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平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出血
  • 1篇血性
  • 1篇移位术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预后
  • 1篇入路
  • 1篇神经根
  • 1篇神经移位
  • 1篇神经移位术
  • 1篇生物材料
  • 1篇术后
  • 1篇撕脱
  • 1篇撕脱伤
  • 1篇切开
  • 1篇切开减压
  • 1篇肿瘤
  • 1篇自然科学基金
  • 1篇卒中
  • 1篇膈神经

机构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李平
  • 2篇周凯
  • 2篇张庭荣
  • 2篇艾合买提江玉...
  • 1篇马创
  • 1篇刘亮
  • 1篇杨广忠
  • 1篇吴鹏飞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垂体腺瘤卒中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回顾性比较垂体腺瘤卒中的两种病理类型在术前临床表现及术后症状恢复的差异。方法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28例垂体腺瘤卒中病人分为出血性卒中组(18例)与缺血性卒中组(1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前临床表现、内分泌水平及手术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出血性卒中组手术全切除11例,大部分切除5例,部分切除2例;缺血性卒中组均实现肿瘤全切除,两组全切除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视力改善和垂体功能减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术前临床症状及改善情况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出血性卒中术前临床表现较缺血性卒中无明显差异,缺血性卒中术后预后更佳。
李维强周凯李平钱征吴鹏飞张庭荣
关键词:垂体肿瘤预后
锁扣带袢双钛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 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观察锁扣带袢双钛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2—2019-02采用锁扣带袢双钛板内固定治疗的21例Rockwood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功能采用Karlsson评分标准与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评定。结果21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随访时间(13.0±2.8)个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肩锁关节复位良好,肩关节活动范围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摄X线片复查肩锁关节无脱位,钛板位置良好。末次随访时肩锁关节功能按Karlsson评分标准评定:优17例,良4例。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80~91(87.1±3.1)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为83~92(89.4±5.5)分,术后12个月为85~95(93.6±1.3)分,继续改善。结论采用锁扣带袢双钛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肩锁关节复位效果好,固定稳定,采用小切口减少了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反应期短,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允许患者早期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并较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李平马创艾合买提江·玉苏甫
关键词:内固定
膈神经与肋间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被引量:3
2016年
背景:肋间神经移位和膈神经移位已是治疗肘关节屈曲功能的主要方法,而有些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两种术式均可适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优选哪种修复方式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难题。目的:观察膈神经移位至臂丛神经上干前股和肋间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疗效。方法: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20例,其中膈神经移位至臂丛神经上干前股9例(膈神经移位组),肋间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11例(肋间神经移位组),修复后均获得15-3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操作时间并分别进行记录;观察两组患者肱二头肌肌力及肘关节屈曲角度的恢复情况。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制定的"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的试用标准"对肌皮神经的功能恢复进行评价,并计算其优良率,评价2种修复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1膈神经移位组优良率为67%,肋间神经移位组优良率为64%,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膈神经移位组切口小,出血量少,操作时间短;3膈神经移位组恢复不理想2例,肋间神经移位组恢复不理想3例;4结果表明,2种修复方式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效果良好,能有效恢复屈肘功能;膈神经移位在切口、出血量及操作时间等方面有优势。
阿不地合比尔.阿不拉李平依力哈木江.吾斯曼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关键词:膈神经臂丛损伤肋间神经神经移位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术后迟发鼻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术后迟发鼻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鞍区组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术并出现迟发鼻出血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其出血时间、出血性质、出血原因、止血方法及效果、随访结果。结果出血时间:1例发生于术后2 d内,10例发生于术后3~15 d,2例发生于术后16~21 d,平均出血时间为术后8.1 d。出血性质:10例为鼻腔活动性渗血,3例为鼻腔大出血。出血原因:12例为血管残端瘢痕脱落致蝶腭动脉及其分支出血,1例为克氏静脉丛出血。止血方法及效果:1例术后鼻腔出现大量出血及呼吸衰竭,未能行手术止血,后经抢救无效死亡;3例行内镜下鼻腔探查止血,9例行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栓塞术,均止血成功。随访结果:12例患者出院后平均随访7.6个月,均恢复良好,未发生再出血。结论迟发鼻出血是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3~15 d,主要与蝶腭动脉及其分支损伤有关,可行内镜下鼻腔探查止血术或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栓塞术。
李平周凯刘亮张庭荣
关键词:鼻出血内镜疾病特征
真空负压吸引与绑鞋带技术修复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减张效果的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背景:目前认为负压吸引技术是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切口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治疗后创面往往不能自行闭合,需要植皮造成副损伤。有研究表明应用绑鞋带技术治疗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减张切口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国内至今少有报道。目的:比较真空负压吸引技术与绑鞋带技术治疗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开减张切口的疗效。方法:将36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患者(46个减张切口)随机分为负压吸引组和绑鞋带组,每组各23个减张切口,负压吸引组骨折复位后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减张后即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绑鞋带组骨折患者复位后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减张治疗后创面敷贴负压封闭吸引材料-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皮缘用皮肤吻合器作扣环采用硅橡胶袢充当缚带采用切口绑鞋带治疗技术。治疗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大小、切口完全闭合切口所需时间、感染情况、需进一步干预的需求、日常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与结论:绑鞋带组切口闭合所需时间显著优于负压吸引组(P<0.05)。负压吸引组中有8个减张切口需行进一步植皮,绑鞋带组无需行植皮;绑鞋带组中5个减张切口需要更换硅橡胶袢。两组中创面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也均未出现治疗后筋膜间室压力增高及皮缘坏死等现象。结果提示,真空负压吸引技术和绑鞋带技术均为治疗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开减张切口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其疗效可靠,已被临床使用;与真空负压吸引技术相比,绑鞋带技术伤口闭合时间短、创伤小、疗效更优。
买合木提.亚库甫阿里木江.阿不来提艾合买提江玉素甫杨广忠许正利李平
关键词:生物材料筋膜间室综合征负压引流术切开减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