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小波

张小波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中国共产党
  • 3篇民国
  • 3篇共产党
  • 3篇国共
  • 3篇匪患
  • 2篇战时
  • 2篇中共
  • 2篇土匪
  • 2篇武装
  • 2篇抗战
  • 2篇抗战时期
  • 1篇党团
  • 1篇党团关系
  • 1篇兴盛
  • 1篇兴盛原因
  • 1篇仪式
  • 1篇袁世凯
  • 1篇灾荒
  • 1篇战乱
  • 1篇战争

机构

  • 1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张小波
  • 1篇张小波

传媒

  • 3篇兰台世界(上...
  • 3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国初年河南会门武装兴盛原因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近代河南,会门名目繁多,举不胜举,仅安阳一县就曾经先后存在过99种之多[1]681。而在全省盛行的有红枪会、天门会、大刀会、绿枪会、白枪会、黄枪会、黑枪会、黄沙会、庙道会、毛篮会、清道会、一心会、九仙会、无极会、扇子会等10余种武装会道门[2]614。其中尤以红枪会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红枪会以信奉神佛作为联络纽带和精神支柱,以"保卫身家,守望相助"[3]369为宗旨,因其会众每人手中均持一红缨枪,故名红枪会。红枪会的主要功能就是抗击土匪、溃兵。
张小波
关键词:兴盛原因民国初年武装红枪会大刀会会道门
早期党团关系演变(1920—1925年)被引量:1
2022年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工作,成立之初就创建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随着团组织的发展壮大,团独立自主开展活动的诉求亦愈来愈强,团的性质不明、党团员不分等因素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党团间互助互建的亲密关系逐步演变为矛盾纠葛不断的紧张关系。党团关系的紧张主要是由团的性质和地位不明引起的,这既与中共早期的不成熟和共产国际的影响有关,也与党团各自势力的消长有关。
张小波
关键词:党团关系青年工作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抗战时期中共对河南会门武装的工作被引量:1
2015年
抗战爆发后,河南各地会门武装乘乱崛起。他们抗日抵匪、保家卫乡,成为了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引起了各方势力关注。中国共产党为团结争取河南会门武装积极抗日,正确运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各地会门武装进行了积极的工作。
张小波
关键词:抗战中共
20世纪30年代豫西南土匪横行的社会根源被引量:1
2009年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加强社会控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着手剿灭土匪。河南省府在20世纪30年代也曾积极采取剿灭土匪、安定民生的措施,但由于政府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病,导致无法解决国家权力向乡村渗透与其行政效率低下之间的矛盾,产生土匪的社会根源得不到根治,匪患成为民国社会无法摆脱的恶瘤。
张小波
关键词:土匪
北洋军阀时期的会党
2010年
北洋时期,会党活动的兴衰与北洋政府权威的强弱成反比态势。袁世凯统治阶段,会党被认为是扰乱社会稳定的非法组织,在其高压政策下,会党活动由公开走向秘密;袁世凯死后,各派军阀混战,会党乘机重新崛起,但其革命性已丧失,大多流为会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会党进行了积极的争取,为广大会众自身解放指明了出路。
张小波
关键词:袁世凯北洋军阀会党
1912—1936年河南地区匪患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民国时期,河南农民贫困、战乱频仍、灾荒连年是土匪活动猖獗的主要原因。战乱与灾荒使众多农户破产,变为游民。走投无路之游民和战争溃败之散兵不断加入匪帮,成为河南主要的匪源。因此,贫困、战乱、灾荒互为因子,诱发了土匪活动,而土匪活动严重威胁民众安全,更加剧了农民贫困与破产。匪患是近代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社会失范的必然结果,要消除匪患,不仅要消灭土匪,而且要消弭其产生的根源。
张小波
关键词:贫困战乱灾荒土匪
民主革命时期的“二七”纪念与“二七”符号塑造
2023年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革命节日纪念与政治符号建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惨遭北洋军阀武力镇压后,国共两党以“二七”代指这一事件,并赋予其“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内涵,建构了“二七”符号。在北伐前后的“二七”纪念中,“二七”成为宣传国民革命、动员社会民众的政治符号。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通过对“二七”史迹的重新刻写,意图独占“二七”符号的解释权,利用“二七”纪念进行党化教育和反共宣传。中国共产党依据史实对国民党的舆论欺骗进行了驳斥,并通过“二七”纪念重塑了“二七”符号的意义,使其成为自身革命象征和政治认同符号,为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对“二七”符号的建构与重塑、操纵与运用,既是两党关系演变的反映,也是两党宣传能力和动员技术差别的体现。
张小波
关键词:国民党中国共产党
刘峙主豫时期治理匪患的策略被引量:3
2015年
民国时期,匪患是河南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刘峙主豫时期,主要采取了军事围剿、县级联防、清乡和保甲等措施来治理匪患,使猖獗的土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长期威胁河南社会的匪患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张小波
关键词:民国匪患
抗战时期豫北天门会与中共秘密交通线被引量:2
2010年
豫北天门会是民间一种抗匪保家性质的秘密结社组织,抗战时期曾奋起抗日保家,后不得已伪化,但经中共积极团结争取为人民武装团体。中共利用天门会"合法"身份,建立了通过其辖区,连接冀鲁豫和太行根据地的秘密交通线。此交通线在抗战时期护送了来往于两地间的大量干部,对传送文件、运输物资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小波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仪式的浮沉:民国植树节的设立、演变与没落被引量:7
2019年
孙中山是近代较早关注到森林与民生关系的著名人士,并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在中国中北部建造森林的计划。这对民国植树节的设立与演变产生了直接影响。1915年7月,北京政府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当日举行植树典礼,倡导国民植树。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改清明植树节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并于当日举行植树仪式,倡建中山林。新植树节的设立不仅有缅怀孙中山之故,而且有革故鼎新之意,植树节典礼仪式更兼有政治认同的寓意。此后,国民党中央党部把造林运动作为七项国策运动之一,并把植树造林看作是实现民生主义的基础。但随着国民党中山纪念的神圣化,植树节背负的政治寓意愈来愈重,植树典礼仪式逐渐形式化,使民国植树造林运动弊病丛生,造林成绩有限。
张小波
关键词:植树节民国植树仪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