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群远

作品数:26 被引量:48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品种区域试验
  • 8篇作物
  • 8篇作物品种
  • 8篇作物品种区域...
  • 8篇棉花
  • 7篇棉花品种
  • 6篇建国以来
  • 3篇性状
  • 2篇衣分
  • 2篇玉米
  • 2篇铃重
  • 2篇基因
  • 2篇光合速率
  • 2篇BLUP
  • 2篇BAYES估...
  • 1篇性基因
  • 1篇序贯分析
  • 1篇育种
  • 1篇生物芯片
  • 1篇生物芯片技术

机构

  • 2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山东棉花研究...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作者

  • 23篇张群远
  • 18篇孔繁玲
  • 10篇杨付新
  • 4篇姜保功
  • 3篇刘文欣
  • 2篇廖琴
  • 2篇姜茹琴
  • 1篇邹奎
  • 1篇姚国新
  • 1篇许乃银
  • 1篇李俊周
  • 1篇李自超
  • 1篇周雷
  • 1篇付小琼
  • 1篇张德贵
  • 1篇郭志丽
  • 1篇佘锐萍
  • 1篇吴建涛
  • 1篇张欣雪
  • 1篇张洪亮

传媒

  • 6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Journa...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大豆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棉花学报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6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Ⅱ.纤维品质性状的改良被引量:17
2000年
本文以不同历史时期的 10个代表性棉花品种的 2年 5点试验和 1973~ 1996年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历史资料研究我国黄淮棉区自 50年代以来棉花品种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效果。结果表明 ,建国 4 0多年来 ,该棉区棉花纤维品质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品种的增产潜力以每年 8kg/hm2 增长的同时 ,纤维强度约提高了 2 .35CN/dtex,产量与强度之间的负相关由 - 0 .5633* * 降到 - 0 .2 0 89(不显著 ) ;绒长变化不显著 ,细度有变粗的趋势 ;育成了一批优质、高产、综合性状好的棉花品种 ,如中棉所 12号和中棉所 19号等 ,基本符合当前生产的要求。该棉区棉花品种纤维强度水平距棉纺业的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 ,今后育种需加大纤维强度和马克隆值的改良力度。在充分利用现有群体的基础上 ,创造和扩大育种群体的遗传变异 ,改进选择技术 。
姜保功孔繁玲张群远杨付新李如忠刘永平万振元郭腾龙
关键词:棉花纤维品质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品种均值的Bayes估计
张群远孔繁玲
该研究根据Bayes统计原理,提出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品种均值的Bayes估计方法;并利用一套包含4年、7个试点和10个棉花品种的多年多点试验对Bayes估值和算术平均值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ayes估值和算术平...
关键词:
关键词:BAYES估计
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Ⅰ.产量及产量组分的改良被引量:58
2000年
本文是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遗传改良和系列研究之一 ,目的在于探讨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在产量和产量组分性状 (株铃数、铃重、衣分 )上的遗传改良成效。对不同历史时期 10个代表性品种 2年 5点的试验资料和 30多年的区域试验资料的研究表明 ,建国以来 ,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成效显著 ,品种的产量潜力以每年 8.0 0 kg/ hm2的速度增长 ,1950~ 1994年间皮棉单产平均年增长速率为 16.14kg/ hm2 ,品种改良的实际贡献在 30 %以上 ;近期育成的品种比早期品种产量提高 68.69% ,株铃数提高 2 .4个 /株 ,衣分提高 5% ,铃重变化不明显 ;现在品种产量的提高主要通过提高株铃数和衣分来实现 ;在不同的育种阶段 ,产量组分 (铃数、铃重、衣分 )对产量的贡献不同 ,这种变化反映出我国建国以来黄淮棉区育种策略和选择重点的变化。在产量与产量组分性状关系中 ,铃重、株铃数和衣分的负相关已逐步成为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限制因素 ,需通过创造新的遗传群体等途径来解决。本文还就研究品种遗传改良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和评述。
孔繁玲姜保功张群远杨付新李如忠刘永平赵素兰郭腾龙
关键词:棉花铃重衣分
序贯多重决策过程及其在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2006年
降低和控制对大量分子标记进行测验的统计错误,已成为目前基因组研究中的普遍难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根据序贯分析和多重假设测验的理论,介绍了可用于变化样本容量下对大量标记同时进行测验分组的序贯多重决策过程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精度和计算量优化等关键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以1套包括5 841个SNP和87个细胞系的药物遗传学实验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并与传统的测验结果比较,表明了序贯多重决策过程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可行性。
张群远Michael A.Province
关键词:基因组序贯分析
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Ⅰ.产量及产量组分性状的改良被引量:36
2003年
本文是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的系列报道之一 ,目的在于探讨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棉区棉花品种在产量和产量组分性状 (株铃数、铃重和衣分 )上遗传改良的成效。对不同历史时期 11个代表性品种两年 7点的试验资料和 30多年区域试验历史资料的研究表明 ,建国以来 ,我国长江棉区棉花品种的产量性状改良成效显著 ,品种的产量以每年 5 .73~ 8.16 kg/hm2 的速度增长 ,平均约为 6 .5 0 kg/hm2 ·年。品种的狭义遗传改良贡献率约为 36 .9%(4 .2 %~ 5 2 .1%) ,广义遗传改良贡献率约为 6 2 .0 %。目前品种的增产效应中 ,45 .0 %归因于基因型的改良 ,2 0 .4%归因于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建国以来各时期代表品种的增产途径大致可分为以基因型效应为主、以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为主、和兼有基因型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三种类型。近期育成的品种与早期品种相比 ,皮棉产量提高 2 4.3%(2 5 4.8kg/hm2 ) ,株铃数提高 3.49个 /株 ,衣分提高 2 .80 %,铃重变化不明显。现代品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株铃数和衣分的提高来实现的 ;在不同时期 ,铃数、铃重、衣分对产量的贡献不同。这种变化反映出该棉区育种策略和选择重点的变化。大铃和高衣分品种的筛选是目前该棉区产量育种的有效途径。最后 。
张德贵孔繁玲张群远刘文欣杨付新许乃银廖琴邹奎
关键词:长江流域棉区棉花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被引量:90
2000年
从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区域试验的试验评价和品种评价的体系,并 对具体评价方法和指标作了概述和比较,指出了其中尚待解决的难点,同时论述了区域试验中应 注意的问题。表1,参29。
张群远孔繁玲廖琴杨付新王磊
关键词:作物品种区域试验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精确度和统计模型研究
该研究根据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特点,一方面总结提出区试的精确度类型及其指标体系,并以此调查研究中国部分区试的精确度和试验方案问题;另一方面对区试的主要统计分析模型进行比较和改进,并利用中国区试历史资料和专设的多年多点品种试...
张群远
关键词: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模型
生物芯片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1年
王彩虹佘锐萍张群远
关键词:生物芯片技术生物医学
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Ⅲ.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稳定性的改良被引量:13
2000年
以不同历史时期的10个代表性棉花品种的2年5点实验和1973~1996年棉花品种区域实验的历史资料,研究我国黄淮棉区自50年代以来棉花品种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稳定性的遗传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建国40多年来,该棉区棉花早熟性和抗病性育种取得显著进展。在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提高的同时,品种的生育期缩短了3~5天,霜前花率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棉花品种的抗病性也显著提高。抗枯萎病问题已基本解决,抗黄萎病问题正在解决。棉花品种的稳定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姜保功孔繁玲张群远杨付新姜茹琴
关键词:棉花农艺性状抗病性稳定性
棉花产量组分的改良对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00年
采用 1 973~ 1 996年黄淮棉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历史资料来研究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产量组分的改良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产量从750 kg· hm- 2 提高到 1 2 0 0 kg· hm- 2 主要是通过株铃数的改良来实现的 ;产量从 1 2 0 0 kg· hm- 2 提高到 1 42 5kg· hm- 2 主要是通过衣分的提高来实现 ;铃重的改良对产量的提高贡献不大。当前育种策略和选择重点是在一定铃重的基础上 。
姜保功孔繁玲张群远姜茹琴何鉴星张欣雪
关键词:棉花产量育种衣分铃重
全文增补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