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文
- 作品数:53 被引量:1,424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土资源部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快速城镇化农村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原锡山市为例被引量:80
- 2004年
- 文章以江苏省原锡山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1985年~2000年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城市化发展、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指结构变化)的态势。对研究区域城市化发展主导下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机理分析,认为城镇化发展主要带来人口、经济的非农化及农业集约化的发展,这些影响都在土地利用上得到落实,并通过土地利用主体的行为实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变量,同时尝试性的将各类用地变化率绝对值之和定义为衡量土地利用变化强度的标准,并构建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模型。通过机理分析和模型分析,得出研究区域1985年~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文章还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对原锡山市城市化发展的耕地资源边际占用倾向进行了相应的数量分析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提高所导致的耕地资源边际占用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不再因城市化水平提高而增加耕地占用的边界年份在2014年左右。
- 周青黄贤金濮励杰李宪文周峰吴伟坤
-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农村土地利用变化
- 产业用地优化配置与调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 白晓飞李宪文汪秀莲戴建旺张定祥张嘉王荣彬彭晋福季宏伟耿冲王欣欣解琳胡小华谈媛媛骆昌鑫张军连张荣群艾东
- 该项目在产业用地综合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和预警研究成果,开发产业用地优化配置和调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产业用地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通过系统开发,集成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
- 关键词:
- 关键词:土地勘测优化配置调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 入世:土地利用规划如何应对被引量:7
- 2002年
- 我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无论是规划理念还是规划工作制度都还不够成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做才能使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更加完善,使其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本文提出的应对之策虽有待进一步细化,但不无积极意义。
- 郑伟元李宪文刘康
- 关键词:入世土地利用规划
- 基于总量控制与分层监管的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为了有效地控制宅基地的无序扩张,提出了建立宅基地用地标准的新方法,其核心是"总量控制,分层监管",即:以人均宅基地面积为基数,确定村庄宅基地总面积控制性指标和农户宅基地面积指导性指标,控制性指标由地方政府部门监管,指导性指标由村集体内部参考使用。与现行标准相比,新的标准形成了两级监督机制,降低了监督成本,实现了管制和自治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实现了权利公平,避免管理混乱问题。
- 张军连李宪海郭敬李宪文汪秀莲彭晋福
-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总量控制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辅助编制系统
- 李宪文肖霖白晓飞殷赣华
- 该系统是一种辅助支持系统,它是集空间数据处理与行业应用于一体,运用信息技术替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的复杂人工操作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该系统的设计依据规划编制数据流向和业务流程,遵循“数据库管理,模块化组织,文件式操作...
- 关键词:
-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数据库
-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程研究
- 李宪文杨枫苏东袭郑伟元张明达
- 该项目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耕地后备资源分类系统,并对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的含义进行了科学界定,为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评价提供了分类依据;在待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设定过程中,比较注重了耕地开发对土地质量和周围生态环境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
- 四川紫色土区小流域土壤养分流失初步研究被引量:34
- 2002年
- 通过对四川紫色土区小流域降雨的观测、径流养分和泥沙含量的分析,初步探讨了紫色土区养分的流失规律。多数研究认为,土壤养分大部分随泥沙携带而流失,而本文的研究结果却表明了:在研究区域,土壤养分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径流的流失,而随泥沙携带的潜在土壤养分,由于产沙量较少,其流失总量并不多。
- 王洪杰李宪文史学正杨金玲
- 关键词:小流域土壤养分流失泥沙含量土壤侵蚀
- 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被引量:84
- 2005年
- 以正处于一个新的成长期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及内在驱动机理。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区域各地类面积比例的动态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面是建设用地比例的增加以及耕地和水域面积比例的减少。在此基础上建立驱动因素体系,利用相关分析和主因子分析方法,并构建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的增长和非农化、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劳动力的非农化。但是不同的时期,主要驱动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土地利用的特点不断变化:人口的非农化(城市化率)的作用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增长的作用明显的减弱;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建设用地比例增加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
- 章波濮励杰黄贤金周青吕敏眸李宪文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非农化建设用地
- 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本文以正处于一个新的成长期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及内在驱动机理。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区域各地类面积比例的动态分析和因子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面是...
- 章波濮励杰黄贤金周青吕敏眸李宪文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 文献传递
- 小流域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被引量:52
- 2004年
- 以四川省资阳市松涛镇的响水村小流域为研究背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研究了小流域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表层养分含量均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总趋势大都具有条带状和斑块状的特点,旱地、果园、裸地的土壤全氮、有机质普遍缺乏,特别是处于坡顶的裸地,应成为今后的控制重点,此外,旱地、果园的水溶态养分高值分布区也应给予高度重视。方差分析与均值比较表明:土地利用对全氮、有机质、全磷、水溶性磷含量都有显著影响(P<0.01),其影响程度为有机质>全氮>全磷>水溶性磷,而全钾、硝态氮则不受土地利用的显著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紫色土钾素含量更倾向于土壤母质中所含矿物的控制,而土壤硝态氮的情况比较复杂,可能有更为重要的因素(如施肥、降雨、径流)制约着硝态氮的含量。
- 王洪杰史学正李宪文于东升孙维侠曹志洪
- 关键词:小流域尺度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