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从兵
- 作品数:74 被引量:156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晚清宫廷的思想动态与铁路兴办(1865-1889)被引量:6
- 2013年
- 1865-1889年,晚清宫廷对铁路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力为拒绝"到"酌量试办",再到"毅然兴办",最后到"定计兴办"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臣对铁路的态度较早地发生了变化,最高当权者的态度在逐渐地改变,铁路试办、兴办的阻力主要来于廷臣。"定计兴办"铁路政策的确立,表明了晚清宫廷顺应世界铁路建设潮流的姿态和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寻求富强之策的意愿,说明了晚清宫廷的总体思想动态已有所改观。
- 朱从兵
- 关键词:慈禧
- 太平天国前期高层文书人员的命运——以曾水源为中心的考察
- <正>大凡进行政治运动,总少不了思想的传播、宣传和动员,这就离不开大量的文字宣传材料,就需要有人从事文书工作。庚戌年,是上帝会准备和发动金田起义的一年,太平天国吸收了一批专职从事文书工作的人,这其中较有影响的人物有曾水源...
- 朱从兵
- 文献传递
- 南京国民政府战前铁路战备述论(1931-1937)被引量:3
- 2015年
- 从1931年到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应对日本的侵略以及国防的需要实施了铁路战备措施。"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内部就开始蕴育铁路战备意识,并以国防设计委员会为依托制定了铁路战备决策。1935年国民党"五大"的召开实现了其策略由对内"剿共"到对外抗日的转变。此后,南京国民政府以铁道部为铁路战备的领导核心,积极主动实行了一系列举措,如线路规划、铁路建设筹款、修筑战备铁路以及铁路员工的军事训练等,来推动铁路战备措施的落实,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南京国民政府所做的战前铁路战备努力,着眼于战备铁路的规划和建设,运输能力的增强和提升,更具战略意义,为全面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军事抵抗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同时也有一些局限性。
- 朱从兵岳鹏星
- 关键词:抗日战争南京国民政府
- 铁路建设与民生主义——民元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新探被引量:11
- 2002年
- 孙中山把铁路建设作为解决民初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的“务本之谈” ,并把铁路建设的成功与否看成是关系到民国生死存亡的前途问题。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是其民生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 ,铁路建设问题是他在民元试图着力解决的民生主义的中心问题。
- 朱从兵
- 关键词:孙中山民生主义
- 论陈独秀对中国近代农民的认识被引量:1
- 2005年
- 在1938年前,陈独秀对近代农民作用的认识的总体思想趋势经历了一个由否定而肯定的转变过程,但他的肯定是留有余地的,他将农民的作用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之所以如此,坚守十月革命的城市道路是一个根本的原因。他对农民的缺点始终有清醒的认识,这是他认识近代中国农民的思想主线。为克服农民的缺点,他一方面主张以解除农民痛苦、改善农民生活作为他们参加抗战的前提,另一方面主张联合中小农民或称参加劳动的“贫农”,坚决地反对富农和游民无产阶级。这些观点构成了大革命失败后他的托派思想基础。但他对农民缺点的正视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朱从兵
- 关键词:农民
- 南昆铁路与西南社会经济发展被引量:4
- 1998年
- 朱从兵
- 关键词:南昆铁路铁路运输铁路沿线大西南北洋军阀政府铁路建设
- “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第四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2
- 2012年
- 2011年8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大学、苏州科技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
- 黄鸿山朱从兵
- 关键词:中国近代社会史区域社会社会保障
- 太平天国后期的六部制问题被引量:1
- 2012年
-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在前期六官丞相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六部制,处理具体的朝政。在设立六部的过程中,太平天国没有军师,并不存在剥夺军师权力分归六部的问题。在制度设计上,有六部则例,而在具体的管理上,有部官领袖制、部僚制和部僚领袖制,从而建立起管理六部的体制。在这个体制中,洪仁为最高领导。在洪秀全迷恋于建构洪氏家天下的趋势之下,虽然六部官员的职爵在不断提高,但六部的地位在不断下降;虽然六部各有具体的职能,但其作用有限,不能改变太平天国最终的命运。
- 朱从兵
- 关键词:太平天国
- 孙中山“国利民福”思想探析——革命党人情怀、目标和宗旨论
- 2008年
- "国利民福"是民元至民二上半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段的词汇,笼统地指近代民族国家的经济利益和人民的福利、幸福。它是孙中山对在清帝逊位后准备实行的民生主义的一种理论预期,也是他在分析实行民生主义的效果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既是革命党人的出发点和应有的情怀,又是革命党人追求的最终目标,甚至被上升为革命政党的主义或党德的高度,孙中山因此将他所从事的民主革命称为"国利民福革命"。由于"国利民福"中的"国"特指近代民族国家,即孙中山心目中真正的中华民国,当中华民国名存实亡时,"国利民福"就很少出现在孙中山的各类文本中。
- 朱从兵
- 关键词:孙中山民生主义
- 关于抗战时期舆论动员研究的思考
- 2015年
-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常对应民族心理创伤,往往也有与之对应的历史记忆及其书写。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历史语境中的战争及其与媒介议程、舆论动员等诸多关系,再度成为学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鉴往知来,本刊约请笔谈,围绕“战争”“舆论动员”进行历史的省思,旨在多维地反思“战争与舆论动员”之关联,尤聚焦于抗战等。笔谈侧重学科交叉,以历史的眼光从传播学引入“舆论动员”概念并试图作抗战舆论史的分析;笔谈对“抗战语境中舆论场域重组”作历史省思;检讨国难之际“报章版图”重构及地方报章兴起的意义;思考战时图片与媒体舆论的作用,通过抗日战争聚焦战时媒体;战争留下的不仅有民族心理创伤,更有历史遗产,而“冷战时期台湾地区报刊”所涉舆论动员,无疑涉及历史时空变迁的后续及其转换。可以说,此组笔谈着眼历史,思考现实,试图捕捉非常态下政治宣传的时代特点、社会凝聚力与民心向背之关联及其对社会走向之影响。愿本组笔谈能够为社会史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 朱从兵
- 关键词:日本侵略者当代国际关系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