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燕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外伤
  • 2篇护理
  • 1篇多媒体
  • 1篇血管吻合
  • 1篇医院工作
  • 1篇医院工作人员
  • 1篇伤病
  • 1篇手外伤
  • 1篇术后
  • 1篇疼痛
  • 1篇疼痛程度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治疗
  • 1篇住院治疗期间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术
  • 1篇外科术后
  • 1篇外伤病人
  • 1篇颈椎
  • 1篇康复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徐晓燕
  • 3篇刘庆芬
  • 2篇邱双玲
  • 1篇陆彩萍
  • 1篇刘秋鸣

传媒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颈椎外伤病人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风险管理被引量:5
2008年
刘庆芬徐晓燕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住院治疗期间外伤病人颈椎医院工作人员不安全因素
手外伤显微外科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及干预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手外伤显微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及干预效果,为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处理术后疼痛提供客观指标.方法 采用数字分级评估法对60例手外伤患者显微术后72 h内不同时间段疼痛强度和疼痛时间进行评估,并给予心理及药物十预,探讨其疼痛的规律性;观察心理干预效果.结果 患者疼痛峰值在夜晚20:00~24:00和午后12:00~16:00时段,两时段疼痛强度及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时间段分别与其他时间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疼痛时间30 min之内心理干预效果较好(P<0.05),超过30 min则需要药物治疗.结论 将疼痛因素引起的血管危象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刘庆芬陆彩萍邱双玲徐晓燕
关键词:手外伤血管吻合疼痛
脊柱外伤床上体疗操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脊柱外伤患者卧床治疗期间床上功能锻炼体疗操的临床效果,使患者达到运动康复治疗的目的。方法将120例胸椎、腰椎外伤患者(截瘫患者除外)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的指导方法;观察组通过体疗操进行功能锻炼,体疗操共8节,通过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临床试验择优法自行编制,并制作成视频文件。评估两组患者住院3周后功能锻炼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疗操有助于脊柱外伤患者系统有效地进行康复锻炼,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刘庆芬刘秋鸣邱双玲徐晓燕
关键词:脊柱骨折多媒体康复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