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脑损伤
  • 2篇护理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减压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血脑屏障通透...
  • 1篇伊班膦酸
  • 1篇伊班膦酸钠
  • 1篇优质护理
  • 1篇三叉神经
  • 1篇三叉神经痛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神经痛
  • 1篇视神经
  • 1篇受体
  • 1篇酸钠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
  • 2篇郑州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7篇张宏凤
  • 4篇岳四海
  • 2篇赵重庆
  • 1篇张丽娟
  • 1篇梁芳
  • 1篇刘献志
  • 1篇邢国臣
  • 1篇张青松
  • 1篇陈萍
  • 1篇高英姿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西医结合研...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病死率均明显升高,并且病情发展快,确诊时很多已经出现远处多发转移,尤其是骨、脑转移。伊班膦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破骨细胞的成熟分化有关,伊班膦酸钠可减轻疼痛,缓解骨转移引起的高血钙,延迟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复方苦参注射液也有一定的抗癌、镇痛作用。因此,本文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梁芳张青松张丽娟邢国臣张宏凤古见法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骨转移癌疼痛伊班膦酸钠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肿瘤骨转移病情发展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行优质护理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介入治疗的7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为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时给予优质护理可促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增强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张宏凤岳四海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优质护理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ADAMTS-4的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相关性研究
2013年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动物模型,对ADAMTS-4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分对照组和SAH组,通过检测大鼠海马ADAMTS-4的表达及脑内伊文氏蓝(Evans Blue,EB)的浓度,并通过股静脉注射ADAMTS-4抑制剂-α2巨球蛋白进行干预等,探讨ADAMTS-4的表达与BBB通透性的相关性。结果 SAH后24hADAMTS-4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脑内EB浓度于出血后12h明显升高,ADAMTS-4蛋白表达与脑内EB浓度成正相关(r=0.917,P<0.05)。经α2巨球蛋白干预后,SAH后48hADAMTS-4蛋白表达较非干预组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组脑内EB浓度较非干预组亦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 ADAMTS-4可能参与了SAH后早期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岳四海刘献志张宏凤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损伤
环形交叉轴突导向受体同源物1在神经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探讨环形交叉轴突导向受体同源物1(ROBO1)在神经胶质瘤组织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神经胶质瘤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ROBO1蛋白在神经胶质瘤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ROBO1表达水平与神经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生存曲线分析ROBO1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Cox比例分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神经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神经胶质瘤组织中ROBO1信使RNA(mRNA)(2.38±0.3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04±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90,P<0.05)。神经胶质瘤组织中ROBO1蛋白表达阳性率(90.28%,65/7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1.11%,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21,P<0.05)。Ⅰ~Ⅱ级患者神经胶质组织ROBO1 mRNA水平(2.14±0.20)明显低于Ⅲ~Ⅳ级患者(2.6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0,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神经胶质组织ROBO1 mRNA水平(2.65±0.26)明显高于未淋巴结转移患者(2.0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80,P<0.05)。KPS评分<80分患者神经胶质组织ROBO1 mRNA水平(2.67±0.25)明显高于KPS评分>80分患者(2.09±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10,P<0.05)。术后复发患者神经胶质组织ROBO1 mRNA水平(2.60±0.30)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2.09±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17,P<0.05)。ROBO1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15.6个月)明显低于ROBO1低表达患者(24.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10.251,P<0.05)。ROBO1高表达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21.25%(10/31)]低于ROBO1低表达组[73.17%(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8.014,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ROBO1 mRNA水平、高WHO分级、淋巴结转移、KPS评分和术后复发是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OBO1蛋白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恶性程度和
岳四海张宏凤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三叉神经痛应用微血管减压或并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应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切断术(PSR)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MVD治疗,观察组行MVD联合PSR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经2年随访,观察组疼痛消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中,MVD联合PSR近期及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纯MVD,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岳四海张宏凤赵重庆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2008年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对9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2小时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连续观察,快速手术准备、精心术后护理。结果98例病人清醒。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应多注意观察并严格操作。
高英姿陈萍张宏凤
关键词:颅脑损伤护理
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分析
2014年
目的对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我院收集的12例尸体头颅标本,对鞍区微血管显微解剖结构进行分析。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例鞍区肿瘤患者2,对其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平均视力有显著提高,经1年随访均无死亡或脑脊液漏事件发生。结论在为鞍区肿瘤患者展开手术治疗时,首先应对鞍区微血管显微解剖结构予以准确掌握,在手术中对患者视神经供血动脉加以保护,从而预防患者术后发生缺血性视神经萎缩。
岳四海张宏凤赵重庆
关键词:鞍区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