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洪宇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血症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梗死
  • 1篇丹红
  • 1篇丹红注射液
  • 1篇丹红注射液治...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后
  • 1篇心肌炎
  • 1篇心绞痛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事件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机构

  • 7篇沈阳市第七人...

作者

  • 7篇李洪宇
  • 3篇齐红梅
  • 2篇王丽明
  • 1篇王妍焱
  • 1篇王晖
  • 1篇陈晓红
  • 1篇赵丽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根据溶栓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及未成功组,另有28例未接受溶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溶栓前、溶栓后7 d测定血浆BNP,记录1个月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溶栓前3组间的BN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溶栓后7 d血浆BNP分别为(202.2±54.1)ng/L、(532.3±65.8)ng/L、(572.3±68.3)ng/L,成功组BNP均明显低于未成功组及对照组。成功组1个月时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成功组及对照组。结论瑞替普酶再灌注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减少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李洪宇王丽明
关键词:脑钠肽心肌梗死血栓溶解疗法心血管事件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诊治一例
2011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以”发热4天,阵发性抽搐3小时”人院。人院日期2010年6月8日。病人人院前4天开始发热,自测体温39.0℃,伴头迷、乏力、周身肌肉关节疼痛,恶心、反复呕吐胃内容物及水样物。自服”感康、扑热息痛、头孢拉定”,症状无改善。并请社区医生测血压,告之血压偏低(具体不详)。入院前3小时突发肢体抽搐、意识不清,共2次,每次持续1、2分钟缓解,来诊。既往史:经常饮酒lO余年。来诊测血压70/40mmHg心率36次/分。
李洪宇王丽明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诊治阵发性抽搐胃内容物反复呕吐
家庭康复治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作用被引量:3
2003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患者在缓解期仍有低氧血症。长期家庭氧疗(long-termdomiciliaryoxygentherapy,LT-DOT)和体育锻炼相结合是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王晖陈晓红李洪宇
关键词:家庭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低氧血症氧疗体育锻炼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109例老年UA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疗程为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作为活血化瘀药物,治疗UA具有较好疗效。
王妍焱李洪宇齐红梅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丹红注射液疗效
肺梗死成功救治1例
2003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以突发性胸闷,大汗,伴有一过昏厥1小时来诊.既往无明确慢性病史.近半个月曾有过间歇性双下肢浮肿,未予诊治.查体:体温36.5℃,脉搏100次/min,血压80/50mmHg,神志清,查体欠合作,口唇微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0次/min,心律齐,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浮肿,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
李洪宇赵丽
关键词:肺梗死血压
左卡尼丁对12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慢性充血性心衰是由任何结构性或功能性的显著异常引起的影响心室灌注或搏血能力的临床综合征。老年人主要心血管疾病就是心力衰竭(HF),一般而言,据国内外研究报道可知,20%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都是老年人,年龄在60周岁以上,虽然目前而言,对于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其预后仍然很差,死亡率和致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慢性充血性心衰时心脏负荷可增加心肌能量消耗并刺激心肌的细胞生长,造成心肌失代偿性肥厚,导致能量缺乏状态加重。
李洪宇齐红梅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卡尼丁老年
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各种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87例确诊冠心病或同等危险者(糖尿病)的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5组:A组77例,B组77例,C组78例,D组77例,E组78例。A组患者给予理舒达(辛伐他汀)10mg/次,1次/d;B组患者给予舒降之(辛伐他汀)20mg/次,1次/d;C组患者给予普拉固(普伐他汀)20mg/次,1次/d;D组患者给予来适可(氟伐他汀)40mg/次,1次/d;E组患者给予立普妥(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d。每组患者分别口服降脂药物,期间不再使用其他类型降血脂药物,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肝、肾功能变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结果5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固醇及LDL-C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ALT、Cr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各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剂量下使用半年后的疗效与安全性基本相同,由于价格差异导致患者长期使用的顺应性不同,选择不同他汀类药物需要更多考虑患者长期使用这个因素。
李洪宇齐红梅
关键词: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高脂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