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钢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大学生
  • 5篇高校
  • 3篇教育
  • 3篇工科
  • 3篇毕业生
  • 2篇就业
  • 2篇工科大学生
  • 2篇高校毕业
  • 2篇高校毕业生
  • 2篇创业
  • 1篇大学毕业
  • 1篇大学毕业生
  • 1篇大学生培养
  • 1篇大学生信教
  • 1篇当前大学生
  • 1篇党员
  • 1篇党员教育
  • 1篇党组
  • 1篇党组织
  • 1篇动机

机构

  • 11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张小钢
  • 2篇张连成
  • 1篇黄杰
  • 1篇李琳
  • 1篇郭帅
  • 1篇姜华
  • 1篇徐佐省
  • 1篇金碧莹
  • 1篇刘刚
  • 1篇张睿
  • 1篇王琳
  • 1篇李志义
  • 1篇孙天舒
  • 1篇宫文飞
  • 1篇张永达
  • 1篇邵帅

传媒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辽宁教育研究
  • 1篇辽宁省社会主...
  • 1篇就业与保障
  • 1篇科教文汇
  • 1篇高教发展与评...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大学教育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大学生信教现状的高校宗教工作方法研究
2016年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宗教热"在高等学校中也有所显现,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信仰产生一定影响。高校宗教工作,首先要对宗教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根据情况开展一系列工作。在开展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必须采取多种手段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邵帅金碧莹张小钢
关键词:信教大学生宗教工作
“民生三感”视角下东北地区吸引高校毕业生留城工作的举措、经验及启示被引量:1
2022年
近年来,东北地区高校毕业生流失情况严峻,存在大学生就业率下滑、毕业外流严重等诸多问题。研究发现:东北地区为了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通过不断创新的政策红利、逐渐完善的服务平台、注重发展的人才生态等举措吸引高校毕业生留城工作,有效地保障了高校毕业生留城工作的稳定利益获得,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留城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由此得出:东北地区要留住当地大学生、吸引大学生留城工作,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真金白银”地吸引高校毕业生,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政策,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名片效应。
赵文强张小钢黄杰张家瑞刘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创新研究
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和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宝贵经验。新世纪新阶段,在...
张小钢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教育创新中国共产党
文献传递
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意识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文章在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意识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对因素相关性进行假设。通过对D大学576名理工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SMART PLS 2.0结构方程软件,构建路径系数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模型的假设进行验证分析和得出结论。
张连成张小钢
关键词:创业意识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态度成就动机人际网络创业环境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构建:策略、框架与要求被引量:13
2023年
质量保障标准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基础,是高水平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分析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质量保障标准、质量保障结构和质量保障流程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学业质量标准、质量保障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在构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基于ISO9000质量保障体系过程方法模式和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模型,提出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构建策略。提出了由4个保障方面、16个质量保障要素和52个质量保障标准项构成的质量保障标准框架,对每个质量保障标准项给出了质量要求示例。
李志义张小钢宫文飞黎青青
关键词:质量保障体系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学科发展规律探析被引量:4
2020年
一流学科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一流学科的生成发展可以破解无限增长的学科需要和大学实际满足学科发展的有限能力之间的矛盾。学科的发展壮大是多种要素有机合成的结果,其核心是人才培养;学科的壮大及持续发展需要学科带头人破局、引路、决策,系统整合物质条件和学科知识生产,形成适合一流学科发展路径。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学科六十多年的成功发展为例,从学科队伍建设、实验设施、政策制度等方面探析一流学科发展规律:建立良性的学科发展循环系统,形成独特的精神符号,产生良好的学科文化。
张小钢姜华
关键词:一流学科学科建设知识整合
全球胜任力:“新工科”大学生培养不可或缺的素质特征被引量:4
2019年
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也是高等教育必须面临的挑战,更是发展"新工科"必须重视的大背景."新工科"大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不容忽视.通过对目前工科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分析,指出了全球胜任力是"新工科"大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素质特征.结合"内外圈模型",分析了目前我国工科大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新工科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张小钢张连成赵文强张睿
“三新”引领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2023年
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构建一种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非常必要,有利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有利于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存在的自我支持不够积极主动、学校支持不够系统全面、社会支持不够协同畅通的主要问题,该文提出激发就业内在动力、强化就业组织引导、加强就业统筹推进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构建策略。
张小钢赵文强李琳王琳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
工科大学生创造力评价研究
在全球化和新工业革命时代,创新和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创新型人才汇集最多的是高等学校,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约占在校大学生三分之一的工科大学生是国家工程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
张小钢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
红色文化与“双一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红色文化与“双一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新时代“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是提升“双一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积极探索,不仅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而且能够增强红色文化的辐射性。文章以国内“双一流”大学为研究对象,统计了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红色文化在“双一流”大学官方网站的宣传情况,并阐释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红色文化与“双一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出现的问题,最终提出了推进二者融合发展的途径与实践对策。
张小钢张永达孙天舒孙墨曈郭帅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