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静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甲状腺
  • 3篇2型糖尿病患...
  • 3篇病变
  • 3篇病患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组织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血管病变
  • 2篇血糖
  • 2篇腰围
  • 2篇腰围身高比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机构

  • 7篇聊城市第二人...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李文静
  • 5篇赵伟
  • 5篇张宏
  • 4篇张雅静
  • 4篇张琳
  • 3篇叶继锋
  • 3篇董清
  • 3篇郝翠翠
  • 2篇刘倩
  • 2篇何东华
  • 1篇常柏
  • 1篇顾文元
  • 1篇陈光敏
  • 1篇温寅林
  • 1篇宋旭臣
  • 1篇于姗

传媒

  • 3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激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正常值范围内甲状腺激素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以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所见狭窄程度将248例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无狭窄)92例,轻度狭窄组(狭窄<30%)32例,中度狭窄组(30%≤狭窄<70%)93例,重度狭窄组(≥70%组)31例。分析T2DM患者的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重度狭窄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轻、中度狭窄组与对照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均高于轻、中度狭窄组与对照组,轻、中度狭窄组FT3、H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颈动脉狭窄与FT3、HDL-C呈负相关;FT3、HDL-C升高是颈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年龄、TG升高是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正常值范围内偏高的FT3可能对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
陈光敏张雅静赵伟张琳李文静张宏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甲状腺激素类
2型糖尿病患者OSTA指数、25(OH)D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T2DM 121例作为T2D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19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人群中OSTA指数、25(OH)D水平、骨密度(BMD)情况,对比不同骨量患者OSTA指数、25(OH)D水平。分析OSTA指数、25(OH)D水平与BMD相关性。结果T2DM组OSTA指数、25(OH)D水平、BMD值低于对照组(P<0.01)。121例中骨质疏松31例,骨量减少39例,骨量正常51例。骨质疏松组OSTA指数、25(OH)D水平、BMD值低于骨量正常组与骨量减少组,且骨量减少组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OSTA指数、25(OH)D水平与BMD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OSTA指数及25(OH)D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二者与骨质疏松程度呈正相关,监测OSTA指数、25(OH)D变化情况可为防治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提供有效参考。
叶继锋付晓荣李文静董清葛云芝何东华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骨质疏松
卡格列净联合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卡格列净联合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6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用药差异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餐前口服那格列奈片,120 mg/次,3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卡格列净片,1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胰岛素(FINS),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DMQL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PBG、HbA1c、FINS、MCP-1、IL-6、TNF-α水平和HOMA-IR指数均明显降低,而GLP-1水平和DMQL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格列净与那格列奈协同治疗时,能极大纠正升高的血糖,患者胰岛素分泌得以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明显,机体炎性因子含量减弱。
郝翠翠张青李文静于姗叶继锋
关键词:那格列奈片胰岛素抵抗指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胰高血糖素样肽-1
丹参酮ⅡA对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存活、凋亡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INS-1的存活、凋亡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INS-1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高糖+参酮ⅡA组(葡萄糖终浓度30 mmol/L和丹参酮ⅡA终浓度10μmol/ml、20μmol/ml、40μmol/ml)、高糖+Lv-NC组(转染Lv-NC细胞在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的培养液培养)、高糖+Lv-circ_0056891组(转染Lv-circ_0056891的细胞在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的培养液培养)、高糖+丹参酮ⅡA+si-NC(转染si-NC的细胞在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和丹参酮ⅡA浓度为40μmol/ml的培养液培养)、高糖组+丹参酮ⅡA+si-circ_0056891(转染si-circ_0056891的细胞在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和丹参酮ⅡA浓度为40μmol/ml的培养液培养),细胞经相应处理48 h后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胰岛素分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circ_0056891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p-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p-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糖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细胞中circ_0056891相对表达和p-PI3K、p-AKT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丹参酮ⅡA组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胰岛素分泌升高,细胞中circ_0056891相对表达量和p-PI3K、p-AKT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Lv-NC组比较,高糖+Lv-circ_0056891组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胰岛素分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丹参酮ⅡA+si-NC组比较,高糖组+丹参酮ⅡA+si-circ_0056891组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胰岛素分泌减少,细胞中p-PI3K和p-AKT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均降低,差
李文静郝翠翠杨超
关键词:胰岛Β细胞高糖
艾塞那肽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EX)对糖尿病(DM)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DM大鼠模型20只,随机分为DM组、EX组,EX组皮下注射EX 1.0nmol/(kg·d),设正常对照10只(N组)。12周后,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的Bcl-2、Bax。结果 EX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DM组比较,P均>0.05。与N组比较,DM组大鼠心肌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均<0.01),Bax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均<0.01),且Bcl-2与Bax mRNA和蛋白表达比值下降(P均<0.01);EX组较DM组大鼠心肌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均<0.01),Bax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均<0.01),Bcl-2与Bax mRNA和蛋白表达比值增加(P均<0.01)。结论艾塞那肽可能通过上调DM大鼠心肌组织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延缓DM心肌病变的发生、发展。
顾文元李文静赵伟常柏张琳张宏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变BAX细胞淋巴瘤
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不同指标与尿微量白蛋白关系的探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的发生与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及体质量指数(BMI)等之间的关系。方法:292例T2DM患者根据BMI分为正常组(88例)、超重组(121例)和肥胖组(83例),分析各组24hUMA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随着BMI的增加,WHR、WHtR、24hUMA、舒张压(DBP)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UMA与病程、WHtR、WHR、BMI、SBP、DBP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119、0.603、0.426、0.509、0.210和0.205,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HtR、SBP是UMA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WHtR较大的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腹型肥胖是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
张琳刘倩张雅静赵伟李文静温寅林张宏
关键词:白蛋白尿人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尿微量白蛋白
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189例血清微RNA-221表达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微RNA-221(miR-221)表达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中心性肥胖T2DM病人189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8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miR-221表达水平。根据观察组有无并发微血管并发症将其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血清指标对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腹围、身体质量指数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iR-221水平高于对照组(0.86±0.27比0.32±0.06,P<0.05);观察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97/189);并发组年龄、合并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占比、病程、未按时服药占比及空腹血糖、HbA1c、hs-CRP、UA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血清miR-221水平高于未并发组(0.91±0.25比0.81±0.16,P<0.05),且均是中心性肥胖T2DM病人出现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221水平诊断中心性肥胖T2DM病人微血管并发症的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88.66%、79.35%、0.81,其诊断价值低于HbA1c水平(P<0.05),高于hs-CRP和UA水平(P<0.05),与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iR-221水平在中心性肥胖T2DM病人中呈高表达,是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对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李文静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身体质量指数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并发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并发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385例T2DM老年患者,按照有无结节分为甲状腺结节组(结节组,n=204)与无结节组(无结节组,n=181),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患者并发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因素诊断发生甲状腺结节及结节超声高评分的效能;采用Pearson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节组患者年龄、病程、TC、TG、TSH、TPOAb水平显著高于无结节组患者,而HDL-C、FT3水平显著低于无结节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TC、TSH及TPOAb是影响T2DM患者并发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女性、结节发生在双侧且多发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C>4.40 mmol/L;TPOAb>10.17×103IU/L;年龄>58.75岁;TSH>1.73 μIU/mL的老年T2DM患者需警惕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且高龄女性,结节多发在双侧的患者应密切关注,预防射频消融术后复发。
董清郝翠翠李文静
关键词:糖尿病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25(OH)D、尿酸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尿酸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Graves病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5例作为健康组。比较2组25(OH)D、尿酸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分析25(OH)D、尿酸与骨代谢指标[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骨钙素(BGP)]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25(OH)D水平低于健康组,而尿酸水平高于健康组(P<0.01);研究组ICTP、PICP、BG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5(OH)D与骨代谢指标呈负相关,尿酸与骨代谢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25(OH)D、尿酸、骨代谢指标在Graves病患者中有着不同的改变,同时25(OH)D、尿酸与骨代谢指标均存在相关性,上述指标可对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叶继锋杨超董清李文静葛云芝何东华
关键词:甲状腺肿25-羟维生素D尿酸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TGF-β1/Smad)信号通路及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6只170-200g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10只)和造模组(26只),后者尾静脉注射无菌柠檬酸缓冲液稀释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N组注射等量柠檬酸缓冲液。将成模的22只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DM组,11只)和艾塞那肽干预组(EX组,11只)。EX组以1.0nmol·kg-1·d-1剂量皮下注射艾塞那肽,N组和DM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实验结束时,DM组和EX组大鼠各存活10只。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Westernblotting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心肌细胞间可见散在分布、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心脏体重比增加,经艾塞那肽干预后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沉积较糖尿病组减轻,心脏体重比下降(F=44.456,P〈0.05);Smad2、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蛋白Ⅰ(ColⅠ)的表达在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艾塞那肽干预后表达下降(F=20.005、57.902、14.206、144.807,均P〈0.05);Smad7以及PPARα的表达在糖尿病组较对照组下降,艾塞那肽干预后表达增加(F=22.318、39.142,均P〈0.05)。结论艾塞那肽抑制心肌TGF-β1/Smad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纤维化可能与PPARα有关。
张琳赵伟张雅静李文静张宏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