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节亮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角膜
  • 4篇META分析
  • 3篇原位
  • 3篇磨镶术
  • 3篇激光
  • 2篇原位角膜磨镶...
  • 2篇脂肪
  • 2篇治疗近视
  • 2篇术后
  • 2篇内镜
  • 2篇近视
  • 2篇激光原位
  • 2篇激光原位角膜...
  • 2篇激光原位角膜...
  • 2篇角膜磨镶术
  • 2篇Q值
  • 2篇Q值引导
  • 1篇对照临床试验
  • 1篇循证
  • 1篇循证医学

机构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衢州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施节亮
  • 3篇王勤美
  • 3篇吴文灿
  • 3篇冯一帆
  • 3篇涂云海
  • 2篇郁继国
  • 2篇陈犇
  • 2篇余波
  • 1篇余波
  • 1篇姜方正
  • 1篇陈犇
  • 1篇陈世豪
  • 1篇龚灿
  • 1篇李晓勇
  • 1篇卞杨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眼科...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与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背景临床上正在广泛开展各种角膜移植术以治疗圆锥角膜,其中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P)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备受关注。目的探讨临床研究中DLKP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library)、荷兰医学与文摘(EMbase)和中国知网(CNKI),对有关DLKP和PKP治疗圆锥角膜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与非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和质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已发表的关于DLKP和PKP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11篇,样本量2950眼,其中RCT3篇,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8篇。结果显示,DLKP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0.5的眼数少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91,95%CI:0.84~0.99,P=0.030);两组BCVA≥1.0者差异不明显。DLKP组术后残余屈光不正的等效球镜度数较PKP组更偏向于近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0,95%CI:-1.43~0.23,P=0.150),而术后散光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权平均数(WMD)=0.21,95%CI:-0.48~0.91,P=0.550];在保护角膜内皮方面,DLKP组术后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多于PKP组;在移植排斥反应方面,DLKP组术后总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较PKP低(RR=0.47,95%CI:0.27~0.80,P=0.006),尤其是内皮型移植排斥反应,DLKP组基本不发生(RR=0.06,95%CI:0.01~0.31,P=0.001)。结论PKP在术后BCVA和屈光力方面有一定优势,但DLKP术后发生内皮型排斥反应和内皮衰竭的概率低,安全性更好。因此,DLKP为治疗轻度、中度圆锥角膜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选择。
施节亮冯一帆郁继国王勤美
关键词:圆锥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穿透角膜移植术循证医学系统评价/META分析
Q值引导与标准LASIK手术治疗近视临近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Q值引导个体化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Q-valueguide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Q-LASIK)和标准LASIK(Standardized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临...
施节亮
关键词:Q值引导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
文献传递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行内镜下内侧壁眶减压联合脂肪减压术后眼眶各容积参数的变化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初步观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行内镜下内侧壁眶减压联合脂肪减压术后眼眶各容积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2015年8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由于眼球突出影响外观而行内镜下内侧壁眶减压联合脂肪减压术的TAO患者1 1例(20眼),所有患者确诊为非组织活动期至少6个月,均因眼球突出影响外观而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第3个月行高分辨率CT(HRCT)。运用眼眶CT结合计算机辅助测量软件测量眼球突出度,分析TAO手术前后眼眶各容积参数变化情况,并分析与眼球回退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眼球突出度较术前有明显降低;手术后内直肌容积(MMV)、球后脂肪容积(FV)、眼眶容积(OV)较术前有增加;手术前后眼外肌容积的变化值(?MV)与眼球回退值呈负性相关,眼眶容积变化值(?OV)与眼球回退值也呈负性相关。结论术后3个月内直肌的增粗,可能与手术干扰、术中去除内侧壁有关。眼外肌体积变化和眼眶容积变化与眼球突出度回退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余波龚灿涂云海陈犇施节亮吴文灿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内镜眼眶容积
角膜瓣蒂位置对LASIK术后干眼症发生率影响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背景干眼症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提出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与术中角膜瓣蒂的位置有关,然而也有研究认为两者关系不大。目的系统评价LASIK术中鼻/颞侧蒂和上方蒂角膜瓣对术后干眼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严密设计的检索策略并选择关联检索词对1990--2011年已发表的有关比较LASIK术中不同位置角膜瓣蒂术后干眼症发生情况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检索,检索的数据库包括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中纳入的关联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周及3、6、12个月时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及角膜敏感性。采用RevMan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Jadad量表对检索文献的证据等级进行评价。若纳入的各项研究无异质性(即P≥0.1,异质性检验,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10篇,其中3篇未分别给出术后各组结局指标的详细资料,故予以排除,有7篇随机对照研究符合条件纳入,共331例652眼。纳入的文献经Jadad评分均为3分以上,其中5篇文献530眼对BUT进行评价,7篇文献652眼进行SchirmerI试验,4篇文献320眼对术后角膜知觉进行了评价,文献之间均无明显异质性(,〈50%)。Meta分析显示术后第1周上方蒂组的BUT明显短于鼻/颞侧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42,95%CI:-0.79~-0.06,P=0.020),而在术后3个月和6~12个月2个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鼻/颞侧蒂组角膜敏感性明显高于上方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62,95%CI:-1.09~-0.19,P=0.005),而在术后1周和6~1
冯一帆郁继国施节亮王勤美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干眼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META分析
Q值引导与标准LASIK治疗近视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当前,临床上正广泛开展各种个体化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其中,Q值引导的个体化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Q—LASIK)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系统评价Q值引导LASIK和标准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Cochrane图书馆、EMbase,对有关比较Q值引导LASIK和标准LASIK临床疗效的临床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的内容包括术后裸眼视力、角膜前表面的Q值、高阶像差、残余屈光不正的等效球镜度。统计学分析采用ReviewManager5.0,连续性变量以加权均数差(WMD)(95%CI)或标准均数差(SMD)(95%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计数资料则用优势比OR(95%CI)。按照Jadad评分量表对有效检索文献的证据等级进行评价。结果共14篇文献,1617例患者2956眼(等效球镜为0—-10D)纳入研究,包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6篇和病例对照试验8篇。其中2篇按Jadad量表评分法为3分,质量较好,其余12篇为1~2分,质量欠佳。Meta分析显示,Q值引导LASIK组术后裸眼视力达20/20以上的跟数与标准LASIK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6,95%CI(0.61~2.19),P=0.65],Q值引导LASIK术后裸眼视力较标准LASIK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04,95%CI(0.00~0.08),P〈0.05]。术后Q值引导组的Q值较标准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52,95%CI(-2.23—-0.81),P=0.00J。术后Q值引导组的总高阶像差较标准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58,95%CI(-2.38,-0.77),P〈0.05],术后Q值引导组的球差较标准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25,95%CI(-2.07,-0.43),P〈0.05],而术后2组慧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10,95%CI(-0.29~0.09),P=0.31]。术后Q值引导组残余屈光不正的等效球镜度以及残余屈光不正的等�
施节亮冯一帆陈世豪王勤美
关键词:Q值引导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META分析
内镜下经筛肌锥内脂肪减压矫治Graves眼病性突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一种矫正以脂肪增生为主的Graves眼病(GO)性过度眼球突出的新方法。方法对以脂肪增生为主的GO患者采取内镜下经筛径路眶肌锥内脂肪减压术(ETIFD)治疗。所有GO患者均确诊为处于非炎症活动期的以脂肪增生为主型GO。术后6个月分析眼球突出矫正度以及并发症等,以评价疗效。结果共收集资料齐全者24例44眼。术前眼球突出度(19.98±1.80)mm(17~23)mm,术后6个月眼球突出度为(12.93±0.76)mm(12~14)mm,平均眼球突出矫正度达(7.05±1.40)mm(4~10)mm(P<0.001)。所有患者双眼眼球突出度差值均小于2mm。10例患者术后出现水平复视,其中8例术后1个月内完全消失,2例术后6个月仍存在予以三棱镜矫正。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ETIFD为矫治以脂肪增生为主型GO突眼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姜方正余波卞杨李晓勇涂云海陈犇施节亮吴文灿
关键词:GRAVES眼病内镜技术眼球突出
上泪点泪道探针法在合并内眦韧带断裂下泪小管断端定位中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上泪点泪道探针法定位合并内眦韧带断裂的下泪小管断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收集56例(男42例,女14例)合并内眦韧带断裂的下泪小管断裂患者,行下泪小管断裂吻合并置管术。应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2组,术中分别以上泪点置泪道探针定位下泪小管鼻侧断端(A组,n=30),或直接寻找断端(B组,n=26)。定位断端后以线型人工泪管环形置管支撑泪道。人工泪管留置3个月后拔管,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分析比较2组下泪小管断裂的位置,探查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等。结果56例患者术中均找到下泪小管鼻侧断端并成功吻合。其中A组28例治愈(患者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例好转(患者偶有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例失败(患者溢泪,泪道冲洗自原泪点返流);B组24例治愈,1例好转,1例失败。A组下泪小管断裂处与下泪小点距离为(8.0±0.6)mm,与B组(7.9±0.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A组探查定位下泪小管断端的时间为(90±41)s,显著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78)s(P〈0.05),A组1例下睑近内眦部轻度外翻,无内眦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合并内眦韧带断裂的下泪小管断端往往难以探查定位。应用上泪小点探针法有助于定位鼻侧断端,操作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
陈犇涂云海施节亮余波吴文灿
关键词:下泪小管断裂泪道探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