)在低质量浓度下抑制效果不明显,在较高的质量浓度下则表现出抑制活性。
- 杨鹏李艳琴
- 关键词:芦丁槲皮素异槲皮素胰脂肪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