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陆地震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在近年全国地震大形势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时空强演化图像及其相关参数的统计结果,并结合大陆周围附近地区强震活动对其内部的影响等客观现象,对大陆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研究预测。结果认为,中国大陆第五地震活跃期到2001年已经结束,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可能是中国大陆新的地震活跃期开始。
- 孙文福曹凤娟李海林焦明若郭晓燕
- 关键词:地震活动趋势地震活动图像
- 基于层次分析的辽宁地区震情指标预警模型研究
- 曹凤娟焦明若王海燕李芳李海林
- 关键词:层次分析判据预警地震
- 东北地震大形势跟踪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在近几年对东北地震大形势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最新地震资料,对东北地区地震发展趋势进行了实时跟踪研究,结果认为,东北第五个地震活跃期到2008年结束。同时,对如何合理选择研究区域也作了一些讨论。
- 孙文福李海林曹凤娟李芳焦明若郭晓燕
- 关键词:活跃期
- 小波变换方法在辽宁跨断层形变资料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运用二进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辽宁省跨断层观测资料不同尺度的小波变换的细节信号变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尺度小波变换分解的细节信号显示出不同的时变特征,可以识别和提取原始测值中不易分辨的震前异常。当尺度为3时的细节信号的年周期特征被打破,或者当尺度为3时的细节信号变化超出2倍均方差时,测点周围250km左右范围内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 贾晓东李海林李君
- 关键词:小波变换前兆异常地震预测
- 辽宁数字地震前兆台网建设
- 迟恭财王海燕王玉莹贾晓东张颖张建一郭晓燕曹凤娟孙鸿雁李海林李广平焦明若
- 辽宁数字地震前兆观测网络建设项目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复的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组成部分,是“辽宁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六个分项目之一。辽宁地震前兆台网建设工程包括一个区域前兆部,22个前兆观测台站...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震前兆台网前兆观测
- 辽宁地区中强震预测预警技术研究
- 焦明若曹凤娟王海燕李芳贾晓东张建一王岩李海林张颖王亮
- 项目受辽宁省地震局中青年科研基金资助,经费6万元。项目基于1970年以来辽宁及周边地区中强震震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辽宁地区中强震预测预警模型,参照借鉴国内外应对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预警工作的经验(即采用红、...
- 关键词:
- 关键词:强震预测预警技术地震灾害
- 辽宁省地震前兆指标及前兆成因机理的研究
- 焦明若李芳孙文福王玉莹李宇彤李海林曹凤娟张颖郭晓燕
- 该项目采用前兆指标提取方法,既有单学科的,也有综合的。较以往方法判定结果的信度、质量和科学性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尝试使用了新指标、新方法;首次对辽宁地区前兆现象产生机理用数值模拟和岩石破坏实验方法进行系统性分析;地震前兆...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震
- 黑吉蒙交界地区小震活动图像与附近中强震关系浅析
- 2010年
- 主要研究1970年以来东北地区历次中强震前,黑吉蒙交界地区小震活动图像特征,结果发现该区的小震活动集中与否对发生在嫩江断裂两侧的中强震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并结合地质构造和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本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 曹凤娟郭晓燕张颖李海林
- 关键词:中强震活动图像
- 基于层次分析的辽宁地区震情指标预警模型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根据辽宁及邻区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特点,结合1970年以来该区中强震震例,分辽南和辽蒙交界两个小区分别提炼了中强震预警判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辽宁地区基于时间尺度的地震震情指标预警模型。
- 曹凤娟焦明若王海燕李芳李海林
- 关键词:层次分析判据预警地震
- 辽宁海城-岫岩地区尾波Q值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利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研究1999年至2007年辽宁海城-岫岩地区尾波Q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1999年岫岩5.4级地震和2000年5.1级两次中强地震发生阶段该地区的尾波Q值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在地震活跃阶段,Qc值随时间变化起伏较大,平均值相对较高,在岫岩5.4级主震前有短时升高现象,之后Qc值并没有明显的降低,直到强余震序列结束之后Qc值逐步降低,趋于平稳,通过对比该区在地震活跃阶段与平静阶段的Qc值变化,可以为未来该区的强震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 李宇彤李广平李海林李芳
- 关键词:尾波Q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