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晶晶
-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贵州省卫生厅优秀医学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原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
- 2011年
- 精原细胞包括未分化型精原细胞和分化型精原细胞。通过体外培养精原细胞,重现精子发生过程,在发育生物学、生命起源和生育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利用其多能性,诱导其产生多种组织类型的细胞,将是再生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拟就精原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旨在为精原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 邓呈亮朱晶晶王达利
- 关键词:精原细胞体外培养干细胞
- 瘢痕疙瘩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生物学特性鉴定
- 目的探讨人瘢痕疙瘩中是否存在多能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分离培养及初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以人瘢痕疙瘩为研究对象,用酶消化法进行分离,通过传代培养进行筛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CD29、CD34、CD44、CD...
- 朱晶晶王达利邓呈亮王波余丽梅
- 文献传递
- 人瘢痕疙瘩来源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鉴定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分析人瘢痕疙瘩来源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该细胞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人瘢痕疙瘩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消化法及传代培养法分离筛选瘢痕疙瘩于细胞。选取原代和(或)第3代贴壁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加入CD29-藻红蛋白(PE)、CD34-PE、CD44-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CD90-FITC、CD45-多甲藻黄素叶绿素蛋白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CD29、CD34、CD44、CD45及CD90的表达及细胞周期;加入小鼠抗人细胞角蛋白19(CK19)即用型单克降抗体、鼠抗波形蛋白即用型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K19、波形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细胞Oct4的表达。取第1代细胞,应用成骨细胞、成脂肪细胞、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液进行诱导分化实验,观察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结果传代培养后,细胞形态较为均一,以梭肜为主,排列不规则。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该细胞高表达CD29、CD44、CD90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低表达CD34、CD45等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细胞周期分析显示67.66%的细胞处于G0/G1期,26.24%的细胞处于G2/M期,6.11%的细胞处于s期。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显示细胞波形蛋白表达呈阳性、CK19表达呈阴性。RT-PCR法检测显示细胞Oct4表达呈阳性。诱导分化实验表明,细胞可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分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人瘢痕疙瘩内存在间充质样于细胞,这种干细胞可能在瘢痕疙瘩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 王达利朱晶晶邓呈亮王波余丽梅
- 关键词:瘢痕疙瘩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 Notch基因在人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研究Notch基因在人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中的表达,探讨Notch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瘢痕疙瘩的形成.方法 收集6例瘢痕疙瘩患者的瘢痕疙瘩样本,二步酶消化法获取人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原代和第3代细胞表型;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胚胎蛋白4(Oct4)、波形蛋白和CK19的表达;体外诱导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茜素红S检测钙盐沉积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Notch1-4 mRNA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原代及第3代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均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型CD29 (94.93%)、CD44(89.79%)、CD90 (74.28%),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型CD34(1.26%)、CD45 (0.79%);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表达多能干细胞标志Oct4和间充质细胞标志波形蛋白,不表达上皮细胞标志CK19;向成骨细胞体外诱导21d后,可见明显钙盐结节;Realtime-PCR结果显示Notch1-4基因在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中均有表达,且Notch2、Notch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高于Notch1、Notch4基因(P<0.05).结论 人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Notch基因不同亚型的表达差异可能与其自我更新、增殖、分化及参与瘢痕疙瘩形成有关.
- 邓呈亮王波张子阳孙广峰朱晶晶王达利余丽梅
- 关键词:基因干细胞
- 干细胞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干细胞(stem cells)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它可分化成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细胞,近年来对它在创伤愈合和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更多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将不同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包括骨髓来源干细胞、脂肪来源干细胞、皮肤来源干细胞、脐带及羊膜来源干细胞以及相关生长因子等在创伤愈合中所产生的有益作用作一综述。
- 朱晶晶邓呈亮王达利
- 关键词:干细胞创伤愈合
-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样(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鉴定
- 目的:探讨人体瘢痕疙瘩(keloid,KD)中是否存在多能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对其进行分离培养及初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采用两步酶消化法从人的瘢痕疙瘩中分离培养瘢痕疙瘩来源间充质干细胞(keloid-...
- 朱晶晶
- 关键词:瘢痕疙瘩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
- 文献传递
- 近似体腔温度不宜体外培养大鼠A型精原细胞被引量:3
- 2011年
- 背景:温度会影响体外培养精原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目的:观察不同体外培养温度对A型精原细胞细胞周期及增殖相关基因c-kit、CyclinD3的影响。方法:通过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大鼠生精细胞,分别置于32,37℃条件下与支持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其形态及细胞数变化等生长特性;培养第8天采用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差异性贴壁分离富集A型精原细胞。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第1天,32,37℃组均可见悬浮的呈圆形或卵圆形的生精细胞和贴壁的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的支持细胞;从第4天开始,37℃组生精细胞数、生长状态逐渐降低,第8天时,37℃生精细胞数明显低于32℃组(P<0.05);体外培养第8天,32℃组处于S期A型精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37℃组(P<0.05),32℃组A型精原细胞c-kit、CyclinD3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37℃组(P<0.05)。说明在37℃这种近似体腔的温度下体外培养生精细胞会抑制精原细胞的增殖。
- 邓呈亮王达利李三华朱晶晶唐修俊龚德彰
- 关键词:体外培养细胞周期C-KIT
- 不同温度对体外培养精原细胞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在32℃、37℃温度下体外培养生精细胞,探讨两种温度对精原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体腔温度(37℃)导致精子发生障碍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将分离的大鼠生精细胞分别置于不同温度(32℃、37℃)条件下与支持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其贴壁、增殖、形态学变化;培养第8天采用非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差异性贴壁分离富集出精原细胞,以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不同温度下精原细胞c-kit、PI3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对体外培养第8天的精原细胞c-kit基因进行测序检测,了解其突变情况。结果:32℃组、37℃组均可见细胞贴壁、分裂、增殖;32℃组中,精原细胞c-kit和PI3K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37℃组(P<0.05);基因测序结果显示32℃组c-kit基因第9、11、13号外显子均未见突变,37℃组第11、13号外显子未见突变,在9号外显子附近区域可能有缺失或插入突变。结论:在体外37℃温度下培养生精细胞会抑制精原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可能导致精原细胞c-kit基因发生突变。
- 朱晶晶王达利李三华邓呈亮孙广峰
- 关键词:精原细胞温度体外培养C-KITPI3K
- 瘢痕疙瘩异质性成纤维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邓呈亮王达利魏在荣朱晶晶王波
- notch基因在人瘢痕疙瘩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 目的研究notch1-4基因在人瘢痕疙瘩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探讨notch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瘢痕疙瘩的形成。方法收集瘢痕疙瘩样本,二步酶消化法收获人瘢痕疙瘩间充质干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原代和P3代细胞表型;免疫细胞化学...
- 邓呈亮王达利朱晶晶王波余丽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