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
- 作品数:13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苏东南区低渗致密气藏储层水锁风险及判识被引量:10
- 2021年
- 苏东南区低渗致密气藏在开发过程中普遍产水,导致气井出现储层水锁的现象,水锁严重时甚至影响了产能的正常发挥,通过储层基本特征和生产特征分析判断苏东南区存在较高储层水锁风险。为了准确识别储层水锁并采取应对措施,在分析储层水锁机理的基础上,提出近井筒和储层远端储层水锁伤害模式,认为储层水锁主要是由毛管自吸效应和液相滞留效应作用形成。选用气井采气曲线,分析套压、产气和产水变化特征,综合生产时间、影响范围和水锁严重程度等因素,总结梳理早期-近井筒水锁、中后期-近井筒水锁、中后期-近井筒与储层远端水锁、中后期-储层远端水锁等4类7种典型储层水锁特征曲线。选定套压月递减率、最大关井套压与生产套压比2个参数分别针对连续生产井和间歇生产井的储层水锁进行定量判断,为苏东南区低渗致密气藏储层水锁快速判识提供了依据。
- 官伟李涵柳明张世雨李玉明
- 关键词:低渗致密气藏
- 一种致密气藏储层流体判别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气藏储层流体判别方法、系统及其设备,属于致密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所述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测井数据以及录井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标准化的数据;基于标准化的数据,通过单一参数交会分析参数敏感性,并...
- 张才利张雷张建伍曹茜井向辉李磊王红伟严婷潘星李涵魏嘉怡
- 鄂尔多斯盆地风险勘探领域油气成藏认识新进展与勘探潜力被引量:11
- 2023年
- 近年来,通过创新地质认识,突出风险勘探、强化规模勘探、精细效益勘探,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取得丰硕成果;2020—2022年,年产量均超过6000×10^(4)t油当量,其中风险勘探在“四新”领域的探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深化奥陶系盐下、二叠系太原组石灰岩、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等领域油气成藏条件分析,创新形成“盐下源内白云岩丘滩体含气新系统”“太原组石灰岩‘三明治’成藏模式”“长73纹层型页岩油甜点标准和特有工艺改造技术”等成藏认识和技术成果,成为“十五五”及中长期油气勘探的接替领域。同时,突出“向源、向新、向深”的勘探理念,按重点攻关和区带准备两个层次,重新认识盆地低勘探程度区带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指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风险勘探领域的前景与方向。其中重点攻关方向为已经发现勘探苗头且资源潜力较大的领域,优选出奥陶系海相页岩气、延长组下组合、煤系致密气及元古宇长城系等主要方向;区带准备则针对具备基本油气成藏条件,但研究程度较低且勘探难度较大的领域,提出中央古隆起周缘寒武系、西缘复杂构造区及盆地东部盐下马家沟组马三段—马二段新层系等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目标。通过风险勘探领域的地质认识、成果总结和潜力分析,将实现盆地后备油气勘探区带的有序接替,以及起到对长庆油田二次加快发展战略需求重要的指导作用。
- 席胜利刘新社任军峰刘刚刘刚张才利惠潇赵伟波王红伟井向辉魏嘉怡董国栋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风险勘探勘探成果
-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油源对比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油源对比方法及系统,包括:对烃源岩抽提物的生物标志物数据进行分类;构建潜在烃源岩生物标志物数据集;基于潜在烃源岩生物标志物数据集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获取测试集中不同层系的分类正...
- 井向辉魏嘉怡张才利王红伟张建伍刘刚任军峰杨亚娟包洪平李涵张艳权海奇曹茜潘星严婷
-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储层沥青地质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本文通过对储层沥青的分布、含量、岩石学特征、成熟度、元素组成、生物标志物、同位素等的研究,剖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储层沥青的地质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寒武系储层沥青富集程度较高,多呈条带状和环状,赋存于微裂缝、粒间和溶蚀孔隙中。具有清晰的边界,高热演化程度(等效镜质组反射率值为1.35%~3.48%),高C原子组成的地质特征,为热裂解的焦沥青成因。寒武系储层沥青具有明显C_(27)规则甾烷优势、C_(23)三环萜烷及植烷优势的特征,表明其形成于还原环境,来源于低等藻类。较高三环萜烷/藿烷和较低藿烷/甾烷比值,表明其为海相成因。寒武系储层沥青中较高三芳甲藻甾烷参数(三芳甲藻甾烷/(C_(30)3-甲基-24-乙基三芳甾烷+三芳甲藻甾烷))和(C_(26)+C_(27))/C_(28)三芳甾烷比值,与东坡组烃源岩分布特征最为相似。此外,有机碳同位素和相似Rb/Sr、Zn/Co和Cu/Sr分布特征,进一步证实了盆地南缘和东缘寒武系储层沥青主要来源于东坡组烃源岩,即东坡组海相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已经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和东缘运聚并成藏,寒武系原生油气藏的勘探潜力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较大,不容忽视。
- 黄军平井向辉张艳李涵张雷李相博
- 关键词:储层沥青地质特征寒武系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南区气藏凝析油产出规律被引量:5
- 2022年
-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南区二叠系气藏为煤系烃源岩形成的湿气气藏。开发过程中地层内无凝析油生成,但天然气进入井筒后,随着温度和压力低于临界凝析温度和临界凝析压力,会析出凝析油。为提高天然气开发过程中伴生的凝析油产量,根据天然气全组分分析结果及生产数据,分析成藏地质条件及开发过程中温度、压力、产气量等因素,明确凝析油产出受稳定平衡分离时间及气体携液能力影响。综合地质和生产因素,比较各因素对凝析油产量的影响,并根据产气量变化,分区块和分时段地预测凝析油产量,为研究区气藏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 官伟刘池洋李涵文远超杨青松王涛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二叠系凝析油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石炭系羊虎沟组沉积特征被引量:5
- 2023年
- 根据钻井、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结合岩石矿物特征、古生物化石以及地球化学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系羊虎沟组沉积相特征和展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岩性以泥岩、炭质泥岩、煤层为主,间夹泥质粉砂岩、砂岩,形成于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沉积期古气候为温暖潮湿气候。靖远组—羊虎沟组沉积期,湖盆水体盐度逐渐增大,古气候从早期的温湿气候向干热气候过渡,沉积环境由早期的氧化环境向中、晚期的氧化—还原环境过渡,相对古水深由小向大过渡,至羊虎沟组沉积晚期,发生快速水退。(2)研究区羊虎沟组以混合沉积为主,发育三角洲—障壁海岸—滨浅海等沉积体系,属于典型的海陆过渡相。韦州—石沟驿地区发育澙湖—障壁岛沉积相带,总体可分为两大区域性海进、海退旋回,下部海进旋回以海湾—潮坪沉积为主,上部海退旋回以三角洲沉积为主。(3)羊虎沟组沉积水体较浅,周边发育三角洲,内部障壁砂坝较发育,形成了有利沉积相带,垂向上靖远组—羊虎沟组为海湾—潮坪—障壁岛—澙湖—沼泽相的区域海进—海退沉积旋回。
- 魏嘉怡王红伟刘刚李涵李涵
- 关键词:相标志沉积相冲断带石炭系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中段奥陶系克里摩里组高能滩隐伏构造成藏潜力
- 2025年
- 近年来,少数探井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上古生界石盒子组8段和山西组1段隐伏构造发现了低产天然气。推覆体下盘隐伏构造研究对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最新钻探成果、地震资料、岩石薄片和有机地球化学等资料,研究了西缘中段逆冲推覆构造下盘古生界隐伏构造特征,分析了奥陶系克里摩里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和勘探潜力,提出了隐伏构造带有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受侏罗世—白垩世燕山期自西向东强烈推覆应力作用影响,研究区推覆体下盘地层被动挤压褶皱变形,广泛发育南北向呈排状展布的隐伏构造,隐伏构造圈闭规模较大,断层不发育,封闭性较好。②奥陶系克里摩里组发育缓坡高能滩相储层,主要为中-粗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及裂缝为主,储层孔隙度介于3%~6%,渗透率在(1~8)×10^(-3)µm^(2)。③发育乌拉力克组和克里摩里组2套海相优质烃源岩,干酪根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镜质体反射率(Ro)在1.50%~1.90%。④天然气垂向和侧向双向供烃,源-储配置关系良好,隐伏构造圈闭形成与烃源岩主生、排烃期匹配性好。低幅度隐伏构造带与高能滩的叠加区是天然气的富集区。初步预测滩相白云岩与隐伏构造叠合有利面积为300 km^(2)。马家滩段烟墩山、惠安堡和马家滩3个隐伏构造带是下一步克里摩里组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 时保宏蔺嘉昊张涛王红伟张雷魏嘉怡李涵刘刚王蓉
- 关键词:隐伏构造奥陶系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 鄂尔多斯盆地含铝岩系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启示被引量:2
- 2024年
- 基于野外露头、岩心、录井、测井、试气及分析化验等资料,采用天然气成藏与铝土岩成矿一体化研究方法,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含铝岩系有效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煤系烃源岩与含铝岩系的源储配置关系,构建天然气成藏模式,对煤下含铝岩系天然气勘探潜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含铝岩系的有效储层主要为一水硬铝石含量超过75%,具有多孔状残余豆鲕、碎屑结构的蜂窝状铝土岩,溶蚀孔为主要储集空间;(2)铝土岩储层形成模式为夷平化作用提供含铝岩系发育的物质基础、岩溶古地貌控制含铝岩系发育、陆表淋滤作用改善储集性能;(3)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受湿热气候环境和海平面变化控制,古陆或古岛边缘的相对低洼带发育典型的煤-铝-铁三段式地层结构;(4)煤系烃源岩广覆式生烃,天然气在煤下含铝岩系储层富集,为源下成藏;(5)中国华北陆块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含铝岩系气藏呈透镜状点群式聚集,勘探潜力大,有望成为华北克拉通上古生界重要的天然气勘探新领域。
- 张雷张雷张才利张才利张建伍李涵李涵潘星严婷潘星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铝土岩天然气新领域勘探发现与理论技术进展
- 2024年
- 在梳理总结勘探成果、理论技术进展的基础上,系统评价鄂尔多斯盆地铝土岩气藏资源潜力,提出未来铝土岩气藏的发展方向。鄂尔多斯盆地铝土岩气藏是蕴藏在含铝岩系地层中的特殊气藏类型,该套含铝岩系在盆地广泛分布,位于下古生界风化壳与上古生界沉积地层之间,其成因属于喀斯特型。铝土岩气藏主体位于庆阳古陆东翼古地貌斜坡区的含铝岩系地层中,从岩性组合及矿物特征分析认为其分布与微古地貌和沉积相明显相关,具有原地堆积与二次搬运2种沉积建造特征,可进一步划分出高地潜坑型、斜坡阶地型、封闭潟湖型3种铝土岩气藏类型,且在平面上具有一定的分区性。勘探分别落实L47、CT3、L68、HT14、HT7等5个有利含气区,其中L47井区铝土岩具有连续“透镜状”分布特征。首口铝土岩水平井试气达353.4×10^(4)m^(3)/d,创盆地上古生界单井最高产量,气藏具有单体厚、点群式的“鸡窝状”分布特征,直井试气最高产量达100×10^(4)m^(3)/d以上,综合评价有利勘探面积为7000 km^(2),天然气资源量约为5000×10^(8)m^(3)。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特殊的古陆背景、湿热气候环境、长期风化淋滤作用是形成铝土岩气藏的优越条件;不同于其他类型储层,铝土岩储层在表生期、成岩期、成藏期均具有一定的变化,且在表生期已基本定型,优质储层分布主要受垂向岩溶作用和横向泄水通道发育程度控制;攻关形成的三维地震预测识别与测井评价技术、多组分耦合活性酸加砂压裂技术是发现铝土岩高效气藏的重要保障。自2021年铝土岩气藏发现以来勘探成效显著,更加明确了铝土岩作为高效气藏勘探的前景十分广阔,坚定了在古陆周边寻找铝土岩气藏规模储量的认识,同时积极完善新类型气藏配套技术,为高质量动用铝土岩气藏积累丰富技术经验。
- 李明瑞张雷张雷曹茜张三李涵
- 关键词:资源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