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义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马鬃岭自然保护区土壤碳蓄积的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以金寨马鬃岭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布置56个采样点,分析该区森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时空分布特征和碳储量。结果表明:研究区有机碳含量丰富,随着土壤深度、植被类型、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0~20cm土层有机碳质量分数最高为90.88 g·kg-1,平均为32.47 g·kg-1,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层有机碳变化幅度高于深层土壤,不同测点递减的程度不同;有机碳质量分数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表层土壤秋季有机碳质量分数最高,冬春季次之,夏季最低,越往表层季节变化越明显。0~2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平均为6.52 kg.m-2,0~100 cm土层有机碳平均密度为23.26 kg.m-2,有机碳密度分布与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布基本一致。0~2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为2.258×105~2.265×105 t,0~10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为6.91×105~8.76×105 t,碳储量丰富。最后提出该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对温室气体减排意义重大。
- 杨克凤张鑫童汪大林方海义陈青王俊杨书运
- 关键词: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
- 马鬃岭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分布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以安徽省金寨县马鬃岭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选取56个样点采集土样,分析该区域森林土壤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海拔高度、季节的变化而变化。0~20cm土层有机碳碳平均含量为3.07%,变幅0.94%~15.67%;30~40cm平均含量为1.98%,变幅0.17%~8.54%;50~60cm平均含量为1.68%,变幅0.46%~7.81%。有机碳含量随海拔高度升高有增加的趋势,高海拔处有机碳含量稳定,低海拔处变化大,这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造成。有机碳含量季节变化显著,秋季含量高于春季,表层季节变化比深层显著。该林区0~20cm土层碳蓄积量为(8.28~8.31)×105t,30~40cm土层碳蓄积量为(5.46~5.73)×105t,50~60cm土层碳蓄积量为(4.68~5.33)×105t。
- 张鑫童杨书运杨克凤汪大林方海义陈青王俊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 施肥对冬小麦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0年
- 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测定,研究了巢湖流域圩区农业生态系统春季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特点。结果表明,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与温度等因素正相关,与土壤水分质量分数负相关,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也有重要影响。土壤系统维持持续的CO2气体排放,土壤是CO2气体的净排放源;CH4的情况则较为复杂,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土壤可以吸收少量的CH4气体,随着温度的上升开始出现CH4的净排放。与对照相比,优化施肥、减量施肥+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可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折合CO2体积当量分别相当于减排12.0%、20.5%、17.6%,合理的施肥管理可以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杨书运严平马友华戴佳伟韩辉邦汪大林方海义
- 关键词:冬小麦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施肥方式
- 西北地区大气水资源特征分析与应用研究
- 中国西北地区为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属于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随着西北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水资源紧张的现状日益凸显。为了提高西北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矛盾,解决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基于西北地区降水资料,...
- 方海义
- 关键词:人工增雨
- 文献传递
- 牧草对坡地抗雨水侵蚀能力的研究
- 通过构建人工坡地,人工模拟降水,测定不同坡度的裸露坡地和苜蓿覆盖坡地的水土流失特点,研究紫花苜蓿对堤坝坡地的抗降水侵蚀作用.结果表明,苜蓿覆盖延迟了坡面径流发生的时间、提高了产生径流所必须的最低降水量、降低了降水与径流对...
- 杨书运董召荣方海义
- 关键词:牧草坡地降水
- 一次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冬季气象灾害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利用NOAA和NCDC原始资料,诊断分析了2007—2008年一次冬季大规模冰冻雨雪灾害天气,重点讨论了各地的阻塞高压(下称阻高)与这次灾害性天气产生原因之间的联系,并通过Rossby波的传播和发展对阻高的影响,分析了阻高产生的原因及在这次天气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阻高和鄂霍次克海阻高的共同作用,阻挡了来自极地冷气流的大股南下,使得来自北方的小股冷空气被阻高分离,南支气流南下与来自副热带高压的暖湿气流交汇,造成降温和持续性降雪,而随着冷平流的输入使阻高原地崩溃,东欧暖平流使阻高西侧新生高压脊发展成新的阻高。北美阻高随着地形作用也导致2007年底美国大部分地区和加拿大东部地区遭受暴风雪的袭击。Rossby波的传播与演变促使了阻高的形成,极涡南移过程中也造成这些地区的大雪和暴雪,阻高的调整(崩溃和重建)导致强冷空气的爆发。
- 方海义杨书运
- 关键词:北半球ROSSBY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