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作品数:14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早期乳腺癌微小钙化灶的X线与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乳腺癌发病率近年增长迅速,患有乳腺钙化的妇女乳腺癌的危险性倍增,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癌筛查及早期诊断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笔者回顾性分析196例早期乳腺癌钙化灶的X线表现,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探讨乳腺微小钙化灶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收集2006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含钙化灶的乳腺癌患者196例。 朱怀仕 徐明 汪成 张燕 胡蒙 刘仁发 戚文骥关键词:钙化灶 乳腺癌 病理 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上颌窦、鼻咽部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上颌窦、鼻咽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上颌窦、鼻咽部病例20例,应用DR双能量减影法摄片,上颌窦组摄取华氏位,对鼻咽部组摄取鼻咽侧位片。结果:祛除骨骼重叠影像的软组织相的影... 张燕 戚文骥 朱怀仕关键词:鼻咽部 上颌窦 双能量减影 影像分辨率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对创伤性上颈椎隐形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10年 上颈椎损伤是导致寰枢椎不稳的主要原因之一。寰枢椎是头部旋转运动的主要关节,颈椎其他部位的损伤在损伤机制、临床表现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且常合并其他严重创伤、意识障碍等.容易导致漏诊而延误治疗。普通X线片上常不显示骨折线而成为隐形骨折。 朱怀仕 张燕 付晶 胡蒙 丁学勇 戚文骥关键词:上颈椎损伤 多层螺旋CT 创伤性 寰枢椎不稳 普通X线片 乳腺钙化灶的影像学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中钙化的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0例良、恶性钙化钼靶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恶性病变96例,良性病变114例.弥漫性分布及粗颗粒型或融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良性病... 朱怀仕 张燕 付晶 胡蒙 将继平 李贵平 刘国英 刘仁法关键词:乳腺摄影 乳腺钙化 钼靶X线检查 文献传递 乳腺钙化灶的影像学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中钙化的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0例良、恶性钙化钼靶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恶性病变96例,良性病变114例.弥漫性分布及粗颗粒型或融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 朱怀仕 张燕 付晶 胡蒙 将继平 李贵平 刘国英 刘仁法关键词:乳腺钙化灶 影像学特征 文献传递 胃术后并发症的X线诊断价值 2004年 目的 讨论胃术后远期并发症的X线影像学特征,探讨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术后随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历年来因胃十二指肠良、恶性病变行胃大部切除或全胃根治术后随访呈阳性的14例病例中的13例采用气钡双对比造影,1例行碘水造影和CT检查。结果14例中炎性病变5例,溃疡3例,套叠1例,残胃癌2例,复发癌3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结论胃术后并发症形式多样,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恶性并发症。而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因其经济、无创、易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燕 方伦炎 戚文骥关键词:胃部手术 术后 并发症 X线诊断 硬化性乳腺病的影像诊断及病理对照 2017年 目的:探讨硬化性乳腺病的影像诊断及病理对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9例209个SA及71例77个RS/CSL的临床、钼靶X线表现及病理资料,总结硬化性乳腺病变在X线表现的特征。结果:260例286个硬化性乳腺病灶中,X线表现为致密型乳腺的77例(29.6%),团块状密度增高125个(43.7%),斑片结节影161个(56.3%),合并各种钙化183个(64.0%),局部结构紊乱35个(12.2%),呈星状收缩15个(5.2%),结节边缘毛刺伴钙化5例(1.7%)。结论:硬化性乳腺病在X线上仍为良性增生性改变,当结构紊乱合并收缩时应手术治疗。 李贵平 张燕 徐明 朱怀仕 朱佳慧关键词:钼靶X线 病理学 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上颌窦、鼻咽部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上颌窦、鼻咽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上颌窦、鼻咽部病例20例,应用DR双能量减影法摄片,上颌窦组摄取华氏位,对鼻咽部组摄取鼻咽侧位片。结果:祛除骨骼重叠影像的软组织... 张燕 戚文骥 朱怀仕关键词:上颌窦 鼻咽部 DR 双能量减影 文献传递 乳腺钙化灶的影像学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中钙化的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0例良、恶性钙化钼靶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恶性病变96例,良性病变114例。弥漫性分布及粗颗粒型或融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 朱怀仕 张燕 付晶 胡蒙 将继平 李贵平 刘国英 刘仁法关键词:乳腺疾病 钼靶X线检查 病理诊断 文献传递 普通X线平片和CT在诊断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B)患者的X线平片和CT的影像学特征,比较两者在颅面骨FDB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面骨FDB患者均行普通颅面骨X线平片检查,其中4例同时行CT扫描,对其X线平片和CT图像表现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10例FDB患者中,单骨型4例,多骨型6例;根据影像学表现又可分为致密型2例、磨玻璃型3例、囊型2例和混合型3例;其中1例X线平片与CT诊断间定位及FDB分类均相符合;2例X线平片与CT诊断间定位不符合,FDB分类相符合;1例X线平片与CT诊断间定位及FDB分类均不相符合,CT在病变定位和FDB类型诊断方面更准确。结论:X线平片检查虽能较好地诊断颅面骨FDB,而CT对于多骨型FDB可准确定位,并可利用高分辨率的图像进行分型,较普通X线平片检查更有诊断价值,同时也更有助于FDB与骨化性纤维瘤间的鉴别诊断。 张燕 戚文骥关键词: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颅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