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健

作品数:113 被引量:307H指数:9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333工程”培养资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细胞
  • 15篇基因
  • 14篇荧光
  • 14篇荧光定量
  • 11篇实时荧光
  • 1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1篇皮肤
  • 8篇增殖
  • 8篇肿瘤
  • 8篇放疗
  • 7篇增殖诱导配体
  • 7篇受体
  • 7篇内障
  • 7篇疗法
  • 7篇疗效
  • 7篇白内障
  • 6篇肝炎
  • 5篇蛋白
  • 5篇肝炎病毒
  • 5篇病毒

机构

  • 79篇南通大学
  • 37篇南通市第一人...
  • 7篇阜宁县人民医...
  • 3篇无锡市人民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启东市人民医...
  • 2篇南通市第三人...
  • 2篇卫生部医政司
  • 1篇东南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南通大学附属...
  • 1篇海门市中医院

作者

  • 113篇施健
  • 29篇张冬雷
  • 20篇王惠民
  • 19篇季斌
  • 16篇崔之础
  • 14篇朱蓉嵘
  • 14篇杨扬
  • 13篇马剑波
  • 13篇鞠少卿
  • 13篇管怀进
  • 11篇杨梅
  • 10篇缪旭
  • 10篇张俊芳
  • 9篇林桦
  • 9篇花志祥
  • 9篇陈不尤
  • 8篇仇晓军
  • 8篇范向华
  • 7篇黄红娟
  • 7篇王燕

传媒

  • 8篇江苏医药
  • 8篇交通医学
  • 7篇中国皮肤性病...
  • 6篇中华眼科杂志
  • 6篇南通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3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肿瘤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11篇2005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殖诱导配体基因在实体瘤辅助诊断及治疗的应用研究
自增殖诱导配体(APRIL)基因发现以来,由于其促肿瘤增殖效应,受到研究人员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很多研究都聚焦于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氏病等血液性疾病中APRIL及其受体的表达定位和功能等,而APRIL与实体瘤的研究甚少。2...
丁伟峰王惠民王峰王敬春孙宝兰张冬雷施健鞠少卿王跃国
关键词:肿瘤治疗病理诊断
文献传递
高分级胶质瘤放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马剑波季斌施健陈不尤
颅内低分化胶质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提高颅内低分化胶质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的方法。方法病理诊断确诊为低分化(Ⅲ~Ⅳ级)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28例,13例进行野中野治疗(研究组),15例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全脑照射每次180cGY,每周5次,共5周25次,同时根据CT及/或MRI所见,另设2~3个小野,野包括肿瘤边缘1cm左右,每次照射150cGY,每周2次,共5周10次。对照组先采用全脑照射4000cGY(共4周20次),结束后小野追加,定位方法同研究组,每次照射200cGY,每周5次,共2周10次。结果研究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9.2%、53.9%、35.9%,对照组分别为60.0%、26.7%、20.0%(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个月和17个月。结论野中野放射治疗颅内低分化胶质细胞瘤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延缓肿瘤复发。
杨茗竣王燕马剑波赵洪瑜郁伟伟仇晓军刘贤称施健陈晓珏季斌
关键词:胶质细胞瘤放射疗法野中野
增殖诱导配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克隆人增殖诱导配体(APRIL)基因,分析APRIL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RT2PCR技术,从肿瘤细胞株总RNA中克隆了APRIL全长编码基因;构建了APRIL胞外可溶性片段(sAPRIL)的原核表达载体,对表达的蛋白初步纯化后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构建了APRIL编码区的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转染转化细胞株,流式细胞仪和MTT法分析表达产物对细胞周期及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sAPRIL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后,发现在相对分子质量(Mr)20×103处有一明显的表达条带,纯化蛋白进行初步活性测定显示其可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细胞的生长;细胞转染实验证实APRIL能促进多种转化细胞的增殖,但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克隆了人APRIL基因,并将其可溶性胞外区片段在大肠杆菌进行了表达;构建了APRIL真核表达载体,初步分析了APRIL的生物学活性,提示APRIL在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进行APRIL基因的功能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张冬雷施健王惠民崔之础
关键词:基因克隆基因表达转染生物学活性分析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评价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联合尼妥珠单抗(泰欣生,h-R3)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9例原发食管癌患者均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处方剂量:PGTV/PGTVnd 60 Gy/2.4 Gy/25 F、PTV 50 Gy/2 Gy/25 F,每周泰欣生200 mg靶向治疗,同时观察近期疗效及急性不良反应。 结果29例患者均完成既定治疗方案,其中CR 14例(48.3%)、PR 13例(44.8%)、SD 1例(3.6%)、PD 1例(3.6%),有效率为93.1%。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及放射性皮炎;尼妥珠单抗不良反应轻微,仅1例患者出现轻微皮疹。 结论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较好,患者治疗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陈志明薛强陈晓珏施健马剑波季斌陈不尤
关键词:放射治疗剂量尼妥珠单抗近期疗效
一种皮肤科用皮肤标本取样刮刀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皮肤科用皮肤标本取样刮刀,包括圆柱形主体,所述圆柱形主体具有中心通道以及多个容纳槽,容纳槽与圆柱形主体的外圆周连通,容纳槽内容纳有子刮刀单元,子刮刀单元包括滑块、与滑块连接的刀柄和与刀柄连接的刀片,所述滑...
施健杨扬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 l-tim e fluorescence quan titative PCR,RFQ-PCR)检测HBV-DNA含量的方法,探讨其在乙型肝炎预防、诊断、治疗及判断病情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HBV S基因高保守区设计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利用T aqM an探针的基本原理,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实时检测产物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中HBV-DNA的准确含量。结果220例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乙肝大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98.8%)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病毒平均含量为7.52±0.43 cop ies/m l;小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低于大三阳组(P<0.01),但平均病毒含量与大三阳组无差异(P>0.05),高达7.41±0.26 cop ies/m l;单独HB sA g阳性和单独HB sA b阳性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6.4%,19.2%,平均病毒含量分别为5.35±0.32 cop ies/m l,4.02±0.31 cop ies/m l;80例献血员血清仍有3例HBV-DNA阳性,其病毒含量低于其它各组。结论RFQ-PCR检测HBV-DNA含量比EL ISA法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准确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对临床上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和判断疾病的预后意义重大。
王旭东张冬雷李立人施健崔之础王惠民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于江苏省阜宁县社区人群的白内障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 探讨江苏省阜宁县社区50岁及以上人群发生白内障的相关因素.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江苏省阜宁县眼病研究数据库中l 488例白内障确诊患者作为病例组,1 821例双眼无视力损伤人群为对照组,两组人群的调查时间均为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在人群特征、生活行为习惯、既往病史、既往阳光照射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白内障发生风险升高,以50 ~< 60岁为参考组、60~<70岁、70 ~< 80岁、≥80岁发生白内障的优势比(OR)分别是6.88(P <0.01)、87.66(P<0.0l)、416.19(P<0.01);女性风险高于男性(OR=1.24,P=0.003);与文盲组相比,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人群白内障的发生风险逐渐减少(OR=0.44、0.42、0.09,P值均<0.01);农民、既往吸烟、高血压及糖尿病人群白内障发生率均高于非农民、不吸烟、非高血压以及非糖尿病人群(OR=3.13,P<0.01;OR=1.23,P=0.003;OR=1.44,P<0.01;OR=1.92,P<0.01);与既往每日阳光照射时间<3h相比,阳光照射时间3~<4h、4~<6h、≥6h组发生白内障的风险增加(OR=2.09、2.89、6.52,P值均<0.01);未发现婚姻状况、饮酒等因素与白内障患病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内障的危险因素为高龄[与50~ <60岁相比,60~ <70岁、70~< 80岁、≥80岁受检人群发生白内障的风险增加(OR=6.83、132.39、868.68,P值均<0.01)]、女性(OR =2.29,P<0.01)、既往阳光照射时间长[与<3h组相比,3~<4h、4~<6h、≥6 h组发生白内障的风险增加(OR =2.88、5.99、13.28,P值均<0.01)]、既往吸烟(OR=1.87,P=0.019)及患有糖尿病(OR=l.31,P=0.029),而受教育程度高为保护因素[与文盲组相比,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受检人群发生白内障的风险减小(OR =0.64、0.41、
杨梅朱蓉嵘梁从凯刘必红戚应祥张俊芳施健管怀进
关键词:白内障年龄因素性别因素吸烟
结直肠癌变过程中增殖诱导配体及其受体表达水平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发生各阶段组织中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在APRIL及其受体基因的高保守区设计相应引物和荧光探针,实时检测PCR产物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中靶基因mRNA的准确含量,并以靶基因和内参β2微球蛋白(β2M)mRNA含量比值作为评价靶基因表达水平的指标。结果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测定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6.52%-12.02%和8.76%-14.16%。APRIL在中、重度异型增生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肠粘膜(P〈0.05),在原位癌、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又显著高于正常肠粘膜(P〈0.05),而其受体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穿膜蛋白活化物(TACI)在各种胃粘膜病变之间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RIL在结直肠癌病变演进过程中呈现累积和渐进趋势。可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崔之础张冬雷毛振彪施健
关键词:增殖诱导配体B细胞成熟抗原实时荧光定量PCR
一种表面麻醉用敷料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面麻醉用敷料切割装置,包括测量框,测量框呈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口的空心圆柱状,测量框的上表面安装有裁剪装置,通过裁剪装置对敷料进行裁剪,裁剪装置包括固定环。该表面麻醉用敷料切割装置,通过设置在测量框的...
施健杨扬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