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
>
李玉非
李玉非
作品数:
28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历史地理
哲学宗教
更多>>
合作作者
方晓东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
郭红霞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宋荐戈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燕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比较教育...
姚宏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题名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6篇
期刊文章
12篇
会议论文
领域
25篇
文化科学
5篇
政治法律
2篇
历史地理
1篇
哲学宗教
主题
16篇
教育
9篇
建国
9篇
建国初期
7篇
新中国
3篇
社会
3篇
主义
3篇
教育史
3篇
工读
3篇
工读教育
3篇
共产党
2篇
贷款
2篇
学习苏联
2篇
学制
2篇
演进
2篇
知识分子
2篇
知识分子思想
2篇
知识分子思想...
2篇
制度演进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人民助学金
机构
26篇
中央教育科学...
2篇
中国教育科学...
作者
28篇
李玉非
4篇
方晓东
3篇
郭红霞
2篇
宋荐戈
1篇
刘巧利
1篇
滕纯
1篇
徐卫红
1篇
陈金芳
1篇
姚宏杰
1篇
王燕
传媒
14篇
教育史研究辑...
1篇
人民教育
1篇
中国教育政策...
1篇
《教育史研究...
年份
1篇
2013
1篇
2012
2篇
2011
2篇
2010
13篇
2009
2篇
2008
1篇
2007
1篇
2006
1篇
2005
1篇
2004
1篇
2003
1篇
2001
1篇
2000
共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新中国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探析
2010年
新中国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梳理其形成和发展轨迹,总结经验教训,继承优良传统,对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创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玉非
关键词:
辅导员制度
历史考察
新中国在教育质量标准方面的初步探索
2010年
教育质量标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是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互动的产物。教育质量标准应包含培养目标、实现培养目标的条件标准以及监测与评估机制三个维度。其中,培养目标包括国家教育方针中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及各级各类教育关于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反映特定时期的教育质量观,对各项教育标准的制定具有导向作用。
方晓东
王燕
李玉非
刘巧利
姚宏杰
关键词:
教育
质量观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两大教育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教育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中国共产党教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为理论支点,以建党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为基本背景,以各时期教育建设的现实问题为实践空间,是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在最高思维层次上的理性总结,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九十年的探索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三十年。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新中国成立前为第一个三十年,我们党致力于创立与发展新民主主义教育;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为第二个三十年,我们党致力于创立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改革开放以后为第三个三十年,我们党致力于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教育发展历程,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中国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教育积极应对新阶段的挑战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方晓东
李玉非
陈金芳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事业大事记(1921——2011年)
2011年
1921年 7月 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党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工会组织,加强对工人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各种工业单位中成立劳工补习学校和劳工组织讲习所。
方晓东
李玉非
郭红霞
徐卫红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
教育事业
大事记
马克思主义教育
劳工组织
工会组织
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2000年
李玉非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教育经验
工读教育嬗变考察——以深圳市育新学校为个案
深圳育新学校在创建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拓展工读教育功能,走出一条集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和德育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教育为一体的办学之路,形成独具特色的"育新模式",实现办学资源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在嬗变中完成了工读教育...
李玉非
关键词:
工读教育
文献传递
建国初期教育向工农开门的重大举措
2001年
李玉非
关键词:
教育方针
新中国教育60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6
2009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党和政府把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开辟和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6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经历了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实现了四大转折并坚持了一条主线,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任重而道远。
方晓东
李玉非
关键词:
中国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教育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华岗与建国初期的山东大学
2008年
华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在担任山东大学校长期间,把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与山东大学的实际相结合,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延揽和爱护人才,注重学科建设,培育学校特色,改进教学,重视科研,为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型人民大学,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和学术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玉非
新中国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始末
被引量:1
2003年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教育为工农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创办了工农速成中学。它是工农干部和工农青年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为升入高等学校学习的预备学校。在工农速成中学长达8年的教育实践中,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为开展成人教育和基础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李玉非
关键词:
教育史
办学方针
教学计划
招生计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3页
<
1
2
3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