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斌
-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输尿管息肉的X线表现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息肉的X线表现及最佳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男7例,女1例,年龄17~56岁,7例均有腹部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1例行CT检查。结果:输尿管息肉的X线表现主要为输尿管内充盈缺损及其以上输尿管、肾盂、肾盏扩张,逆行尿路造影可显示息肉的形态及部位。结论:输尿管息肉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排泄性尿路造影结合逆行尿路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CT检查有助于定性。
- 雷军强陈勇万江厚郭顺林房斌
- 关键词:息肉输尿管疾病放射摄影术
- 全文增补中
- 骨质疏松定量CT诊断标准
- 2002年
- 目的 :用 QCT方法研究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材料与方法 :对 40 2例 2 0~ 70岁正常人腰椎松质骨行 QCT测量 ,并采用不同诊断方法及诊断标准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健康人 BMD峰值以下 2 .0 s的骨量值本组男性为 1 1 8.5 5 mg/ ml,女性为 1 1 0 .86mg/ ml。结论 :鉴于目前尚没有统一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采用健康人 BMD峰值以下 2 .0
- 张皓周怀琪王文辉杜富会房斌张安郭顺林
- 关键词:骨密度
- 腰椎各椎体松质骨密度分析及皮/松比值意义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分析腰椎(L1~L4)各椎体松质骨密度(BMD)的差异及皮?松(骨皮质与骨松质BMD之比)比值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在我科进行骨密度检查的20~80岁人群,符合条件的被测者554例,男231例,女323例,除外各种器质性内分泌、消化系统及肿瘤等疾病,用QCT及标准软件测量腰椎BMD,通过计算机分析比较各椎体骨松质BMD值有无差异(采用SPSS软件做统计学分析)以及皮?松比值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结果:男女两性别各年龄组各椎体(L1~L4)骨松质BMD值无明显差异(P>0.05)。腰椎骨松质BMD值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小,同时腰椎骨皮质与骨松质BMD比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二者呈显著的直线相关(男性:r=0.944,P<0.05;女性:r=0.932,P<0.05)。结论:腰椎各椎体(L1~L4)骨松质BMD值无明显差异(P>0.05);腰椎骨皮质与骨松质比值增大提示骨质疏松的存在和腰椎退行改变的程度。
- 张皓周怀琪杜富会王文辉房斌张安郭顺林
- 关键词:骨质疏松腰椎骨密度
- 新生儿头颅正常CT表现
- 2002年
- 介绍对新生儿头颅 CT的正确认识 。
- 刘宏家雷军强王晓慧王顺林房斌
- 关键词:新生儿头颅CT
- 肺结核的CT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探讨CT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86例肺结核病CT表现,并与X线平片作对照分析。结果:①好发部位为两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57例);②多呈不规则斑片状影,边界不清,密度不均;③43例可见病灶内钙化,呈散在斑片状或斑点状;④27例存在薄壁或厚壁空洞,其中多发小空洞8例;⑤病灶周围有支气管播散灶者25例;⑥纵隔淋巴结增大14例,纵隔淋巴结钙化35例;⑦胸腔积液19例,胸膜增厚、粘连37例,胸膜钙化4例。结论:CT检查能较X线检查进一步肯定或补充有临床价值的征象,包括空洞、支气管扩张、肺大泡、纵隔淋巴结肿大或钙化和胸膜肥厚下的肺内结核;经X2检验,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CT显著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正确性(61.9%),并提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诊断依据。
- 周怀琪孙鹏飞张皓张晓莹房斌
- 关键词:CT诊断肺结核
- 肺间质性疾病的HRCT表现及相关病理研究被引量:37
- 2002年
- 目的 :分析肺间质性疾病的HRCT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3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和疾病对照组 14例分别行HRCT扫描、组织病理学检查 (包括HE、Masson氏三色染色 )及免疫组化。结果 :早期组中肺小叶间隔增厚 81.2 5 % ,肺内渗出毛玻璃影 18.75 % ,肺内小结节影 66.67% ,胸膜下曲线 12 .5 % ;中、晚期组中肺小叶间隔纡曲、僵直、变形 85 .71% ,支气管血管束纡曲、僵直 3 5 .71% ,范围较广的肺气肿 3 2 .14 % ,蜂窝肺 2 8.5 7% ,胸膜增厚3 9.2 9%。结论 :HRCT是一种安全、反映准确、无创性的诊断ILD的手段 ,经与病理对照 ,毛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肺内小结节影、网状影和胸膜下曲线是ILD早期征象 ;而肺小叶间隔纡曲、僵直、变形 ,支气管血管束纡曲、僵直 ,范围较广的肺气肿及蜂窝肺是中。
- 张晓莹张令羽周怀琪冯颖蒋鹏房斌
- 关键词:肺间质性疾病高分辨率CT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