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竖脊肌联合腹横肌平面及颈丛神经阻滞促进食管癌腔镜手术患者快速康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竖脊肌联合腹横肌平面及颈丛神经阻滞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加用竖脊肌联合腹横肌平面及颈丛神经阻滞。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2组患者T1(术后1 h)、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以及T5(术后48 h)静息时和咳嗽时的疼痛情况。比较2组患者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麻醉苏醒期相关情况以及术后相关情况。结果2组患者各时间点静息时和咳嗽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苏醒延迟、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以及转入ICU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皮肤瘙痒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按压镇痛泵次数、睡眠质量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竖脊肌联合腹横肌平面及颈丛神经阻滞可以显著降低胸—腹腔镜下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患者在静息时和咳嗽时的疼痛程度和麻醉药物使用量,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及术后不良反应,还能显著降低术后非计划转入ICU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苗民刘伟刘伟张振饶丽华戴体俊
- 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颈丛神经阻滞快速康复
- 核心体温维持对老年腹腔手术患者围麻醉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行核心体温维持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3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围麻醉期观察组行核心体温维持,对照组未行核心体温维持,对比两组患者结束手术时的血气情况、麻醉期各项指标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拔管时间更短,术中失血量与术中输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38、20.126、8.266、11.256,P<0.05);与对照组(21.95%)对比,观察组(4.76%)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2,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行核心体温维持的效果显著,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失血量,可推广。
- 郭淑静韩继修饶丽华张振胡北刘伟
- 关键词:老年腹腔镜手术围术期
- 术中肾上腺素应用不当致心室纤颤抢救成功1例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张振饶丽华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1月104例在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52例患者接受静吸复合麻醉,视作观察组,52例患者接受全凭静脉麻醉,视作对照组,比较两组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瑞芬太尼以及顺式阿曲库铵的使用量少于对照组(t=33.915、15.48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9.62%(χ^2=0.122,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呼吸恢复及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2.497、12.338、14.638,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能够较全凭静脉麻醉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更明显加快恢复。
- 王健张振胡北陈斌
-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