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琼

作品数:2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兽类
  • 7篇小型兽类
  • 6篇鼠疫
  • 4篇群落
  • 3篇多样性
  • 3篇印鼠客蚤
  • 3篇群落结构
  • 3篇无形体
  • 3篇黄胸鼠
  • 2篇野鼠
  • 2篇疫源
  • 2篇疫源地
  • 2篇蚤类
  • 2篇宿主
  • 2篇体表
  • 2篇种群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媒介
  • 2篇居民区

机构

  • 20篇云南省地方病...
  • 8篇大理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昭通市疾病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大理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昆明市疾病预...
  • 1篇丽江市疾病预...
  • 1篇临沧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铁路成都...

作者

  • 20篇李玉琼
  • 14篇高子厚
  • 13篇邵宗体
  • 11篇刘正祥
  • 9篇杜春红
  • 9篇段兴德
  • 4篇洪梅
  • 4篇吴爱国
  • 3篇张云
  • 3篇林恭华
  • 3篇苏超
  • 2篇赵文红
  • 2篇宋志忠
  • 2篇龚正达
  • 2篇钟佑宏
  • 2篇吴鹤松
  • 1篇王鹏
  • 1篇王倩
  • 1篇张正飞
  • 1篇梁云

传媒

  • 5篇中国媒介生物...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疾病监测
  • 2篇四川动物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兽类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西北高原藏区小型兽类体表寄生蚤的生态位特征
2021年
为探讨云南西北高原藏区小型兽类体表寄生蚤的生态位特征,根据海拔和地形等自然环境特点,在德钦县选取42个调查样点,划分为5个垂直带,4种生境,采用铗夜法和笼日法捕获小兽,梳捡其体表寄生蚤,运用生态位宽度指数(B_(i))和生态位重叠指数(NO)对其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梳捡寄生蚤1275头,隶属4科9亚科17属33种,其中迪庆额蚤和云南栉眼蚤为优势种,常见种12种,稀有种19种。在海拔资源轴上,B_(i)值前三分别是特新蚤德钦亚种0.698、棕形额蚤0.690、斯氏新蚤川滇亚种0.667;生境资源轴上,B_(i)值前三分别是:无值大锥蚤0.630、特新蚤指名亚种0.57、特新蚤德钦亚种0.537;寄主资源轴上,B_(i)值前三为绒鼠怪蚤0.584、迪庆额蚤0.567、棕形额蚤0.553;多维生态位宽度来看,特新蚤德钦亚种和迪庆额蚤B_(i)值较大,分别为1.031、1.019。海拔、生境、寄主生态位重叠指数中,有意义的重叠种对分别占比35.6%、39.39%、9.28%;完全不重叠的种对分别占比26.89%、18.56%、51.14%;完全重叠的种对分别占比2.27%、13.26%和0.19%。三种生态因子中,优势种和常见种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强。不同生态因子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格局不同,与资源轴本身有关。有意义的重叠和完全不重叠的种对占比较多,前者多为优势种、常见种、稀有种两两之间重叠,重叠指数越高,竞争关系越激烈;完全不重叠的种对多为稀有种之间,无资源利用竞争关系。总体来说,德钦县小兽体表寄生蚤种类丰富,生态位分化较为均匀,本研究可为该地蚤传疾病的监测防控提供生态学依据。
陈星刘正祥段兴德邵宗体浦恩念苏超杜春红李玉琼高子厚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寄生蚤
云南省景洪市黄胸鼠体表印鼠客蚤大量寄生现象的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调查黄胸鼠体表印鼠客蚤的群体集聚分布特征,为鼠疫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2月20日至3月2日,采用笼捕法捕获鼠类进行鼠体蚤采集,计算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结果在景洪市沿澜沧江两岸的4个调查点共捕获黄胸鼠73只,从其体表采集到印鼠客蚤1 169匹,其中在曼飞龙水库鱼苗场调查点获蚤1 056匹,染蚤率为95.45%,总蚤指数高达48.00,形成罕见的鼠体蚤高密度群体超寄生现象。调查还发现印鼠客蚤的雌雄性比与既往调查及实验室繁殖有明显差别。结论较高的黄胸鼠、印鼠客蚤密度是鼠疫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景洪市一段时间后再度暴发鼠疫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应引起云南省各级政府及疾病控制部门的高度关注。
吴爱国林恭华李玉琼陶继宏赵春花郑有春李保华
关键词:印鼠客蚤黄胸鼠鼠疫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的组成与分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调查了解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的群落分布格局特征,为当地人类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宿主动物防控研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2 000~4 500 m的山地耕地、林区和高山灌丛草甸3种生态环境为调查的空间范围,分别采用夹夜法、圈套法、挖洞等方法在不同海拔梯度带相应生境中捕获小型兽类,分类计数分析。结果共捕获小型兽类1 279只,隶属于4目7科21属32种。其中啮齿目种类最多,为3科12属19种,共1 139只,占捕获总数的89.05%;兔形目1属2种;食虫目2科7属10种;攀鼩目1属1种。中华姬鼠、西南绒鼠、大耳姬鼠和齐氏姬鼠是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群落的主要优势种。结论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小型兽类对不同生态环境及海拔梯度带的适应性不同,其种类、数量构成及分布因生境和海拔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优势种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广,适应能力较强;存在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宿主动物。
刘正祥高子厚邵宗体段兴德李玉琼浦恩念陈星
关键词:小型兽类群落组成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
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种类及其分布,以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无形体对人、畜健康的危害,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22个县(市)的130个采样点,捕获分属4目9科26属52种的小型兽类2 251只,取其脾脏组织提取DNA后,运用无形体通用引物,巢式PCR检测无形体16S rRNA 660 bp部分片段。阳性产物测序后,通过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确定感染无形体种类,结合样本信息分析流行病学意义。结果共检出阳性样本27份,产物序列经比对为23份A.phagocytophilum,4份未分类无形体。总阳性率1.20%;阳性小兽分属3目6科7属12种,分别是:针尾鼹50.00%(1/2)、纹背鼩鼱12.50%(2/16)、珀氏长吻松鼠8.33%(1/12)、藏鼠兔5.66%(3/53)、白尾松田鼠5.41%(2/37)、西南绒鼠4.00%(2/50)、社鼠3.74%(4/107)、大足鼠3.57%(1/28)、斯氏家鼠2.20%(2/91)、大耳姬鼠1.85%(2/108)、中华姬鼠1.30%(4/308)和黄胸鼠0.69%(3/433),分布于5个县(市)。统计学分析表明,无形体的感染率雄性高于雌性,海拔>2 500 m捕获小兽感染率最高。不同生境和年龄的小兽感染率无差异。结论云南省部分县(市)的多种小型兽类携带A.phagocytophilum,给当地人群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人群和媒介蜱、其它宿主的感染和分布等情况值得进一步关注。
汤丽邵宗体邵宗体段兴德贾娜张云张云李玉琼李玉琼刘正祥陈星刘洪波蒋宝贵高子厚高子厚
关键词:小型兽类无形体
云南省西部地区宿主和媒介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西部地区宿主动物和媒介蜱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多样性,为进一步掌握该地区莱姆病菌株的特性奠定基础。方法对采用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基因筛查阳性的云南西部地区采集的家畜、小型兽类、蜱虫样本,进行伯氏疏螺旋体鞭毛蛋白基因(FLA基因)和16S rRNA基因的检测,综合分析病原体的基因信息,了解当地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特征。结果共检测301份样本,共检出7种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其中宿主动物共检出5种:B.afzelii(阿弗西尼疏螺旋体)、B.garinii(伽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 s.s.(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japonica(日本疏螺旋体)、B.valaisiana(法雷斯疏螺旋体);媒介蜱检出7种:B.afzelii(阿弗西尼疏螺旋体)、B.garinii(伽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 s.s.(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japonica(日本疏螺旋体)、B.valaisiana(法雷斯疏螺旋体)、B.sinica(中华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及未定种Borrelia sp.。B.afzelii、B.garinii和B.burgdorferi s.s.为优势流行株,占总阳性的85.04%(256/301)。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相同基因型株基因序列存在种内差异,同一地区的宿主和媒介中检出的相同基因型螺旋体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和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结论云南西部地区宿主和媒介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具有较高的多样性特征,存在多种致病基因型,给当地人群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需加强防范。
何志海和仙孙毅蒋宝贵邵宗体张云李玉琼浦恩念姚明国王帆别双双高子厚江佳富杜春红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宿主动物多样性
云南省剑川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媒介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了解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媒介群落结构及其种群动态,为提出针对性的鼠疫防控策略与机制提供依据。云南省剑川县属于齐氏姬鼠和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核心区,该区域小型兽类种类丰富,存在2种类型鼠疫菌,为进一步研究疫源地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现场模型。本文对剑川县1976—2019年鼠疫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该疫源地室内共捕获小型兽类4目7科16属25种,绝对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其他优势鼠种为黄胸鼠和小家鼠;室外捕获小型兽类5目8科21属31种,其中优势鼠种为齐氏姬鼠和大绒鼠。室内鼠密度在2005年以前基本在3.75%左右波动,2006年开始显著下降维持在0.49%左右波动;室外鼠密度常年在9.13%左右这一较高水平波动。该疫源地鼠体主要优势蚤种为方叶栉眼蚤、特新蚤和棕形额蚤,其中方叶栉眼蚤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共检出细菌学阳性样本72份,检出F1抗体阳性样本95份。该疫源地存在时间长,宿主动物及媒介种类多差异大,但总体结构稳定。由于存在着鼠疫菌长期保存的自然和地理条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其种群动态、疫情发生与自然条件等的关系模型。
苏超李玉琼王倩李寿芹许磊高子厚
关键词:鼠疫宿主媒介群落结构自然疫源地
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致病性耶尔森菌调查研究
2023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种致病性耶尔森菌的分布及流行现状。方法选择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5个县,采集鼠盲肠及犬肛门拭子标本,通过冷增菌后提取增菌液DNA并对foxA、ail、inv、caf1等特异基因进行PCR检测,基因阳性可疑标本进行菌株分离纯化后进行菌落PCR鉴定,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集标本1631份,其中鼠盲肠段标本985份、犬肛门拭子标本646份。自鼠肠道中共分离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4株,分离率为2.44%(24/985),自犬肛门拭子中共分离到14株,分离率为2.17%(14/646),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分离率为2.33%(38/1631),且38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基因检测均为阴性;自昭通永善县犬肛门拭子中分离到唯一1株假结核耶尔森菌,分离率为0.15%(1/646);未分离到鼠疫耶尔森菌。结论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鼠和家犬中携带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云南省首次自鼠疫指示动物犬中分离到假结核耶尔森菌,未发现鼠疫耶尔森菌的相关线索。
张海鹏李玉琼刘正祥段兴德樊荣浦恩念洪梅王鹏邵宗体
关键词:毒力基因
利用分子标记分析云南省黄胸鼠与印鼠客蚤的种群遗传特征
2019年
云南省是我国人间鼠疫的高发地区,其中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给这一地区带来重要危害。本研究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81260416)计划采样分析寄生蚤的感染特征。选取黄胸鼠和印鼠客蚤有效样本,结合分子序列信息和地理信息数据,分析黄胸鼠和印鼠客蚤的遗传特征。本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发现点:一是根据宿主媒介区系分析证明:云南南部地区为印鼠客蚤优势分布区,可视为鼠疫媒介监测和防控的重点区域。
吴爱国林恭华赵芳李玉琼浦恩念邵宗体吴鹤松钟佑宏高子厚
关键词:分子标记分析印鼠客蚤黄胸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种群人间鼠疫
云南省德钦县犬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调查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钦县犬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状况。方法对2013—2014年期间在德钦县采集的315份犬血标本,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rRNA基因扩增和测序分析,并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结果315份犬血样本中共有18份扩增到目的片段,总阳性率为5.71%(18/315),其中中华田园犬的阳性率为7.14%(12/168),藏犬的阳性率为5.13%(4/78),哈巴犬的阳性率为2.99%(2/67),狼犬中未检出HGA。所检出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rRNA基因与GenBank中收录的部分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100%。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当地无形体分为2类流行株,将其命名为YunnanHGA1和YunnanHGA2,分别占检出菌株的16.67%和83.33%。YunnanHGA1与在乌拉圭、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发现的全沟硬蜱中检测到的无形体片段(HM366583)同源性为100%,YunnanHGA2与加拿大发现的肩突硬蜱中检测到的无形体片段(HG916766)同源性为99%。结论云南省德钦地区犬存在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感染,进一步开展相应媒介、宿主及人群感染调查十分必要。
张文娟杜春红张丽娟赵文红刘云海扎史品初李玉琼高子厚
关键词:RRNA基因
云南省巧家县鼠疫疫源地调查及流行风险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金沙江流域云南省巧家县开展鼠疫疫源地调查,了解鼠疫宿主媒介组成及动物间鼠疫流行情况,探讨鼠疫发生和流行风险,为该地区鼠疫监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巧家县辖区选取7个乡镇为调查范围,采用笼夜法和夹线法调查小型兽类及其体表寄生蚤,采集宿主动物脏器、血清及其体表寄生蚤样本,同时现场采集鼠疫指示动物血清,对采集到的宿主动物脏器和蚤样本进行鼠疫菌培养检测,采用间接血凝实验(IHA)对宿主动物和指示动物血清样本进行鼠疫F1抗体检测。结果共捕获小型兽类(小兽)3目6科12属23种525只,农耕区优势种群为齐氏姬鼠(31.05%)、北社鼠(13.90%)和微尾鼩(11.43%),居民区优势种群为褐家鼠(66.67%)和黄胸鼠(20.00%);农耕区和居民区鼠密度分别为20.98%和1.00%。捡获小兽体外寄生蚤5科13属15种277匹,优势种群为偏远古蚤(22.02%)、特新蚤指名亚种(20.58%)、迪庆额蚤(18.77%)和方叶栉眼蚤(11.55%),鼠体蚤指数为0.53。采集全部鼠类脏器和蚤类样本均未分离到鼠疫菌。采集犬血清167份和鼠血清15份,IHA检测鼠疫F1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巧家县有鼠疫主要宿主和主要媒介分布,鼠密度较高,鼠体蚤指数较低。鼠疫宿主动物、媒介蚤类和指示动物均未检测出阳性,可认为近期该地区鼠疫发生和流行的风险不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该地区鼠疫等鼠传疾病的监测防控。
洪梅赵文红李玉琼王伟雷代强赵应琼段兴德浦恩念樊荣高子厚王庭清邵宗体
关键词:鼠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