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雨
- 作品数:13 被引量:54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下单个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下单个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344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下单个脑梗死患者资料.根据大脑中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分为载体动脉疾病(PAD)组和载体动脉正常组(non-PAD组),分别为32例和312例.non-PAD组再根据头部MRI显示的病灶与大脑中动脉的关系分为脑小血管病(SVD)亚组(129例)及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BAD)亚组(183例).比较各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与non-PAD组相比,PAD组患者有更高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93.8%(30/32)比57.1% (178/312),P<0.001],BAD发病率更高,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75.0% (24/32)比58.7% (183/312),P=0.072].在大脑中动脉正常的患者(non-PAD组)中,与BAD亚组相比,SVD亚组患者的年龄更大[(64.7±11.2)岁比(61.7±12.2),P=0.031],高血压患病率更高[65.9%(85/129)比53.0% (97/183),P=0.027],有吸烟史的比率更低[41.9% (54/129)比57.9% (106/183),P=0.006],脑白质疏松的程度更重.结论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下单个脑梗死存在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BAD患者要积极寻找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
- 杨磊于玲秦伟张小雨李悦徐霁华胡秀朝袁俊亮顾华胡文立
- 关键词:卒中大脑中动脉
- 脑小血管病早期诊断和预防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 胡文立袁俊亮杨淑娜李悦杨磊张小雨李见孔佑琪尹江美李譞
- 脑血管病是中国第一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脑小血管病(CSVD)是脑血管病的主要表现之一,它包括新发小的皮层下梗死、腔隙、脑白质高信号(WMH)、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脑微出血(CMB)...
- 关键词:
- 关键词:疾病诊断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病
- 脑白质疏松症发生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作为脑小血管病(small veseel disease,SVD)的重要组成部分,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也称脑白质损害(white matter lesions,WMLs)或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室周围或皮质下脑白质的斑点状或斑片状改变,在CT上显示低密度,在MRI-T1加权像上显示等信号或低信号,T2加权像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images,FLAIR)上呈现高信号改变[1].目前认为,LA是引起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主要的影像学改变之一[2],然而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从慢性缺血/低灌注学说、血脑屏障破坏学说、内皮功能障碍学说、炎症反应学说、遗传学说、静脉异常学说等几个方面对LA发生的神经机制进行阐述,以期对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袁俊亮张小雨王双坤郭晓娟顾华胡文立
-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LESIONS血脑屏障破坏
- 视神经脊髓炎合并干燥综合征、IgA肾病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患者女,55岁,主因“右下肢麻木无力5d”于2015年8月5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bm 现右脚趾麻木,后背阵发性疼痛,后进展为整个右下肢麻木无力;
- 袁俊亮王双坤郭晓娟顾华张小雨胡文立
-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干燥综合征IGA肾病下肢麻木无力阵发性
- 脑分水岭梗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6年
- 脑分水岭梗死(WSI)的概念在19世纪被首先提出,是指脑内相邻的、较大的、≥2条的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等原因导致的交界区严重局限性缺血所致的脑梗死。早期尸体解剖检查显示,WSI占全部脑梗死类型的10%。1 WSI的分型与定位WSI的分型存在一定争议,目前,公认的是将WSI分为皮质型分水岭梗死(CWI)和皮质下型分水岭梗死,后者即内分水岭梗死(IWI,图1~2)。
- 李悦张小雨杨磊胡文立
- 关键词:脑梗死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微栓子
- 脑白质病变半暗带对腔隙的影响
- 目的: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周边存在半暗带。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WMH边缘部位和远离WMH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在形成腔隙方面是否存在不同。方法:共纳入96例单发...
- 张小雨丁玲玲杨磊秦伟李悦李淑娟胡文立
- 关键词:脑白质病变腔隙
- 文献传递
-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6年
- 1989年,Caplan根据3例患者的病理结果首先提出了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branchatheromatousdisease,BAD)这一新的病理概念。BAD即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穿支动脉口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脑深部的单个脑梗死,主要用来区分由小动脉纤维玻璃样变所导致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或小血管病(smallvesseldisease)。
- 杨磊张小雨胡文立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穿支动脉病理结果脑深部BAD小动脉
- 脑小血管病早期预警创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 胡文立袁俊亮杨淑娜李悦杨磊张小雨李见秦伟王双坤李譞婷尹江美范慧敏郭洪亮丁玲玲曹红玉
- 脑卒中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脑小血管病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5%,是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血管(直径40-200μm)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是导致认知损害和痴呆、情感/...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 孤立脑桥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孤立脑桥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脑桥梗死患者102例,根据基底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分为载体动脉狭窄组16例和载体动脉正常组86例,载体动脉正常组又根据头颅MRI分为小血管病组29例及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组57例。比较不同分组之间临床与影像的不同。结果与载体动脉正常组比较,载体动脉狭窄组近端病变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比例明显增高(93.8%vs 66.3%,100.0%vs 77.6%,P<0.05)。与小血管病组比较,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组糖尿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升高,吸烟比例明显降低(P<0.05,P<0.01)。载体动脉狭窄组、小血管病组和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组吸烟、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孤立脑桥梗死存在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穿支动脉疾病患者要积极寻找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
- 杨磊秦伟张小雨李悦徐霁华胡秀朝顾华胡文立
-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吸烟
- 脑白质疏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4年
- 脑白质疏松(LA)是老年人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下肢功能障碍和尿失禁,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年龄和高血压是LA已经确定的危险因素。在发病机制上,脑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白质缺血被认为是LA发生的主要原因;但脑室旁LA和皮质下LA的病理改变不同,其主要的发生机制可能存在差异。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研究LA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手段。因此,本文就LA的危险因素、病理改变、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等进行综述。
- 张小雨李见胡文立
-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磁共振成像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