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然 作品数:8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3种生物源物质对莴苣的促生和防病作用 被引量:1 2021年 为明确3种生物源物质对莴苣的促生和防病作用,用不同浓度的S-诱抗素、寡聚糖和有机肥对莴苣进行浸种、催芽和叶片喷施处理。结果表明:浸种、催芽处理后,S-诱抗素和寡聚糖对莴苣胚根伸长有显著促进作用,有机肥(稀释倍数≥500倍)和寡聚糖则对莴苣胚芽伸长有促进效果;以3种生物源物质推荐使用浓度叶面喷施均可使莴苣植株的株高、根长、鲜重、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增加,促进莴苣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的提高,导致抗性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有机肥喷施莴苣表面48 h后莴苣植株体内PAL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表达量上调。间隔24 h、连续喷施2次后接种莴苣菌核病菌,3种生物源物质对莴苣菌核病均有一定的防效,若将生物源物质与生防菌混合使用效果更佳,防效最高分别可达45.71%、44.83%和48.66%。 周怡 张孝然 陈宸 黄奔立 魏利辉 陈夕军关键词:莴苣 促生 防病 菌核病 抗白粉病黄瓜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及其生理生化 被引量:15 2015年 为明确不同黄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机制,采用组织切片和田间接种的方法,从近130份种质中筛选出高抗(GY14A、GY4)、中抗(津春4号、津优30号)、中感(W12757、仪黄)、高感(DE843、平望乳瓜)黄瓜品种各2份,并对8份黄瓜品种的形态结构与抗性生理生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抗品种叶片组织结构紧凑,栅栏组织排列整齐、紧密,且细胞壁较厚;而高感品种则细胞壁较薄,叶片组织间出现大量空隙;中抗和中感品种虽具清晰的栅栏组织,但空隙较大,说明叶片组织细胞的排列整齐和紧密度以及细胞壁的厚度与黄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密切相关。病原菌接种后,抗性品种体内防御酶活性上升速度与幅度都明显高于感病品种,且过氧化物酶(POD)同功酶谱带较深,H2O2积累较慢。另外,抗性品种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而可溶性糖含量则明显低于感病品种,还原糖含量无明显差异。 陈夕军 朱键鑫 陈羽 张青 张家豪 张孝然 黄奔立关键词:生理生化机制 白粉病 抗病性 黄瓜 辣椒疫霉elicitins基因的克隆及瞬时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挖掘辣椒疫霉中的外泌蛋白激发子elicitins的基因序列,分析其转录特征,克隆基因序列并进行瞬时表达,以阐明其在辣椒疫霉生长发育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和致病疫霉INF1序列作为比对序列,对辣椒疫霉基因组数据库进行elicitins序列挖掘。采用RT-PCR方法分析elicitins基因在辣椒疫霉生长发育(菌丝、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萌发的休止孢)和侵染寄主阶段(本氏烟灌根1.5、3、6、12、24、36和72 h后)的转录水平。克隆elicitins基因序列,并与其他卵菌的elicitins进行序列比对,分析进化关系。在本氏烟上进行elicitins的瞬时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14个含有信号肽编码序列的elicitins基因全长序列。新发现6个elicitins基因在辣椒疫霉生长发育和侵染寄主阶段差异表达。对这6个和之前报道的5个elicitins基因进行全长克隆,能够克隆出的10个elicitins都属于酸性elicitins,聚类分析可将其分在第一和第三聚类组。异源表达发现2个elicitins能够激发本氏烟产生过敏反应。本研究结果不仅为阐明elicitins在辣椒疫霉生长发育和侵染寄主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数据,也为植物抗疫病的基因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邹金城 邢玉平 孙华伟 李强楷 吴琦 贾祖群 张孝然 徐敬友 童蕴慧 陈孝仁关键词:辣椒疫霉 ELICITIN 植物抗病性 3种生物源物质对番茄的促生与防病作用 被引量:4 2017年 将S-诱抗素、寡聚糖和有机肥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进行浸种、催芽与喷施番茄植株和果实处理,研究其对番茄的促生和防病作用。结果表明:浸种处理番茄种子,除高浓度S-诱抗素(稀释倍数<2 500倍)对番茄的出芽率以及胚根、胚芽的伸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外,其他处理均对番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叶面喷施生物源物质,可有效提高番茄苗的株高、鲜重和叶绿素含量,促进番茄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增加,导致抗性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生物源物质喷施番茄植株表面48 h后,其体内抗性相关基因PAL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上调。防效测定表明,间隔24 h,连续喷施2次生物源物质,可有效降低番茄果实表面灰霉病病斑的扩展,但对苗期番茄灰霉病的防效较差;若将生物源物质与生防放线菌5X4配合使用,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张璐 张孝然 陈夕军 陈孝仁 贺振 魏利辉 黄奔立关键词:番茄 灰霉病 防病 促生 番茄早疫病生防细菌B731的分离、鉴定及抑菌防病作用 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对峙培养法,从分离自番茄根部土壤的细菌中筛选得1株对番茄早疫病菌具强拮抗活性的菌株B731。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在初始p H 7.0的NB培养液、装液量25 m L(250 m L锥形瓶)、28℃、120 r/min培养24~48 h抑菌能力最大,抑菌带宽达1.24 cm,且其在番茄植株及根际土壤中有很强的定殖能力。接种15 d后,在番茄植株叶片或果实表面,其定殖量可保持在2×102 cfu/cm2以上;而在番茄根际土壤中,其定殖量可达104 cfu/g。菌株B731的代谢产物能有效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高达89.72%和82.62%。喷施于叶面,具有很好的防病效果,预防处理防效可高达81.83%。 陈羽 张顺琦 陈夕军 魏利辉 张青 张孝然 黄奔立关键词:生防细菌 番茄早疫病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解不同种植方式条件下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进行多年连续调查。结果表明,在抛秧、移栽、机插和直播田块中,前期抛秧田病害发生最重,直播田最轻。随着时间的推移,除直播田外,各田块病害扩展迅速,但不同种植方式间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直播田从水稻分蘖盛期开始,病害扩展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不同种植方式中病害最严重的田块,出现大面积的枯死、倒伏。不同种植方式下病害造成的损失率与发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陈银凤 张家豪 张孝然 徐蕾 陈夕军关键词:水稻纹枯病 氯化胆碱诱导黄瓜抗白粉病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氯化胆碱是一种新型广效的生长调节剂,以10mmol·L-1氯化胆碱处理黄瓜幼苗可明显提高植株的株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和叶绿素含量。诱导抗性机理研究表明:氯化胆碱处理后,黄瓜幼苗体内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活性及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丙二醛含量均明显上升。以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接种经氯化胆碱处理过的黄瓜叶片,结果显示分生孢子萌发率较低,芽管较短,且新产生的分生孢子串数量较少。用氯化胆碱处理黄瓜植株,可延迟和减轻黄瓜白粉病的发生。 陈夕军 沈世炜 陈银凤 张青 张家豪 张孝然 黄奔立关键词:氯化胆碱 黄瓜 白粉病 诱导抗性 抗性机理 3种生物源物质对黄瓜的促生与防病作用 被引量:4 2017年 研究生物源物质S-诱抗素(S-ABA)、有机肥和寡聚糖对黄瓜的促生与防病作用,用其不同浓度稀释液浸种、催芽与喷施处理黄瓜植株。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3种生物源物质对黄瓜种子发芽率均无显著影响;除高浓度S-诱抗素(稀释倍数≤2 500倍)对黄瓜胚根、胚芽的伸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外,其他浓度生物源物质对其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叶面喷施生物源物质,可有效提高黄瓜植株的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促进其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等活性增加,并导致抗性相关物质含量发生变化。q RT-PCR结果表明,生物源物质喷施黄瓜植株表面48 h后,其体内抗性相关基因PAL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上调。防效测定结果表明,间隔24 h,连续喷施两次生物源物质,可有效减轻黄瓜白粉病发生,S-诱抗素、有机肥和寡聚糖的防效分别达54.9%、68.4%和47.8%;与生防菌配合使用,防治效果更佳,将有机肥与拮抗放线菌5X4配合使用,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高达81.6%。 张云 张孝然 陈夕军 陈孝仁 张青 魏利辉 黄奔立关键词:防病作用 促生 白粉病 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