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琦
- 作品数:12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硫酸镁联合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1例小儿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硫酸镁联合多巴胺对所有观察组重症哮喘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用力呼吸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酸镁联合多巴胺可以明显改善小儿重症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继续推广与应用。
- 李春琦
- 关键词:重症哮喘疗效分析多巴胺硫酸镁小儿哮喘患者
- 阿托伐他汀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6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及实验室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呼气高峰流量(PEFR)、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 min步行距离(6MWD)、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EFR及FEV1/FVC高于治疗前,6MWD长于治疗前,PASP及mPAP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hs-CRP、VEGF及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NO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PASP,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李春琦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肺动脉高压肺功能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
- 孟鲁司特钠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对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对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42例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水平及气道重塑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7%,高于对照组的78.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MP-9、IL-33、TIMP-1、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Smad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reg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NK、B细胞水平及Th/T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支气管参数(T、AI、AO、T/D)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WA%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治疗哮喘的效果显著,可通过调节各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水平抑制气道重塑,对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李春琦
-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片哮喘细胞因子气道重塑
- 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喘息、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碳酸氢根离子(HCO3-)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R)、潮气量(V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受体1型(IL-1R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问卷(CRQ)、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喘息、咳嗽等症状、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参考及推广。
- 李春琦郭华
-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多索茶碱慢性支气管炎炎症因子肺功能
- 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究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在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患者43例,同时随机选取该时间段内来健康检查的健康婴幼儿36名作为对照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与此同时测量健康婴幼儿肺功能指标作为对照。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值,分析归纳总结规律。结果:43例患者的呼吸频率在治疗前后分别为(35.8±9.62)次/min与(31.3±8.90)次/min;潮气量在治疗前后分别为(6.92±1.12)ml/kg与(7.47±2.32)ml/kg;呼吸比在治疗前后分别为(0.59±0.84)与(0.73±0.14);达峰时间比在治疗前后分别为(17.63±5.84)与(24.86±7.22)。比较发现,患者在治疗后各肺功能指标值更接近健康婴幼儿的肺功能对照指标。同时,患者治疗后的各肺功能指标值均大于治疗前,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各肺功能指标值均大于治疗前,且更接近正常指标值。了解肺功能指标变化规律,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李春琦
- 关键词: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肺功能
- 运动员胸大肌断裂诊断与反思
- 2013年
- 目的通过1例胸大肌断裂病例报道,反思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今后更好工作。结论胸大肌断裂虽很少发生,此部位的损伤更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漏诊;通过体格检查选择有效的辅助检查尽早诊断,制定适合运动员运动需要的治疗与康复方案。
- 侯建强姚霖李春琦
- 关键词:胸大肌
- 静脉滴注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静脉滴注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74例接受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试验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一段时间后将两组患者哮喘治疗缓解时间与不良反应以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回访,对比观察发现,试验组患者哮喘的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的概率(2.70%)明显低于对照组(27.03%),试验组患者发生心动过速的概率(5.41%)明显低于对照组(32.43%),试验组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5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静脉滴注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明显使哮喘缓解时间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减轻患者痛苦,对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有着重要意义。
- 李春琦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氨茶碱静脉滴注
- 谷氨酰胺在老年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治疗作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在老年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补液、胃肠持续减压、抑制胰腺分泌等常规处理措施,研究组则在常规处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静脉输注谷氨酰胺处理;比较两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液内毒素浓度、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情况等。结果研究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分别为(6.5±1.1)、(7.4±2.1)、(10.6±3.9)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液内毒素浓度、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依次为(0.17±0.03)EU/L、(0.15±0.05),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谷氨酰胺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障碍临床效果较佳,可加快肠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减轻内毒素血症。
- 韩坤李春琦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障碍老年患者谷氨酰胺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07年
- 汪瑛李春琦韩英娥
-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多索茶碱
- 对比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对比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接收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组(A组)和氨茶碱组(B组),每组各54例。A组给予多索茶碱进行治疗,B组采用氨茶碱药物作为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A组的治愈率为96.30%,B组的治愈率为42.59%,A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氨茶碱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作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李春琦陈明伟
- 关键词:多索茶碱氨茶碱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