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和言

作品数:163 被引量:490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部委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47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2篇机械工程
  • 85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3篇离合
  • 61篇离合器
  • 58篇车辆
  • 42篇传动
  • 29篇履带
  • 27篇湿式离合器
  • 25篇履带车
  • 25篇履带车辆
  • 19篇转矩
  • 17篇综合传动
  • 17篇变速
  • 17篇车辆工程
  • 15篇液压
  • 15篇摩擦片
  • 15篇静液驱动
  • 13篇温度场
  • 12篇摩擦转矩
  • 11篇传动装置
  • 9篇摩擦副
  • 9篇静液传动

机构

  • 163篇北京理工大学
  • 6篇中国北方车辆...
  • 5篇北京信息科技...
  • 4篇聊城大学
  • 4篇江麓机电集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柏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杭州前进齿轮...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重庆工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汽车集团...
  • 1篇陕西法士特齿...
  • 1篇北京特种车辆...
  • 1篇北京奔驰-戴...
  • 1篇北京现代汽车...

作者

  • 163篇李和言
  • 110篇马彪
  • 30篇郑长松
  • 27篇于亮
  • 24篇陈漫
  • 14篇何春平
  • 13篇李明阳
  • 11篇杨立昆
  • 11篇于亮
  • 10篇王宇森
  • 10篇李慧珠
  • 9篇王立勇
  • 9篇刘继凯
  • 7篇路华鹏
  • 7篇张海岭
  • 7篇陈宝瑞
  • 7篇陈飞
  • 7篇杨磊
  • 7篇杜秋
  • 6篇赵二辉

传媒

  • 1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0篇北京理工大学...
  • 6篇机床与液压
  • 6篇兵工学报
  • 5篇汽车工程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5篇液压与气动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 4篇润滑与密封
  • 4篇第九届全国设...
  • 3篇机械传动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机械设计
  • 3篇广西大学学报...
  • 2篇汽车技术
  • 2篇机械强度
  • 2篇摩擦学学报(...
  • 2篇车辆与动力技...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25
  • 19篇2024
  • 2篇2020
  • 4篇2019
  • 20篇2018
  • 17篇2017
  • 11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11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比例电磁阀控的湿式离合器预充油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比例电磁阀控的湿式离合器预充油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比例电磁阀的型号特征,拟合所述比例电磁阀的输出油压特性;基于所述输出油压特性,获取离合器活塞腔的流量;设置离合器预充油阶段的比例电磁阀输入的控制信号;基...
于亮陈漫郑长松李和言何春平张小鹏计德林
静液驱动系统制动工况液压冲击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静液驱动车辆制动工况,从能量守恒角度分析了制动时系统冲击压力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建立了制动工况压力冲击试验系统,试验研究了在不同输入转速条件下,泵由某一排量阶跃为零进行制动时系统压力冲击情况。结果表明,系统冲击压力与泵轴输入转速成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为静液驱动车辆制动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陈宝瑞马彪李和言路华鹏
关键词:静液驱动制动工况液压冲击
摩擦片表面沟槽对离合器带排转矩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根据湿式离合器分离状态下油液质量流量守恒关系,推导了全油膜状态下径向槽摩擦片和平直摩擦片润滑油流量方程和油膜等效收缩半径方程.基于摩擦片带排转矩的实验数据,引入流量修正系数,建立了双圆弧槽摩擦片润滑油流量表达式和带排转矩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摩擦界面平均半径处的相对摩滑线速度小于8.83m/s时,双圆弧槽型摩擦片的带排转矩特性接近于径向槽摩擦片;当相对摩滑线速度大于9.39m/s时,双圆弧槽摩擦片的带排转矩特性可以用平直摩擦片评估,且增大槽宽或槽深,均可以有效降低带排转矩.
刘继凯马彪李和言
关键词:车辆工程湿式离合器摩擦片
一种离合器间歇接触等效温度场计算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器间歇接触等效温度场计算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已经发生翘曲变形的摩擦元件,并对摩擦元件进行静压试验,获得摩擦元件的实际接触区域;获取摩擦元件实际接触区域的坐标特征,根据坐标特征计算实际接触区域的接触面...
于亮郑长松陈漫张小鹏魏成思何春平李和言
变形摩擦元件对系统热弹性不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建立了压力扰动与摩擦元件固连的反对称模态热弹性不稳定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得到了判断摩擦系统热弹性不稳定性的临界速度,分析了弹性模量、泊松比等材料参数对摩擦系统热弹性稳定性的影响,并与Yi Yunbo和赵家昕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形摩擦元件对换挡过程影响较大,对蠕行工况影响较小.三种常用摩擦片中,纸基摩擦片TEI临界速度最高,热弹性稳定性最优,石棉摩擦片次之,铜基摩擦片TEI临界速度最小,热弹性稳定性最差;摩擦系统TEI临界速度随对偶钢片比热、导热系数和摩擦片热膨胀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对偶钢片和摩擦钢片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的增加而减小.对偶钢片材料参数不变的前提下,减小摩擦材料比热、泊松比、导热系数和弹性模量,同时增大热膨胀系数可提高摩擦系统的TEI临界速度、提高系统热弹性稳定性.
马彪李明阳李明阳李和言李慧珠杜秋
离合器液压供油系统压力脉动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建立湿式换挡离合器液压供油系统压力脉动数学模型与试验系统,利用Simulink对系统液压元件压力脉动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泵出口、精滤器入口和出口、溢流阀入口的压力脉动特性,研究了齿轮泵转速n和齿数z、油管直径D、溢流阀节流孔直径d对压力脉动的影响规律。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数学模型能有效反映系统压力脉动特性,脉动频率主要由齿轮泵输入流量脉动决定,脉动幅值随着油液流动方向降低;随着齿轮泵转速升高,压力脉动频率和幅值均线性增大;当齿数z大于10、节流孔直径d取2.5 mm时能有效降低压力脉动,对离合器供油系统的油管直径D取25~30 mm为宜。
陈飞马彪李耿标李和言李和言王宇森
关键词:车辆工程湿式离合器液压系统压力脉动
高速车辆用双湿式直接换档机械变速机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车辆用双湿式直接换档机械变速机构,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三自由度定轴变速机构与双湿式换档操纵机构相结合,共采用了五个湿式换档离合器与二个湿式换档同步器共七个湿式换档操纵元件,每个湿式换档操纵元件...
马彪李和言
湿式换挡离合器摩擦片磨损量计算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介绍了综合传动湿式换挡离合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离合器结合分离过程的油压和滑摩转速变化规律,拟合出离合器工作油压与转速的特性方程,建立了离合器摩擦片磨损量计算模型。依据离合器摩擦副磨损试验结果,确定了油压、滑摩转速影响指数与结合次数的关系。利用组建的综合传动湿式换挡离合器磨损量测试试验系统,进行了18000次离合器换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湿式换挡离合器磨损量可以表示为工作油压与滑摩转速的函数。
王立勇马彪李和言郑长松
关键词:综合传动摩擦片磨损
一种基于压力反馈的离合器摩擦转矩实时修正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力反馈的离合器摩擦转矩实时修正方法和系统,属于离合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S1、采集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并基于所述运行参数,获得离合器样本摩擦转矩曲线以及实时摩擦转矩曲线;S2、基于所述实时摩...
于亮郑长松李和言 张小鹏 张丁戈何春平
周向宏观非均匀接触摩擦元件温度场及摩擦因数被引量:1
2018年
考虑温度及摩滑速度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建立周向宏观非均匀接触摩擦元件温度场迭代计算模型,研究屈曲阶数对温度场和摩擦因数的影响,通过销—盘摩擦因数测量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
李明阳马彪李和言李和言李慧珠杜秋
关键词:温度场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