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冉

作品数:27 被引量:101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康复
  • 6篇踝关节
  • 6篇疗效
  • 6篇关节
  • 4篇足底
  • 4篇慢性
  • 3篇上肢
  • 3篇事件相关电位
  • 3篇体外冲击波
  • 3篇足底压力
  • 3篇卒中
  • 3篇卒中后
  • 3篇踝关节不稳
  • 3篇相关电位
  • 3篇慢性功能性
  • 3篇康复治疗
  • 2篇单侧
  • 2篇言语
  • 2篇音乐疗法
  • 2篇嗓音

机构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华北电网有限...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27篇张冉
  • 12篇陈亚平
  • 11篇胡志伟
  • 10篇于惠贤
  • 6篇宋为群
  • 6篇陈亚平
  • 4篇徐文
  • 4篇何蕾
  • 4篇王建国
  • 3篇朱琳
  • 3篇刘霖
  • 2篇胡洁
  • 2篇张艳明
  • 2篇秦延京
  • 2篇李巍
  • 1篇杜巨豹
  • 1篇梁军
  • 1篇戴洁
  • 1篇杨纯生
  • 1篇付伟

传媒

  • 8篇足踝外科电子...
  • 6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第9届北京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康复治疗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重症监护病房的出现使得重症患者的存活率得到很大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基本目标是给予患者生命支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直至原发损伤得到合理处置。随着重症患者存活率的提高使得临床医生更加关注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观察发现,重症监护病房转出或出院的患者中,会出现一系列的继发表现,如体重减轻、肌肉萎缩使得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乏力、呼吸闲难和抑郁等。
张冉陈亚平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生命体征稳定肢体功能障碍生命支持
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跟腱病变的系统评价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慢性跟腱病变方面的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MEDLINE网上数据库、Science 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信息并评价文献质量后交叉比对。结果共有11篇文献进入体外冲击波在慢性跟腱病变治疗方面的系统评价。11项研究共纳入慢性跟腱病变患者635人,共684足。患者的年龄分布在18~80岁,患病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最长患病时间为95个月。冲击波治疗组的疗效满意度为64%~90%。对照组疗效满意度为27.0%~39.4%。冲击波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疼痛减轻及足踝部功能评分增加优势明显。结论 (1)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跟腱病变有效减轻疼痛,恢复足踝部功能,患者满意度较好;(2)对于止点性和非止点性跟腱病变均有效;(3)选用聚焦式和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均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4)治疗时为减轻疼痛使用局部麻醉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张冉于惠贤胡志伟王建国陈亚平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
功能性失声的嗓音治疗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失声应用言语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功能性失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肌肉放松及发声诱导训练,治疗前后行VHI评估和GRBAS评分,分析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女21例,男9例,年龄9~54岁,平均27.40±12.60岁。其中情绪紧张所致7例(30.0%),上呼吸道感染诱发6例(20.0%),用声过度5例(16.7%)。住校学生5例,占入组患者中学生人数的41.7%。治疗前G评分均为G3,治疗后G平均分为0.17±0.46,(P<0.05)。治疗前VHI评分总分96.73±5.87,治疗后为6.10±13.82(P<0.05)。随访28例,2例复发,经短期言语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功能性失声应用心理疏导、发声诱导及肌肉放松训练可获得良好效果,多可恢复正常发声。
张冉陈亚平徐文
关键词:言语治疗
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观察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有上肢功能障碍的40例卒中(脑出血或脑缺血)患者按照入院病例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优化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卒中的传统康复和药物治疗,给予优化组患者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40 min/次,2次/d,5 d/周。时间均为6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上肢Fugl-Meyer评分(FM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分。结果①治疗后6周,两组FMA评分均上升,但治疗前后优化组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6±6.0)分和(3.6±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中,治疗后肩臂运动评分和手部运动功能评分,优化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后两组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分均有提高,治疗前后评分的差值优化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8±5.3)分和(9.5±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改善卒中后上肢的运用和控制能力,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朱琳宋为群张冉刘霖
关键词:卒中上肢偏瘫
激光穴位及脑手区照射对早期脑梗死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激光穴位及手功能区照射对脑梗死后软瘫期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试验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9)和对照组(n=17)。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激光照射治疗,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和8周时采用Fug1-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及8周后,治疗FMA-UE、MS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呈上升趋势(P<0.05);治疗4周后两组MBI无明显差异。治疗8周后试验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穴位照射及手功能区照射可进一步促进软瘫期脑梗死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恢复。
于惠贤杨纯生贾杰何蕾武广艳张冉胡志伟陈亚平
关键词:脑梗死激光手功能上肢
核心肌群运动控制训练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运动控制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康复门诊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试验组(n=15)。两组均接受手法治疗和呼吸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核心肌力训练,试验组进行核心肌群运动控制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腹直肌间距、腹围和腰围。结果治疗后,两组腹直肌间距、腹围和腰围均较治疗前减小(Z=3.408,t>5.927,P<0.05)。试验组腹直肌间距减少值大于对照组(t=2.328,P<0.05)。结论核心肌群运动控制训练能改善产后腹直肌分离,效果优于常规核心肌力训练。
武广艳张冉王璐于歌陈亚平
关键词:产后
θ节律串刺激对视觉空间注意的行为学及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持续性θ节律串刺激(c TBS)对视觉空间注意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正常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刺激组)和对照组(假刺激组),两组经过TBS刺激后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实验,实验范式为"提示—靶",包括范围提示和汉字提示,范围提示为"大"圈和"小"圈,汉字提示为"大"字和"小"字。TBS刺激参数频率为30Hz,刺激强度为刺激器输出的50%,刺激部位为受试者右侧大脑的顶叶后部(P4),刺激脉冲801串,刺激间隔100ms。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汉字提示和范围提示时,反应时表现出提示等级效应(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汉字提示下P1、P2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范围提示下PO4部位的P1、N1、N2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汉字提示与范围提示比较,范围提示时P1、P2、N2波幅更大(P<0.05);对照组汉字提示与范围提示比较,范围提示时P1、N1、P2波幅更大(P<0.05)。结论:对右侧顶后叶皮质(PPC)进行抑制性c TBS刺激,能够影响大脑皮质神经元兴奋性活动,尤其会影响对左侧靶目标的识别及加工。
张艳明宋为群单桂香付伟胡洁杜巨豹霍速张冉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
踝关节损伤病例报告
2019年
1患者病情介绍患者,男,70岁,踝关节扭伤1周,踝关节肿胀疼痛,经过初步康复评定,结果为:踝关节肿胀(两踝8字测量周径相差4 cm);疼痛(VAS 7分);关节活动度内翻受限;抽屉实验阳性;MRI辅助检查(图1)。2术中术后情况腓骨长短肌腱鞘于腓骨远端后缘撕脱,瘢痕增生,清除瘢痕组织,于腓骨远端后缘打入4枚锚钉,将腱鞘止点重建,缝合(图2、3)。
张冉王建国陈亚平
关键词:踝关节损伤瘢痕组织踝关节肿胀康复评定瘢痕增生腓骨远端
完善慢性功能性关节不稳定康复疗效评估体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前后的综合功能评估,采用综合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4例单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年龄34~56岁,其中,男73例,女51例。分别进行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本体觉训练,疗程为2个月,评估康复前后即时、行走后疼痛(500米行走后,VAS评定)、患肢负重时间、星偏移距离平衡功能及动、静态足底压力。结果患足负重项康复前平均站立时间与康复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即时VAS疼痛评分康复前与康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2±0.27 vs 1.07±0.08,P<0.05);500米步行VAS疼痛评分前后差异显著(8.79±1.78 vs 4.51±1.78),但是仍显著高于健侧(5.41±0.42 vs 27.31±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足底动、静态峰值压力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压力:健侧前足(1095.30±61.28)gr/cm^2,患侧前足(1670.30±151.22)gr/cm^2负重增加,动态压力:健侧(1654.98±294.27)gr/cm^2,患侧前足(2822.30±312.28)gr/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即时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以及平衡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500米步行后疼痛以及动静态足底压力无明显变化,生物力学未得到纠正限制了的治疗效果。
于惠贤杨纯生张冉胡志伟陈亚平
关键词:康复治疗足底压力
声带麻痹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发音和吞咽障碍康复治疗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 探讨声带麻痹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案。方法 12例单侧声带麻痹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年龄24~76岁,平均 48.0±17.6 岁)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表现的发音、吞咽、舌运动、躯体运动障碍进行相应的发音、吞咽、舌运动训练以及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肌力训练等康复治疗,治疗3个月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2例患者中,4例原发脑干梗塞者(平均发病时间 1.7 个月)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损伤,康复治疗后吞咽障碍改善,可经口进食,舌运动、构音不清及声音嘶哑改善。2例原发颅底肿瘤者(平均发病时间 13.5 个月)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损伤,康复治疗后声嘶改善有限,后续行声带脂肪注射治疗后改善。2例颈部外伤者(发病时间平均 2.5 个月)迷走神经及副神经损伤,经康复治疗后声嘶改善。4例病因不明的迷走神经及副神经损伤者(平均发病时间 2.4 个月)康复治疗后吞咽障碍均改善明显,3例声嘶改善明显,1例声嘶改善不明显。结论 声带麻痹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相应功能障碍进行综合发音、吞咽及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舌肌肌力训练;训练应在损伤后尽早开始,多数可获得较好疗效。
张冉陈亚平徐文
关键词:声带麻痹后组颅神经康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