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丕显
- 作品数:27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简论冯雪峰的主体性实践论文学观被引量:2
- 2003年
- 在冯雪峰的文艺思想中 ,论述文学和政治的“外部关系”、阐释文学创作之中的主观与客观因素、探究文学的民族形式等等 ,都充溢着艺术实践的辩证法光辉 ;其重要根底在于其中蕴涵着新的主体性实践论的文学观 ;置放到当时的大、小文化背景之下将更会看到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李丕显
- 关键词:艺术实践辩证法
- 儒家大美学观论纲被引量:4
- 1995年
- 韩钟文李丕显
- 关键词:美学观为人生而艺术宇宙生命儒家美学礼乐文化人格美
- 生态美学偏至论
- 本文总结近年来我国生态美学研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从分析基本概念、阐释行为、实证研究和哲学品位四个方而入手,指出生态美学的薄弱之处,对生态美学的发展作冷静思考。
- 李丕显孙琪
- 关键词:生态美学实证
- 文献传递
- 后实践美学析疑
- <正>近几年来,有几位中青年学者对实践观点美学体系提出许多质疑和诘难。其中杨春时先生的超越美学和潘知常先生的生命美学较有代表性。例如杨春时先生认为,实践美学的基本范畴"实践"、"人的本质"和"自由"都打上了理性主义的印记...
- 李丕显
- 文献传递
- 美学的多重反思和多元并进——由“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引发的思考
- 本文就笔者由“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以及近年美学现状中引发的一些思考进行论述,包括一门学科从“自在”走向“自为”“自觉”,同样需要不断地反省自身,反观历史,反思现状、近年以来的美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并进的...
- 李丕显
- 关键词:中国美学学科建设
- 文献传递
- 美学的多重反思和多元并进——由“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话题引发的思考被引量:1
- 2008年
- 近些年来的美学研究态势呈现出多重反思和多元并进的突出特征。对这一研究态势,可以而且应该再予以深度反思,即"反思的反思"。在反思的反思之后,需要进而倡导"化境"的追求,以促进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
- 李丕显
- 关键词:美学中国美学
- 论化境
- 2008年
- "化境"可以表现于各个领域、各项事业、各类活动中。化境典型地具象于艺术领域:对象的心灵化和心灵的对象化的谐调统一及其物质形态化。学术研究的化境关键在于化入化出、自我消化、化出自我;在认识把握所研究对象的三个层面:现象描述、知性分析和理性辩证,学术研讨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如接着说、对着说、辩证的扬弃、综合性的创造、创造性的转换等,均可体现化入化出、自我消化、化出自我的化境。人生化境则是化艺术于人生,化人生为艺术。它们的共同的本质特征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和谐浑化的超然之域和自由之境。
- 李丕显
- 关键词:化境
- 美学的角色被引量:1
- 2005年
- 美学一向负载着人类高尚的审美理想,而且对难解的美学问题进行哲学的叩问,表征着人类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又是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重新认识并在新的文化背景下还原美学原本的角色定位,大有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
- 李丕显
- 关键词:角色审美理想求知欲
- 主体性文学论的先声:冯雪峰的典型创造论及其深层底蕴被引量:1
- 2003年
- 在文学理论中的机械论、教条主义和庸俗社会学十分盛行的年代里,冯雪峰竭力倡导创造多种多样的典型形象,主张典型化和个性化同时进行,尤其强调“典型的个性”论,本就具有某种“反潮流”的意义;其深层的底蕴——“主体性的文学论”——更是一种超前的观念,预示着新型的文学理念的先声。
- 李丕显
- 关键词:个性化主体性文学理论
- 一言一行的玄机
- 2009年
-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运动造就了知识分子的几类典型。周扬同志可以算是某一类典型的代表。多角度剖析他探望病中胡风时的一言一行的"玄机"(中性词),揭示其多重蕴涵,可以收到典型剖视、以小见大之效,深入体认知识分子心灵的极其复杂的"矛盾统一体"。
- 李丕显
- 关键词:矛盾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