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云
-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SWAT模型的水土保持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评价
- 土壤侵蚀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水土保持措施能对土壤侵蚀起到有效控制作用。人们在长期的治理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定量评价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为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优化和综合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传统的水...
- 张晓云
- 关键词:SWAT模型水土保持措施径流小区
- 文献传递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流域生态恢复度计算——以福建长汀朱溪小流域为例被引量:17
- 2015年
- 以福建省长汀县朱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以及遥感影像提取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数据。利用Matlab7.0软件建立BP神经网络生态恢复模型,定量评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选择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全N、全P、全K、容重和p H)、植被结构(植被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热环境(地表温度)等4个方面的9个指标建立退化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并作为生态恢复模型的输入层数据,生态恢复度作为输出层数据。使用Matlab7.0进行数据预处理、样本训练、样本检验并建立生态恢复模型。利用建立的生态恢复模型对整个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生态恢复模型预测结果与流域生态恢复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定量评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具有可行性。朱溪小流域内生态恢复程度极低的区域面积仅占0.94%,95.48%区域为中等恢复程度,说明生态保护措施已初见成效;生态恢复程度高的区域面积仅占3.62%,意味着未来仍需加强治理和保护工作。
- 李荣丽陈志彪陈志强张晓云郑丽丹王秋云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生态恢复
- 福建省长汀县朱溪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以朱溪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IS和FRAGSTATS软件,对朱溪小流域东部和西部进行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林地为朱溪小流域的基质景观,主要分布于东部;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人文景观主要分布于西部;②东部景观优势显著,基本上以大斑块为主,呈聚集性分布,异质性低,多样性指数小,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大,林地优势突出;西部景观类型分布相对均衡,多样性指数大,破碎化程度大;③人为活动与地形为东部、西部景观格局形成的主导原因。西部人口分布密集,地势低,东部人口分布稀少,地势高,在其长期影响下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景观格局。
- 王秋云陈志彪陈志强郑丽丹张晓云李荣丽
- 关键词:土地利用GIS
- 基于SWAT模型的无资料流域产流产沙模拟被引量:5
- 2014年
- 准确预报无资料地区的产流产沙,对土壤侵蚀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了研究南方红壤侵蚀区无观测资料流域的产流产沙情况,以福建省长汀县朱溪小流域为研究区,其次一级流域游屋圳子流域和高陂塅子流域分别为参证流域和无观测资料流域。采用相对误差(Re)、决定系数(R2)以及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评价了SWAT模型在游屋圳子流域的产流产沙模拟的适用性,基于地形指数判定了两子流域的水文相似性。结果表明:SWAT模型适用于游屋圳子流域的产流产沙模拟;游屋圳子流域与高陂塅子流域具有水文相似性,说明两子流域间可以进行模型参数移植;经模型参数移植,模拟得2010年高陂塅子流域年径流量为1.32×107m3,年产沙量为2 200 t。模拟结果不仅为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提供参考,也为其他无资料流域的产流产沙模拟提供方法借鉴。
- 王秋云陈志彪杨满根张晓云陈志强罗玮祥
- 关键词:SWAT模型地形指数
- 基于GIS和USLE的朱溪河小流域土壤侵蚀量估算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结合通用水土流失方程,选取合理的因子算法,对福建省朱溪河小流域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朱溪河小流域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 023.26 t/km2,属于轻度侵蚀,中度以上侵蚀区域是预防和加强侵蚀治理的重点区域,并分析了朱溪河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格局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以为当地实施水土保持规划、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 张晓云叶夏黄曦陈志强陈志彪陈丽慧
- 关键词:土壤侵蚀
- 南方红壤侵蚀区芒萁生长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20
- 2013年
-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福建省长汀县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下芒萁的生物量、覆盖度和高度生长特征,并与地形、土壤养分和土壤侵蚀强度等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向上的芒萁生物量差异较为明显,其中位于东坡的样地生物量最大(1 967.65g/m2),位于南坡的生物量最小(1 230.28g/m2)。各样地的芒萁覆盖度和高度随着坡位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芒萁总生物量、覆盖度和高度与有机质和全氮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土壤侵蚀程度与芒萁的生物量、覆盖度和高度都达到极显著的负相关性。该地区芒萁的生长主要受侵蚀程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等因素的影响。芒萁对控制水土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作为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的先锋植被。
- 李小飞陈志彪陈志强郑丽丹张晓云李荣丽
- 关键词:芒萁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