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瑞洁 作品数:30 被引量:152 H指数:8 供职机构: 陕西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在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9月临床确诊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126例和92例胆囊炎患者的血清标本,以陕西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14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并使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检者血清Lp(a)水平。结果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组、单纯胆囊炎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Lp(a)分别为369.2±258.5,168.6±110.3和165.9±135.8 mg/L,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组Lp(a)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胆囊炎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t=6.391,6.100,均P<0.01),而单纯胆囊炎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L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1,P>0.05)。各实验组中男性受检者和女性受检者的血清Lp(a)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006,P>0.05);单纯胆囊炎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血清Lp(a)水平与健康对照受检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321,P>0.05),但是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男性和女性患者血清Lp(a)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胆囊炎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t=6.100~6.391,P<0.01)。结论相比单纯胆囊炎患者,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血清Lp(a)水平会升高,Lp(a)对临床诊断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有指导作用。 施瑞洁 闫福堂 杨娜 苍金荣 刘文康 迟洁 袁军成人患者全自动血液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对成人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报阳时间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早期发现和治疗菌血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7月1日~12月31日陕西省人民医院送检的成人(年龄18周岁)血培养3 537套(需氧瓶+厌氧瓶/套)标本,对报阳瓶分离的病原菌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3 537套成人血培养标本,共检出485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3.7%。其中需氧瓶和厌氧瓶均报阳203套(占41.9%),仅需氧瓶报阳220瓶(占45.3%),仅厌氧瓶报阳62瓶(占12.8%)。其中革兰阴性菌229株,占47.2%,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对亚胺培南均敏感。革兰阳性菌202株,占41.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均敏感。检出真菌54株,占11.1%。同时对203套需氧瓶和厌氧瓶均报阳的报阳时间进行分析:革兰阴性菌共121株,厌氧瓶报阳时间比需氧瓶报阳时间早的有95株,占78.5%。需氧瓶报阳时间比厌氧瓶报阳时间早的有26株,占21.5%。革兰阳性菌共78株,厌氧瓶报阳时间比需氧瓶报阳时间早的有45株,占57.7%。需氧瓶报阳时间比厌氧瓶报阳时间早的有33株,占42.3%。真菌共4株,各占50%。临床科室分布以重症医学科、急诊外科、呼吸内科为主。结论成人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的种类主要以人体的定植菌为主,且厌氧培养分离菌占比较高,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差异性大,建议临床医生应结合血培养及药敏结果针对性地对患者治疗。 李小侠 马娟 程倩 施瑞洁 苍金荣 张利侠关键词:病原菌 药敏分析 西安地区妊娠期妇女TORCH检测及感染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妊娠期妇女 TORCH 感染特点。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2014~2015年10373例妊娠期妇女血清中抗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OX)抗体 IgM/IgG、抗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IgM/IgG、抗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抗体 IgM/IgG、抗单纯疱疹病毒 II型(herpes simplex virus II type,HSV-II)抗体IgM/IgG。结果在10373例受检者中TOX-IgM,RV-IgM,CMV-IgM和 HSV-II-IgM的阳性率分别为0.02%(2/10373),0.07%(7/10373),0.27%(28/10373)和0.01%(1/10373),TOX-IgG,RV-IgG, CMV-IgG和 HSV-II-IgG的阳性率分别为3.81%(395/10373),90.63%(9401/10373),93.70%(9719/10373)和4.92%(510/10373),未感染这四种病原体的占0.64%(66/10373);2014年36~40岁受检者血清中 HSV-II-IgG阳性率最高(χ2=57.16,P=0.000),而TOX-IgG,RV-IgG和 CMV-IgG阳性率在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2015年16~20岁受检者血清中 TOX-IgG,RV-IgG 和41~45岁受检者血清中 HSV-II-IgG 阳性率最高(χ2=18.03~31.94,P=0.000),而CMV-IgG阳性率在受检者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2014年21~25岁受检者中TOX-IgG和21~40岁 RV-IgG 阳性率均明显高于2015年同年龄组受检者(χ2=6.918~13.857,P=0.000~0.025),2014年21~30岁受检者中CMV-IgG阳性率和 HSV-II-Ig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2015年(χ2=4.235~13.267,P=0.000~0.04)。结论西安地区妊娠期妇女TORCH感染尚处于低水平,RV和 CMV为主要感染病原体,各年度和不同年龄段妊娠期妇女感染有所差异,该研究为TORCH的流行病学以及防治提供实验资料和依据。 施瑞洁 刘文康 李玲 白国艳 杨倩 吴玲芝 闫福堂关键词:妊娠期妇女 TORCH 不同类型肺炎患儿血清hs-CRP和PCT及部分外周血T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肺炎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及部分外周血T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120例肺炎患儿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成细菌组(细菌性肺炎,n=67)、病毒组(病毒性肺炎,n=33)及支原体组(支原体肺炎,n=20),选取10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3个肺炎组患儿于入院次日、对照组儿童于体检时检测血清hs-CRP、PCT水平并计算PCT阳性率,同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4+CD25+、CD8+及CD4+/CD8+水平。结果:各组儿童血清hs-CRP水平比较,细菌组>支原体组>病毒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儿童血清PCT水平比较,细菌组>支原体组>病毒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儿童血清PCT阳性率比较,细菌组>支原体组和病毒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肺炎患儿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D4+CD2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病毒组外,细菌组与支原体组的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肺炎患儿的机体内免疫功能均受到影响,血清hs-CRP及PCT水平可以辅助鉴别诊断肺炎的感染类型。 范芸 归巧娣 施瑞洁 解娟 刘尧关键词:T淋巴细胞 肺炎 T-SPOT.TB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uberculosis T lymphocytes enzyme-linked immune SPOT test,T-SPOT.TB)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SPOT.TB,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Q-PCR)、结核蛋白芯片(TB-Ab protein chip)及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检测18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是否有结核菌感染。结果 T-SPOT,PCR,TB-AB和PPD方法的敏感度分别为91.54%(119/130),73.85%(96/130),63.08%(82/130)及57.69%(75/130),特异度分别为89.83%(53/59),86.44%(51/59),67.79%(40/59)及66.10%(39/59);T-SPOT.TB方法敏感度均高于荧光定量PCR法等三种方法(x^2=14.216~41.573,均P<0.05),TSPOT.TB方法特异度均高于PPD试验及结核蛋白芯片方法(x^2=8.577~9.669,P<0.05);T-SPOT.TB,荧光定量PCR,TB-Ab及PPD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2%(119/125),92.3%(96/104),81.2%(82/101)和78.9%(75/95).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8%(53/64),60%(51/85),45.5%(40/88)和41.5%(39/94);四种检测方法的假阳性率(误诊率)分别为10.2%(6/59),13.6%(8/59),32.2%(19/59)和33.9%(20/59),而假阴性率(漏诊率)分别为8.5%(11/130),26.2%(34/130),36.9%(48/130)和42.3%(55/130);四种检测方法的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11,0.16,0.48和0.51,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9.0,5.4,2.0和1.7;四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0%(172/189),77.8%(147/189),64.6%(122/189)和60.3%(114/189);T-SPOT.TB,荧光定量PCR,TB-Ab及PPD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81,0.60,0.31和0.24。结论在实验室检测早期结核菌感染的方法中T-SPOT.TB检测法是较敏感且特异度较高的方法,对不同阶段肺结核诊断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施瑞洁 刘文康 范云 李博 刘榕 王俊艳 李玲 闫福堂关键词:肺结核 荧光定量PCR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结核蛋白芯片 结核菌素试验 肝细胞癌组织中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iwi样蛋白1和T-box转录因子2的表达分析 2014年 目的 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PSCA)、piwi样蛋白1(piwi-like 1,PIWIL1)和T-box转录因子2 (T-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TBX2)的表达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0~2003年HCC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所制备的石蜡切片各6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石蜡切片中PSCA,PIWIL1和TBX2蛋白的表达,分析三者的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在64例HCC的癌旁正常组织中,PSCA,PIWIL1和TBX2的表达率分别为17% (11/64),0%(0/64)和9%(6/64),而HCC中三者的表达率分别为73% (47/64),19%(12/64)和75% (48/64),PSCA,PIWIL1和TBX2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x2=40.859,13.241,56.505,P均<0.05);PSCA,PIWIL1和TBX2的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x2=0.651~3.864,P值均>0.05),但是均与临床分期有关(x2=12.923~39.511,P值均<0.05);PSCA的表达率随着HCC的病理分级而升高(x2=18.047,P=0.000),而PI-WIL1和TBX2的表达则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x2=3.356~5.688,P值均>0.05);除了PIWIL1以外(x2=3.156,P=0.078),PSCA和TBX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x2=6.409~8.466,P值均<0.05);PSCA和PIWIL1的免疫染色定位于肝细胞的胞浆中,而TBX2则定位于肝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结论 PSCA,PIWIL1和TBX2在HCC中的表达研究为HCC发生发展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资料,PSCA和TBX2可能会成为治疗肝细胞癌的分子靶点. 李玲 刘文康 解娟 施瑞洁 白小渭 李博 任健康关键词:肝细胞癌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通用PCR法在痰标本真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通用PCR法在痰标本真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免疫力低下患者178例作为研究资料,各收集痰标本2份,其中一份用于PCR扩增,另一份经培养后若观察到真菌或可疑菌落,则提取后在此进行PCR扩增测序。比较3种方法对真菌的检出情况、真菌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178份痰标本经平板培养可观察到107份真菌生长,其余71份未见真菌生长。挑取真菌及可疑菌落行PCR结果显示阳性、阴性分别115、63份。对痰标本直接PCR结果显示,阳性、阴性分别124、54份。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显示大多是白色念珠菌感染,仅3份是曲霉菌感染。内对照扩增验证结果显示有1份阴性标本存在扩增抑制现象。3种方法的真菌阳性率:直接PCR法>痰培养后PCR法>痰培养,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种方法诊断效能总体趋势:直接PCR法>痰培养后PCR法>痰培养,其中直接PCR法与痰培养后PCR法的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痰培养法(P<0.05),直接PCR法的敏感度显著高于痰培养法(P<0.05)。结论:通用PCR法在痰标本真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直接PCR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势。 施瑞洁 弥鹏 范芸 李玲 李博 刘文康关键词:痰标本 真菌检测 冰石愈伤软膏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冰石愈伤软膏的无菌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软膏剂项下要求进行试验,采用薄膜过滤法,冲洗量为300 mL。结果样品管无菌生长,6株阳性对照菌生长良好。结论采用薄膜过滤法验证试验进行冰石愈伤软膏的无菌检查,方法有效、可行。 李秋菲 刘瑜 施瑞洁关键词:无菌检查方法 薄膜过滤法 西安地区2837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耐药调查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2837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283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统计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年龄、性别、季节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2837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阳性410例,阳性率14.4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性别方面:女性阳性率(15.70%)高于男性(13.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方面:0~3岁组儿童阳性率最高,为16.74%;10~12岁组儿童阳性率最低,为9.42%,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各年龄段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P<0.05)。季节方面:冬季阳性率最高为15.38%,夏季阳性率最低为11.62%,冬夏季节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0例阳性菌株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性均在90%以上。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易发在秋冬季,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咽拭子培养法可快速鉴定肺炎支原体感染并进行药敏检测,对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归巧娣 施瑞洁 张向阳 宫艳艳关键词:儿童 肺炎支原体 耐药性 DC与同源CIK细胞抗急性粒系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细胞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自正常健康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进行培养,于不同时间分别加入相应的细胞因子,培养9天后收获CIK和DC细胞。按照1∶5的比例将DC细胞与CIK细胞混合培养,收集共培养的细胞,以不同比例与急性粒系白血病细胞共培养测定细胞杀伤活性。结果:DC细胞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其细胞增殖能力、细胞毒活性与单独CIK细胞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在同一效靶比对急性粒系白血病细胞均有杀伤作用,随着效靶比的增高对急性粒系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增强。结论:DC细胞可增强CIK细胞的杀伤活性。 李玲 刘文康 任健康 韩秀蕊 杨娣娣 施瑞洁 王俊燕 魏绪仓关键词:DC CIK 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