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杰 作品数:38 被引量:181 H指数:7 供职机构: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Acutrak空心无头加压螺钉固定结合周围神经电刺激治疗腕舟骨骨折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采用Acutrak空心无头加压螺钉固定结合周围神经电刺激方法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cutrak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结合局部神经电刺激方法治疗腕舟骨骨折患者52例,术后随访,在随访中根据改良Mayo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52例舟骨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9-14周,平均12.5周。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平均17.9个月,在最终的随访中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76-99分,平均92.8分。本组优38例,良10例,中4例,优良率为92%。结论采用Acutrak空心无头加压螺钉固定结合术后周围神经电刺激方法治疗腕舟骨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田振峰 郭洁 武建忠 张立兴 徐建杰 解哲 董志辉关键词:舟骨骨折 神经电刺激 不同方法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比较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比较带袢纽扣钢板和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60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带袢纽扣钢板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位丢失量、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3.59±2.17)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8.36±6.49)分钟、(61.27±5.49)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3.98±8.24)ml、(152.35±10.46)ml。观察组复位丢失测定,术后1周喙锁距离为(25.41±3.97)mm,术后8个月为(25.86±4.18)mm,末次随访(25.93±3.58)mm,平均丢失(0.34±0.08)mm。肩关节功能恢复Karlsson评估,优26例,良4例,差0例。对照组复位丢失测定,术后1周测量喙锁距离为(25.78±3.26)mm,术后8个月为(25.84±3.89)mm,末次随访为(26.01±3.13)mm,平均丢失(0.27±0.10)mm。肩关节功能恢复Karlsson评估,优22例,良5例,差3例。结论带袢纽扣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在复位程度、术后复位丢失量、肩锁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锁骨钩钢板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许凌华 徐建杰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 混合式单臂外固定架骨延长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 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评价混合式单臂外固定架骨延长术治疗长骨干骺端感染性骨不连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采用混合式单臂外固定架固定、局部清创和截骨延长法治疗感染性骨不连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18~48岁,平均31.5岁。16例为开放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5例为闭合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胫骨近端12例,胫骨远端6例,股骨远端3例。12例行骨折端植骨,其中2例二次植骨。结果21例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18个月。18例骨折获得初期愈合,3例骨折愈合时仍有局部窦道和渗液,2例骨折尚未完全愈合,1例行截肢术,20例感染得到控制。改良ASAMI骨评定结果为优良13例,中4例,差4例;功能评定结果为优良11例,中6例,差4例。平均骨延长5.6cm,平均愈合时间为11个月。15例发生钉道感染。结论对长骨干骺端感染性骨不连可使用混合式单臂外固定架骨延长术、骨折端开放换药的方法。该方法控制感染好,可自体修复骨缺损,供区畸形发生率低。但固定需采用HA涂层螺钉,严格控制延长速度,一般在1mm/d以内,分次进行延长,手术风险小。 郑强 潘志军 李杭 冯刚 陈刚 李建兵 徐建杰关键词:外固定器 骨延长术 低分子肝素、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脊柱手术后静脉栓塞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物理装置预防脊柱手术后静脉栓塞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4例接受颈胸腰椎手术治疗患者,根据骨科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度将入选患者分为低危组、高危组。每组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物理预防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物理性措施(即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和术后下肢功能康复锻炼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钠组、物理预防组均能降低血栓事件发生率,且低分子肝素钠组低于物理预防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和物理预防均能减少脊柱术后血栓事件发生,且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更加明显;高危患者可应用低分子肝素与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联合预防静脉栓塞症。 徐建杰 武建忠 董志辉 张斌 徐巧民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VSD结合Papineau技术治疗创伤后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VSD结合Papineau技术治疗创伤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所致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所致的骨外露、骨缺损患者,多次清创和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采用Papineau技术开放肉芽创面植骨,Ⅱ期植皮或直接缝合闭合创面。结果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1月,平均16月。18例感染控制骨折愈合,无感染复发病例。结论 VSD结合Papineau技术能有效控制感染,消灭骨死腔促进骨愈合,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所致的慢性骨髓炎及骨缺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徐建杰 虞建浩 应一鸣 徐建桥 童松林关键词:骨髓炎 VSD技术 骨缺损 骨牵引术在感染性骨不连的应用 目的:评价单臂外固定延长支架联合骨牵引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初步临床结果及功能情况。方法:本组25例,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11-48岁(平均31.5岁)。开放性骨折内固定后感染21例,闭合骨折内固定后感染5例。胫骨... 郑强 潘志军 李杭 冯刚 陈刚 李建兵 徐建杰文献传递 17β-雌二醇通过PI3K/Akt/mTOR通路抑制白介素1β诱导的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5 2021年 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s)的异常凋亡是导致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组前期研究显示,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能够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大鼠椎间盘NPCs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PI3K/Akt途径的下游蛋白是否参与E2对NPCs凋亡的抑制作用。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原代大鼠NPCs,采用E2和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蛋白的不同抑制剂预处理后用IL-1β处理,用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凋亡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用细胞黏附试验检测NPCs与Ⅱ型胶原的黏附能力,用Western blot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E2显著抑制IL-1β诱导的NPCs凋亡,逆转由IL-1β引起的细胞活力和黏附能力的降低,抑制IL-1β对mTOR磷酸化水平的下调作用,而雷帕霉素可以阻断E2的这些保护作用。以上结果提示,E2可能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IL-1β诱导的NPCs凋亡。 郭洪涛 郭尔斐 徐建杰 张斌 高雁冰 武建忠关键词:17Β-雌二醇 髓核细胞 白介素1Β 凋亡 C型臂X线介导经皮克氏针闭合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5例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C型臂X线介导经皮克氏针治疗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手指骨骨折患者15例28指,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对骨折行牵引整复,用2枚克氏针尽量交叉于骨折断端远端固定,从指骨两髁或者两侧掌骨头进针,固定患肢于功能位。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平均4.3周拔除克氏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5.2周。术后随访5个月,X线显示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者接近解剖复位。除3例5指(均为近侧指间关节)手指伸直受限外,余功能均接近正常,未出现针道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手功能按TAM评分优良率为82.2%(23/28)。结论C型臂X线介导下经皮克氏针治疗指骨骨折疗效满意。 喻伟光 武建忠 高雁冰 田振峰 李洁冰 迟峰 徐建杰关键词:指骨骨折 闭合性 内固定 骨科损伤控制 被引量:15 2006年 1 概述
20世纪60年代以前,多发伤患者不推荐常规手术固定,认为早期手术容易引起脂肪栓塞。大多数骨科医师推荐在伤后10~14d手术。自70年代后,有文献报道股骨骨折早期手术固定相比非手术治疗能显著降低创伤后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认为手术应在伤后24h内进行。Bone等把178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固定(24h内)组和延迟固定(48h后)组,结果延迟固定组有较高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与此同时,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使术后并发症进一步降低,一时间早期完全处理(early total care,ETC)成了多发伤患者骨折处理的金标准。 徐建杰 潘志军 郑强关键词:骨科医师 手术固定 早期手术 呼吸功能衰竭 重症监护技术 Gustilo Ⅲ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病原学及VSD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分析Gustilo Ⅲ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采用VSD技术控制感染的临床效果,为控制术后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Gustilo Ⅲ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800例,所有患者初次治疗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彻底清创联合VSD技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结果术后骨折感染患者7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7~65岁,平均(39.24±11.52)岁,7例患者感染时间为术后15~24d,平均(19.03±2.17)d,治疗医师对7例感染患者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4.79±3.06)个月,均无感染复发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93±1.16)个月;末次随访未见患者患肢出现骨折畸形愈合、功能障碍及骨髓炎等并发症;7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6株占37.50%,革兰阴性菌8株占50.0%,真菌2株占12.50%;7例感染患者中5例经单次VSD治疗后均Ⅰ期愈合,2例经2次VSD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所有患者均无内固定移除;7例患者经VSD治疗后14d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检查结果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Gustilo Ⅲ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的早期感染,在无骨髓腔感染的前提下,采用VSD治疗可以有效使感染得到控制,并可加快骨折区的周围软组织生长,对减少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复发率效果显著。 赵苛棋 周维锋 徐建桥 徐建杰 应一鸣关键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术后感染 V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