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琼

作品数:9 被引量:14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污染
  • 1篇地形
  • 1篇多尺度
  • 1篇石油
  • 1篇石油化工
  • 1篇酸雨
  • 1篇湍流
  • 1篇湍流强度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学
  • 1篇气溶胶
  • 1篇气象
  • 1篇珠江三角
  • 1篇珠江三角洲
  • 1篇污染扩散
  • 1篇污染浓度
  • 1篇污染潜势
  • 1篇污染特征
  • 1篇离子成分
  • 1篇景区

机构

  • 9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广州市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广东省气候中...

作者

  • 9篇李琼
  • 4篇李福娇
  • 4篇谷德军
  • 3篇叶燕翔
  • 3篇刘树旺
  • 2篇向可宗
  • 2篇江奕光
  • 1篇李春晖
  • 1篇梁建茵
  • 1篇郑彬
  • 1篇高晓容
  • 1篇纪忠萍
  • 1篇曹超雄
  • 1篇曾侠
  • 1篇王婷
  • 1篇杨兆礼
  • 1篇林丽珊
  • 1篇林爱兰
  • 1篇吴艳标
  • 1篇毛伟康

传媒

  • 6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广州环境科学
  • 1篇第五届中国科...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3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区域性科技期刊与国际文献评估体系
总结了<热带气象学报(英文版)>从2006年改变刊载方针以来短短2年就被国际三大科技文献评价体系之一的SCI收录为其网络版源刊的成功经验,运用事实证明科技期刊的择优选刊、英文水平、刊均载文量和按时出版等是提高在国际影响力...
曹超雄林丽珊李琼杨兆礼
关键词:科技期刊办刊模式
文献传递
广东西部地区的湍流强度及大气扩散参数探讨被引量:3
1998年
在广东省西部的茂名市石油化工公司所在地区采用追踪平衡球的双经纬仪观测和美制三轴风速仪观测,分别测定了该地区拉格朗日系统和欧拉系统的湍流脉动量。然后根据不同参照系的泰勒公式,分别计算出水平及垂直湍流强度和大气扩散参数σ_y、σ_z,并与PG法之计算值和BNL实验结果比较,得出一些有实用意义的结果。
吴艳标阳继宏刘树旺江奕光叶燕翔李福娇李琼向可宗毛伟康黄智慧谷德军
关键词:大气扩散出水石油化工PG
有限时间排放的污染扩散模式及污染特征被引量:3
1998年
利用烟团模式的思想,建立起有限时间排放的污染扩散模式。验证了在排放时间极短时,该模式和瞬时点源扩散的解析解完全一致;在排放时间充分长时,和连续点源的烟羽扩散模式有非常好的一致性。有限时间排放污染的特征,是随着事故发生、排放开始,地面污染浓度有一个很快的积累过程,从近源处开始浓度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事故结束(即没有排放)时,由于大气的“净化”能力,污染慢慢减轻,直到最后“消失”。
谷德军李琼
关键词:污染扩散环境气象
广东省持续性干旱事件的变化及其成因被引量:14
2010年
利用1961年1月—2005年12月广东省86个测站的地面观测资料、ERSST全球月平均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全球大气多要素资料,定义了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分析了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的变化特征,从多种角度(包括大气环流、海温、海气温差)讨论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的成因。结果表明,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平均出现频率为每26个月发生1次,以秋冬旱或冬春旱为主,持续性干旱事件具有大范围全省性的空间分布特征;1960年代是20世纪下半叶干旱较频繁且强度较强的年代,但2001—2005年干旱出现的概率和强度都超过1960年代,反映了广东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各季节大气环流和海温等在广东干旱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异常变化特征:春季华南冷空气偏弱,夏季则夏季风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强、贝加尔湖槽及北太平洋洋中槽偏强,秋季亚洲大陆高压偏弱、冷空气活动较少,冬季则冬季风偏强、海平面气压场的北太平洋涛动(NP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两种遥相关型同时出现。以上结果为干旱预测尤其是气候模式产品的动力释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林爱兰李春晖谷德军郑彬梁建茵潘蔚娟王婷曾侠李琼
关键词:气候学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酸雨梯度分布被引量:18
2003年
对1999年白云山风景区l-10月的降水pH值、化学成分以及1月、6月大气低层的气溶胶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白云山3个测点降水的平均pH值最低为4.83,最高为5.29;酸雨频率最低58%,最高9l%;强酸雨频率最低19%,最高39%。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呈梯度变化,pH值随高度增高而减小,酸雨和强酸雨频率增加。(2)冬季近地层大气中偏碱性气溶胶在白云山的组成比较稳定,山上和山下测点气溶胶水溶性离子成分基本一致;而夏季山上、山下的成分有所不同,山上的SO4^2-比例明显增大。另外,尽管气溶胶中NO3^-的含量极少,但降水中NO3^-明显的富集现象。(3)白云山降水离子成分中SO4^2-占阴离子的比例最大、NO3^-次之;Ca^2+占阳离子的比例最大、NHd4^+稍低。随高度上升SO4^2-和Ca^2+在降水中的比例有所下降,而NO3^-和NH4^+比例明显增加,NO3^-和NH4^+对山上降水酸度的影响是相对增大的。(4)受附近公路交通的直接影响,白云山降水中的NO3^-比例较大,NO3^-/SO4^2-当量浓度比值平均达到0.4;NO3^-对白云山降水酸度有较大的贡献,而且这一贡献随高度而增大。
黄健李福娇江奕光李琼
关键词:降水气溶胶离子成分
广东各地Pasquill稳定度频率的分布特征被引量:23
1996年
根据广东多年低空探测资料,统计分析出不同地区pasquill稳定度的频率分布特征、日变化和季节演变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各地的Pasuuill稳定度均以中性频率最大,不稳定类(A—C)频率比稳定类(E—F)大些.沿海、平原、山区这3种区域的中性频率依次减小,而不稳定类和稳定类的频率则依次逐渐增加.
李琼叶燕翔李福娇刘树旺
关键词:空气污染
广东开汛日期的多尺度物理统计预测模型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小波分析、Lanczos滤波器、相关分析、最优子集回归和交叉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广东开汛日期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不同地区前期海温场、500hPa高度场的关系,建立了广东开汛日期的多尺度最优子集回归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广东开汛日期存在显著的准6年和较明显的准17年周期振荡。广东开汛日期在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尺度上与前冬海温场和500hPa高度场上共有20个显著相关区域,分别取对应时间尺度上显著相关区域的平均值作为预报因子,对相应时间尺度的广东开汛日期做最优子集回归,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以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的预测值之和为广东开汛日期的预测值。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其中拟合值与实况值相差在5天以内的事件命中率为41.5%,10天以内的为60.4%。1951—2010年的交叉检验结果表明,广东开汛日期预测值和实况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3,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预测值与实况值相差在5天以内的事件命中率为26.7%,10天以内的为45.0%,因此,所建立的多尺度最优子集回归预测模型对广东开汛日期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谷德军高晓容纪忠萍李琼
珠江三角洲地区天气类型与污染潜势及污染浓度的关系被引量:83
1999年
利用1986—199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污染浓度资料和天气资料,计算了不同月份各种天气类型下大气污染物浓度超过二级标准的频率,得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天气类型和地面空气污染浓度之间的定性关系。发现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如SO2、NOx、TSP、CO)不仅与当天的天气类型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与前几天的天气类型的持续时间、地面气压场和高空气压场的配置、锋面移动的快慢、热带气旋的影响等天气因素均有关系。
李琼李福娇叶燕翔刘树旺
关键词:污染浓度珠江三角洲
沿海复杂地形区域之大气污染分析与预测被引量:1
1993年
以深圳大鹏半岛为代表(大鹏炼油厂是该区域主要污染源),探讨了山地、海陆综合影响下之大气污染分析预测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南方沿海丘陵地段的大气环境预测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1)地形调整风场模式及风场特征;(2)复杂地形扩散模式。分析表明所得出的结果是比较合理的。
向可宗李琼
关键词:复杂地形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